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一个打通三焦的中药方(湿热篇)

一个打通三焦的中药方(湿热篇)

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三焦属六腑中的一腑,“腑”就是容器腔。胃是一个容器腔,肠也是一个腔,三焦就是把五脏六腑都包括在里面的大腔。

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三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是指从咽喉到胸膈部分,括心、肺);中焦(指上腹部位,包括脾、胃等,主要功能是助脾胃,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下焦(是指腹腔脐以下部位,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位,包括肾和膀胱及大小肠、女子胞、精室)。温病学将肝、胆归纳在下焦也是有道理的,可能与河图洛书有关,东方三、八春季肝木,中央五、十长夏脾土,五是平衡数居中央中和。这里就不扯远了,回到三焦。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可使各个脏腑间相互协调、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地为身体服务。

《黄帝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可见三焦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功用。

三焦不通,水液运化不通畅,身体湿气重。大致又可分湿热和寒湿,寒湿以前的文章说过,在上及肺,在中及脾胃,在下及肾膀胱,都可用苓桂术甘汤,做基础方,加减化裁。今天重点说湿热,湿大于热,清朝吴鞠通《温病条辨》,有一名方是治疗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的鼻祖处方,三仁汤。

三仁是指的是苦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三仁汤组方共有八味药组成。

杏仁15克,正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

[煎服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杏仁,苦辛,宣利上焦肺气,肺气宣发,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提壶揭盖”之义;

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调中。

生薏仁,甘淡,渗利下焦湿热,健脾。

三仁合用,能宣上、畅中、渗下而具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之功。

半夏、厚朴,辛开苦降,化湿行气,散满消痞。

滑石、竹叶、通草,甘寒淡渗,利湿清热。

三仁分入上、中、下三焦,合用协同,故能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下行之理,可使气畅湿行,脾运复健,三焦通畅,诸证自除。

现代人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现代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

上焦不通: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上火,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肾虚、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等各种妇科杂症。

本方主治湿大于热,以行水去湿为主药,清热为辅。如果身体热大于湿不适宜用本方。

三仁汤不单清利三焦湿热,而是能很好地宣畅三焦气机,使邪气外出。《中藏经》谓:“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寒湿和湿热区别;寒湿的病人脾气淡漠,湿热的病人易暴易怒。这是二者区别。湿热的症状一般为脾胃、肝胆、下焦。湿热病人的脾气一般更容易暴躁易怒,而寒湿病人却与之相反,淡漠,不愿讲话。寒湿的症状多为怕冷,手脚发凉,脸色苍白,腿部出现水肿,关节还会疼痛,特别是着凉后,疼痛会加剧。

湿温病湿重于热证的发生,多因内外合邪所致。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及“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明阳,中气虚则在太阴。

三仁汤,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禁忌人群:一般舌苔黄腻、热重于湿、体质虚寒、阴虚的人群,以及对中药成分过敏的人群都不适合服用,以免影响病情或诱发过敏反应。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