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重构职业院校教育导向


职业教育作为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教育支撑,其教育导向应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相匹配。要重构职业院校教育导向,让工匠精神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构建以培育工匠精神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第一,凸显工匠精神培育的本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可以分为“人类”“人群”“个体”三个维度,厚植工匠文化的旨归就是以文化人,实现三个维度人的“成人”。
一是工匠精神培育应凸显“共时性”取向。彰显新时代发展特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坚持工匠文化面向人人,将工匠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用工匠精神涵养人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开拓创新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
二是工匠精神培育应凸显“职业性”取向。注重工匠精神培育,落实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让更多青年能够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三是工匠精神培育应凸显“个体性”取向。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协同共育机制,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接受学生个体化差异,实行定制化、个性化培养,以更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需求。
第二,关注工匠精神培育的可及性。可及性是指工匠精神培育能够充分满足师生接受需要的程度,主要体现在校园工匠文化供给的丰富性、获取的承受性和服务的契合性。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构建校园工匠文化体系,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可及性。工匠文化供给是指由职业院校提供的工匠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与工匠人才培养相关的教材、师资、课程、平台、标识、制度、环境等。工匠文化产品供给越丰富,就能为越多的受教者提供更多类型、更多层次的教育选择,工匠精神的可及性就越强,育人质量就越高。承受性是指受教育者接受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承受能力,主要包括接受工匠文化的认知,获取工匠文化产品、资源以及服务的便捷程度等。受教育者接受工匠精神教育的前提是基于对工匠价值的正确认知、科学评价和情感认同。因此,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科学认识在实现人生价值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涵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提升服务的契合性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契合性是指工匠文化产品供给对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满意度”。能否培养服务于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能否促进区域核心产业升级是衡量教育优劣的重要准绳。但实践中,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匹配的现象依旧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因此,工匠精神培育要满足受教者多元化发展诉求,使受教者能够在个体“最近发展区”阈度内完成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建构,以解决职业教育工匠型人才输出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
——教育与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重塑路径》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