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落井下石”式教育,是喂给孩子最毒的药



进化妈:能让一个孩子变好的动力,绝对不是深深的责备,而是父母时时刻刻、满满的爱与支持。


作者:夏瑞雪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前几天,在小区门口的汉堡店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对母女从汉堡店出来,小女孩的手里,提着一份汉堡,高高兴兴地在前面走。

一不小心,孩子滑倒了,汉堡也摔了出去。

妈妈非但没有安慰,还大声地数落小女孩:

“看吧,我就说不让你拿,你还非要拿。”

“这下掉地下了吧,正好也不用吃了。”

孩子一听,不能吃汉堡了,难过得哇哇大哭。

妈妈一听孩子哭了,更生气地呵斥:

“和你说了一百遍,走路看路,你就是不听!这下把汉堡摔了吧!”

“自己摔得还好意思哭呢,赶紧起来,回家!”

小女孩一听妈妈生气了,瞬间停止了哭声,慌忙从地上起来,跟上妈妈的脚步。

看着小女孩难过又委屈的样子,很让人心疼。

生活中像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负,狼狈回家。

父母没有安慰,反而质问:“怎么不打别人,只打你?”

孩子衣服穿得太少,生病了。

父母没有关心,反而数落:“都给说了让你多穿点,你不听,这下冻感冒了,活该!”

孩子考试前,紧张又焦虑。

父母没有宽慰,反而讽刺:“平时让你用功,你当耳旁风,现在着急了吧。”

孩子遇到困难、遭遇挫折,父母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安慰与支持,反而批评、指责和讽刺。这就是典型的“落井下石”式教育。

父母觉得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批评、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可以让孩子从中深深地吸取教训。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非但不会让孩子从挫折中成长,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和亲子关系造成极大的影响。

“落井下石”式教育,是一剂毒药

表姐是初中的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萱萱是她班级里的一个小女孩,说话声音很小,很内向。

有一天早上,萱萱迟到了,脸上还挂着擦伤。

原来上学的路上,萱萱在骑自行车的时候,被迎面过来的电动车刮了一下,摔倒了。

表姐立马拿起电话想告知萱萱的家长,把孩子带回家检查一下。

没想到萱萱立刻慌乱了,乞求老师不要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说怕爸爸妈妈会骂她。

最后,表姐没办法,只好联系了萱萱的奶奶,接走了孩子。

后来在接触的过程中,表姐发现,只要孩子遇到问题,萱萱父母永远第一时间责备孩子。

有一次,孩子课本没带,萱萱给妈妈打电话,希望妈妈能送来。

妈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早给你说了让你把书包收拾好,整天丢三落四,不知道在想什么?”

还有一天早上,萱萱穿着湿乎乎的校服就坐在了班里。

联系家长才知道,孩子昨天晚上洗完校服后,忘记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早上又坚持要穿校服来上学。

表姐建议家长送一件衣服来,没想到妈妈却说:“不送了,让她长长记性。都跟她说了晚上不让她洗,她偏要洗;早上不让她穿,她还偏要穿。”

表姐说,萱萱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和其他同学说话。

她是班里最胆小和自卑的一个,上课从来不会主动回答问题,集体活动也不主动参加。

拍照片的时候,她都习惯性地往后躲。

萱萱性格的形成,离不开父母“落井下石”式的教育。

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父母批评教育无可厚非。

但是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最难过,最无助的时候,挖苦讽刺、责备打击。

能让一个孩子变好的动力,绝对不是深深的责备,而是父母时时刻刻、满满的爱与支持。

“兜底”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综艺节目《荒野会谈》里,李雪琴讲了两个关于父母的故事。

高中家长会的时候,李雪琴的班主任向她的妈妈告状,说她天天晚上和男孩子发短信。

然后,妈妈就偷偷地坐在女儿的宿舍里,一脸严肃地等着女儿下自习。

女儿回来后,妈妈非但没有批评女儿,反倒郑重地给女儿道歉。

并且保证说,打开手机,点开信息图标后,立马就关了,一条都没有看到。

小时候的李雪琴很调皮,经常被老师请家长。

妈妈不敢去,就让爸爸去。

李雪琴小学班主任的理念是:“小树不修不直溜。”

爸爸却回答老师:“老师,我觉得小树不长歪,只要长点枝丫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孩子是不怕被老师请家长的,因为往往在学校被批评了,回家免不了再来一顿教育。

而李雪琴的父母是智慧的,在孩子被人质疑、批评的时候,即使对方是相对权威的老师,他们依旧能给予孩子信任、理解与尊重。

李雪琴的积极乐观、强大淡定,离不开这样一对时刻“兜底”的父母。

想起了动画片《樱桃小丸子》里的一个情节:

暑假的最后一天,小丸子才想起来作业没有完成。

于是她就求全家人一起帮忙做作业。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姐姐齐上阵,全家分工协作,一起完成了作业。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挺震撼的,震撼于小丸子父母对孩子的包容与支持。

在孩子遇到了问题,没有冷眼旁观,也没有借此机会让孩子被狠狠教训一顿,长长记性。

而是全家全力以赴地帮助孩子解决完问题。

即使家庭不富裕,小丸子却长成了一个善良、乐观、幸福、美好的女孩子。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曾提到:“那些沐浴着父母爱的孩子,心灵可以健全发展。”

能“兜底”的父母,是孩子的底气,也是孩子的福气。

父母成为后盾,孩子才能披荆斩棘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抱持性环境”,是英国儿科医生、精神分析专家温尼克特提出的。

“抱持性环境”指当一个人情绪处于低谷期时,受挫需要提供帮助时,如果能够得到周围环境情感的支持、理解和包容,会让这个坎更容易迈过去。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先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再去解决问题,就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效果。

1、孩子摔倒了

我们不要说:“让你不要跑,你非要跑,这下摔倒了吧。快起来,还好意思哭呢。”

而是立刻赶到孩子旁边,确认孩子情况,询问:“嘿,你没事吧。”

2、孩子淋雨了

我们不要说:“早晨让你带伞,非不带,这下淋上雨了吧。”

而是关心孩子:“你现在一定很冷吧,先去洗个热水澡。”

3、孩子考试失败了

我们不要说:“看吧,平常让你好好学,你当成耳边风,我早就知道你这次肯定考不好!”

而是帮助孩子:“妈妈知道这次没考好你很难过,一次考试也不能代表什么。把卷子拿出来,咱们一起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了吧。”

如果低谷中的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和指导的话,他就永远不会关闭和父母产生链接的大门。

孩子遇到了困难和问题就愿意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因为他相信自己一定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与帮助。

为人父母,其实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要想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就要好好学习。

我们都只能陪孩子走一段路,给予他们足够的爱与支持,成为坚强的后盾,孩子才能在未来那些也许没有我们相伴的日子里一路向前、披荆斩棘。


作者简介:夏瑞雪,富书专栏作者,90后妈妈,热爱孩子,热爱写作,在字里行间寻找更好的自己文章首发公众号: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