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到周五,年逾八十的国医大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孙申田都会准时出现在诊室,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患者们耐心问诊。无论是临床、科研还是人才培养,他始终保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及养生之道,孙申田从精神、运动、饮食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体会。
丰富生活 知足常乐
“我的养生方法就是坚持工作。”孙申田坦言,虽然有时身体有些不适,但一到工作岗位忙起来以后,就会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有所改善,所以不管多大年龄,一定要在自己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孙申田说:“患者来到门诊的时候大多很痛苦,经过诊治,病情会得到好转,这时不止患者开心,医生也高兴。作为医者,这种积极的情绪无疑是有利于健康的。”同时,他认为人生在世,要有信仰和追求,要多用脑思考,对世人奉献越多,活着的意义才越大,对社会的价值才越高。因此,下了门诊后,他笔耕不辍,将自己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都整理成书,供更多中医人学习借鉴。
孙申田的一生历经坎坷,在青年时期因膝关节疾病误诊术后致终身残疾,精神上的痛苦、身体上的折磨并没有将他击垮,他保持乐观,与命运抗争,凭借惊人的毅力和豁达的心态,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认为,要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和难以达到的目标,不要过于强求。只有不为名利所惑,剔除求名贪财之心,生活物资取之有道,才能心地坦荡,知足常乐,内心恬静,无所忧愁,康乐长寿,尽享天年。人生短暂数十年间,要争取做到乐于奉献,少索取,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
饮食有节 戒除偏嗜
在饮食方面,孙申田提出了五点要求:饮食规律、食要有节、戒除偏嗜、寒温适宜、不饮过量之酒。
《吕氏春秋》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灾。”饮食要养成定时、规律的习惯。孙申田主张一日三餐,早餐可在6~7时,午餐应在11~12时,晚餐则在下午5时之后。每餐之间应间隔5~6小时,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对维持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达健体防病之效非常重要。
孙申田指出:“食为生之本,但要有节制。”如果饮食没有节制,就会伤害身体。饮食过量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但亦非所食愈少愈好,节食忍饥不仅不能强身防病,反而会导致精气渐亏,体力日衰。《灵枢·五味》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饮食量的多少,要因人因时而异。
孙申田一日三餐分配合理,因白天工作强度较大,消耗能量较多,故其早餐以饱为度,得饱立止;为保证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午餐则定量七、八分为度;晚上活动量减少,饮食量随之减少。
历代养生学家都主张食素,并视为养生之秘诀。孙申田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正确,还是应当荤素搭配,杂食为好。在饮食方面,孙申田提倡多食清淡之品,少食肥甘厚味、煎炒炙煿、辛辣燥烈及生冷食物,要粗细搭配,不可偏嗜。
饮食的寒温适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饮食物应冷热适度,进食过热或过凉的食物对人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应根据食物本身的性味选择,不同体质的人群饮食宜忌亦不相同,虚寒体质的人应多吃些属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而阳热体质的人则正好相反。
动静皆宜 调神养生
孙申田指出,除了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工作学习外,运动是必不可少的。适量、适度的运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气血流畅,还可增强脏腑功能。但却不能使之过劳,过度运动不仅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反而会损伤身体。所以,孙申田指出运动掌握好“度”十分重要,只有劳逸结合,方能身心交泰。他主张不论何种运动都要因人而异,要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确定适宜的运动时间,总体而言要以“形劳而不倦”为原则。
孙申田认为,“神”在防治、诊断疾病及疾病的预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若“神”受损,调节机能失常,即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他指出:“可根据一年四季气候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养生调神方法,如春天阳气升发,生气蓬勃,应充满活力,适当运动;夏天阳气旺盛,生长茂盛,应使精神愉悦,情志舒畅;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渐盛,应使情志安逸,收敛神气;冬天气候寒冷,万物闭藏,应使情志隐匿,藏而不泄,同时还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只有这样才能不损脏腑之功能,使机体阴阳协调、气血畅达,而保持精神情志的稳定和健康。”
如果长期受到过度的精神刺激,则可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阴阳失衡而发生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情志的剧烈波动,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保持精神舒畅,清静乐观,喜怒有节,五脏俱安,就不会生病。(李芮 王玉琳)
下一篇
丑演员,辣目洋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