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洞房”是指男女结婚的第一夜,“闹洞房”的风俗也是从先秦时期流传至今。
自古以来,诗人吟咏“洞房”的佳作不胜牧举,像西晋文学家陆机的“甲等高闼,洞房结阿阁。” 南北朝瘐信的诗:“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
从这些诗词来看,早在西晋时期,也就是1800年前就有了“洞房”一词,但“洞房”究竟是什么?古人为什么把新婚之夜称为洞房呢?
-1-
在远古时期,一开始人们都是群居的,因为在残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人们只能依靠群居的方式才能活下去。但是群居也有弊端,时常会有抢婚的事情发生。
后来黄帝在战胜了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但各部落之间还是会因为抢婚而纷争不断,这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联盟,又开始走向分裂,黄帝作为部落首领,很想改变这种混乱的婚姻制度,却苦于找不到好的办法。
有一天,黄帝巡视部落,看到有一家人没有和其他人群居在一起,而是单独找了个洞穴,一家人在里面生活着,他们为了防范野兽袭击,特意用石头围住洞穴,只留了一个可以过人的口。
黄帝受到了这家人的启发,他决定以后部落联盟中有男女要结婚时,就把他们送进洞穴完婚,婚后他们就生活在洞穴中,这样就可以和那些还没结婚的人区分开了,别人不能进洞中抢婚,他们也不可以出去再抢别人。后来“洞穴结婚”逐渐演变成“洞房”的说法流传了下来……
-2-
西岳华山是五岳之一,以险峻著称,传说中的“天下第一洞房”就在华山之中。
相传在春秋时期,秦穆公最疼爱的小女儿弄玉,姿容绝世,聪慧过人,善于吹笙。
一天,她梦见了一个俊美男子,说与她情定此生,还用玉笙为她吹奏了一曲《华山吟》,弄玉醒来后对男子念念不忘,便求父亲派人去华山寻访此人。
后来大臣孟明在华山中,找到了擅长吹箫的萧史,带他回去见秦穆公,萧史正是弄玉梦中的男子,他当众吹奏一曲,引得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
后来,秦穆公将女儿许配给了他,萧史带着弄玉回到华山,在西峰莲花洞点烛成婚,“洞房”一词也由此诞生。
-3-
相传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规模巨大、极其奢华的阿房宫,还网罗天下美人供他享乐。
在众多美人中,有一位三姑娘,有着倾城之姿,她在民间时就听闻过秦始皇的暴行,不愿沦为他的玩物,便想方设法地逃出了阿房宫。
后来她逃到华山时,遇见了书生沈博,他是为了躲避“焚书坑儒”事件牵连,逃到此处,两人知道了对方的事后,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之感,于是结伴同行,后来两人互生情愫,就在华山的一个山洞中定情,结为夫妻,“洞房”也随着他们的爱情故事流传了下来。
后人为了纪念三姑娘勇于反抗强权,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尊称她为三圣母,建庙纪念。
结语:
关于“洞房”的由来和传说,还有很多……像上古时期,尧帝与鹿仙女在射仙洞中缔结佳缘等,这些传说无一例外都在说“洞房”是由“山洞成婚”演变而来的。
再结合6000-7000年前遗留下来的半坡遗址,它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村落遗址,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婚俗:当时人们居住在半洞半房的房子里,男女结婚之时,男方就嫁去女方的村子,与女方一起住进安排好的"洞房"里。
如此看来,洞房由山洞演变而来的推测还是比较靠谱的。而且神话传说与封建迷信不同,它们反映的是一种向往美好的社会人文情怀,“洞房”的这些传说,也是古人对爱情自由美好的向往。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是“洞房”这个词,还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都传承了下来,这就是文化与情怀的传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