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任脉经脉循行及病候意义辩析
(一)任脉经脉循行意义辨析
主干:《素问·骨空论篇》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络脉:《灵枢·经脉》云:“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1、“任脉”
“任”者,担任、妊养、容任之义,说明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有妊养之功,为生养之本。
(1)任脉为阴脉之海,总调人身之阴气:从与他经交会方面: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于曲骨、中极、关元、下脘、中脘等穴,因同名经经气相求,手三阴经则通过足三阴经与任脉发生联系。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任脉与冲脉交会于会阴、阴交,冲脉又为血海,可为任脉输出阴血。阴维脉主一身之里,可维系诸阴经,任脉与之交会于天突、廉泉。可见任脉在循行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与所有阴经联系,以起到蓄积、调节阴经气血之功效。从循行部位及所含特定穴方面:背为阳,腹为阴,任脉行于腹部,其位为阴。“募穴为阴,俞穴为阳”,任脉包含了六个脏腑募穴,为其他经脉之首。因此,任脉有调节阴经气血之功,总调人身之阴气,为阴脉之海。
(2)任主胞胎,为生养之本:人身以血为阴,妇女的经、带、胎、产与阴血关系密切,而任脉对诸阴经起着主导和统率作用,故谓“任主胞胎”。任脉起于胞中,胞中为女性孕育胎儿之所,任脉连于此处,为任主胞胎的前提;足厥阴肝经循行于女性生殖器官,又与任脉相交,肝具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太冲脉盛则下注任脉,故任脉可受肝血以养胞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充足,气血旺盛,则任脉经气充沛,女子经孕如常,说明阴血及水谷精微为孕育胞胎提供物质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可见天癸成熟,必待任脉畅通,方可孕育胞胎。
(3)调理三焦之气:任脉行于腹部正中,历经上、中、下三焦,能调理三焦之气。调上焦心肺之气,任脉膻中与之相应。膻中为气会,是“四海”之一的“气海”,也称“上气海”,与胸气街相通,而气街止之膺与背俞,即心肺,因此刺膻中其意在调宗气,灌心脉,助心行血,以畅上焦心肺气机。调中焦脾胃之气,任脉中脘与之相应。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而中脘一穴,善调脾胃升降,而运中焦脾胃气机。调下焦肝肾之气,任脉气海与之相应。气海穴与膻中相对,为“下气海”,为元气之所会,生气之海,呼吸之根,凡气化蒸动之机均由此所发,刺之可总调下焦气机,故任脉有调理三焦之气的功效。
综上所述,任脉总调一身之阴气,为阴脉之海。所以其生理特点是“阴盛多血之经”,其病理变化主要是阴血失和。
2、“起于中极之下”
任脉起源有“胞中”“中极之下”之称,实则一也。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经脉》中注:“但中极之下,即是胞中,亦是胞门子户,是则任脉起处同也。”则可理解为“胞中”与“中极之下”其意相同。然为何起于“中极之下”?《难经集注》杨玄操注:“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明代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云:“所谓胞者,子宫是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可见此处为藏精之处,妊养所出,与“任”字本意相通,故起于“胞中”。
3、“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
任脉从胞中下出会阴,为体表循行路线有腧穴点的起始处,向上循腹正中线而行,此处分布有会阴、曲骨、中极、关元四穴。会阴为任脉、督脉、冲脉的交会穴,能治疗前后二阴之病,但因取穴不便不常用,唯以急救时取之,如溺水窒息。曲骨为任脉与足厥阴交会穴,补之能补肾调经,泻之能清利湿热,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常用穴。中极为膀胱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功善调理下焦气血、通利膀胱气机,为治疗膀胱病之主穴要穴、男科妇科病常用穴。关元为小肠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乃元气之所藏,三焦气之所出,肾间动气之所发,十二经脉之根,五脏六腑之本,是全身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之原始动力,生命之根本,补肾壮阳之第一要穴。
4、“至咽喉”
任脉沿前正中线由腹上行,过胸,上抵咽喉,从石门至廉泉,共经历19穴,较为繁多,故分部而述之。
(1)任脉从关元到脐中:分布有石门、气海、阴交、神阙四穴。石门为三焦经募穴,功善调理三焦气化、清利下焦湿热,为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气海为元气之所会、生气之海、呼吸之根,凡气化蒸动之机由此而发,功专大补元气、温振肾阳,又能总调下焦气机。阴交为任脉与冲脉、足少阴经之交会穴,功善温下元、调经血,常用于治疗冲任失调之妇科病。神阙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真气之所系,功善温阳救逆、温中和胃,为治疗亡阳脱证之要穴,下元虚冷、中焦虚寒之常用穴。
(2)任脉从脐中至胸剑联合段:分布有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七穴。水分为任脉与足太阴经之交会穴,位当小肠泌别清浊、分利水湿之处,故刺之能分利水湿、和中理气,治疗湿困中焦诸疾。下脘为任脉与足太阴经之会,性善疏通,有消食化滞、和中理气之功。建里有建立中气,安定闾里之能,功善健脾和胃、化湿消积,长于治疗食积诸证。中脘为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与手太阳经、足阳明经交会穴,功善调理脾胃、升清降浊,为治疗一切脾胃之疾和慢性病之要穴。上脘为任脉与手少阳经、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功善和胃降逆、利膈化痰,是治疗胃痛、呕吐之要穴。巨阙为心经之募穴,能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宁心安神,为治疗心、胸、脾、胃之疾之要穴。鸠尾为任脉之络穴、膏之原穴,性善调和,能和胃降逆、调和上下、通调任督、调和阴阳,为治疗阴阳失和之疴证、气机失调之心胸胃病之常用穴。
(3)任脉从胸剑联合处至咽喉:分布有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八穴。此处诸穴居于胸部,若邪气闭塞,阻于经脉,则胸痛、咳嗽、气喘,宜刺此处穴位。此外,膻中为气会,又称为上气海,与下气海相配调理一身脏腑之气,实证可以浅刺,虚证则灸之。膻中又为心包募穴,为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腧穴,心包可代心受邪,其募穴亦可治疗外邪侵犯心脏所致诸症。天突为任脉与阳维脉之会,肺气出入之灶突,性善清降,能降逆化痰、清利咽喉,为治疗咽喉病之要穴。廉泉位于喉舌之间,为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能清利咽喉、通利舌络,善治咽喉舌疾。
5、“上颐循面入目”
任脉向上到达下颌部,循行面部入于目,在此段分布有承浆一穴。承浆内为口中津液之所聚,外为口中流涎之所承,刺之能生津敛液,是治疗消渴流涎之要穴,口嘱之常用穴。至此是任脉体表路线的终止。
6、“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任脉的络脉从鸠尾处分出, 布散于腹部。
(二)任脉经脉病候意义辨析
《素问·骨空论篇》:“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脉经·平奇经八脉病》:“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1、“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七疝”目前多指癞疝、狐疝、血疝、气疝、筋疝、水疝、寒疝。“瘕聚”则指腹部脐下有硬块,推之可移,痛无定处。有学者将“七疝”“带下瘕聚”广义化,认为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妇科病。任脉行于腹前,为阴脉之海,调理三焦之气,故可通行气血。或因寒湿,或因湿热,或因痰结,或因血瘀,阻于任脉,使经脉气血逆乱而致病,宜通调任脉之法治之。
2、“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若邪侵脉络,气血阻滞,不通则腹皮痛;若血虚生风,肌肤不养,不荣则为瘙痒,宜取此穴。
3、“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此为奔豚气的表现,即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若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上冲,气上撞心,则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若阴寒凝滞,寒性收引,筋脉拘挛,则不得俯仰、拘急,亦取温通心肾之法治之。
二 、任脉经脉病候辨证应用举要
(一)临床表现
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带下病,奔豚气,小便失禁,癃闭,吞咽困难,七疝。
(二)辨证分析
任脉起于胞中,行于腹中,总督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男子之精。女子之经带胎产与之息息相关。若经脉不通,精微不能下输于胞中,则不育不孕,经血不调;若湿阻任脉,带脉失约,则为带下病;若气机逆乱,气上撞心,则为奔豚气;膀胱失约,则小便失禁;若邪阻任脉,膀胱气化不利,则癃闭;若阳虚失煦,窍道不通,则吞咽困难;若邪结经脉,气血逆乱则男子七疝。
(三)辨证应用举要
1、不育症
“不育”之词最早见于《周易》“渐卦”中即有“妇孕不育”的记载,后世医书对其病因病机也做出了总结归纳,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唐代孙思邈认为男子无子之病因为“五劳七伤,虚劳百病所至”。《石室秘录·论子嗣》云:“男子不能生子有六病,……一精寒也, 一气衰也, 一痰多也, 一相火盛也,一精少也, 一气郁也。”总之,归纳起来有虚、实、寒、热、痰、瘀、郁的不同。因此,针灸治疗时应重取任脉穴,随证辨证配穴治疗,并根据病情虚补实泻。
Halip Yuuans,男,28岁。诉结婚5年不育。患者结婚5年不育,其妻检查正常,曾多方在国内外治疗,未效。听到中国医生来土耳其医院工作,而求针灸治疗。现症:性生活时阳强不倒,须进行第二次时方正常,伴有头重体倦,多痰自汗,饮食、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腻中根部剥脱,脉沉弦。精液检查:精子数:4200000/ml,mikta:2.5~3ml,viskozito(黏),Yapiskan(黏),pH:7.3,snilama zamani:15。
中医诊断:不育症(湿热痰阻型);
西医诊断:不育症。
辨证治疗思路:任主胞胎,为生养之本,今患者不育,当知为任脉病;纵观患者症舌脉,证属湿热痰阻、经络不通、精窍不利。法当清热利湿,化痰通络。针刺取穴:中极、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中极、丰隆、太冲施以徐疾提插泻法,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患者经15次治疗后,性交正常,头重体倦,多痰、自汗消失,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脉沉细。此湿热痰浊已去,而肾虚出现,法当补肾益精。原穴去中极,加关元、气海、大赫、太溪。其中关元、足三里施以“意气热补法”。患者又经2个月治疗,精子数升至34000000/ml。2个月后病人来谢,述其妻检查已怀孕。
按语:该患者初期即责之于湿热痰阻,故针泻中极以“洁净府”,使湿由小便而去;刺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健脾化湿以绝痰湿之源;泻丰隆以化痰;泻太冲以理气通络,诸穴合用,湿热痰浊速去。而湿热蕴久易伤阴,湿盛则阳微,后期肾虚显现,治当补肾益精。故独去清利之中极,而留健脾诸穴补后天以养先天;加补关元、气海、大赫、太溪补肾益精,阴阳并调。施以意气热补法,意在加重温补之力,使痰湿得化,精窍通利,精血充足,阴阳调和,故能孕育。“意气热补法”的具体操作是针入得气后,慎守勿失,全神贯注于针尖,将针小幅度徐进疾退提插3~5次,最后以插针结束,不分天、地、人,继而拇、食指朝向心方向微捻其针(180°),紧捏针柄,保持针体直立,意守针尖,以意行气至病所,而后守气,使气聚而生热。
2、痛经
痛经与冲任二脉失调密切相关,冲为血海,任主胞宫,外邪侵犯冲任或脏腑虚损、冲任失养都可导致冲任失调,发为痛经。或寒凝胞宫,经血停滞;或肝郁气滞,冲任不调,气滞血瘀,经血内阻;或气血不足,冲任亏虚,胞失所养;或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冲任失养;或肾阳虚衰,下焦虚寒等等,均可导致痛经的发生,治疗以调理冲任为主,随症辨证取穴而治之。
王某,女,26岁。诉痛经多年,近来加重。患者初潮即伴有痛经,自行物理疗法,或服止痛药控制,但近来痛经痛势加重,甚至休克而来诊。现症:行经时少腹冷痛,痛不可忍,疼痛拒按,月经量少,色黑夹有血块,舌暗略有瘀斑苔薄,脉弦细。
中医诊断:痛经(寒凝血瘀型);
西医诊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少腹冷痛,疼痛拒按,病证属实属寒,月经量少,色黑夹有血块,属瘀阻胞宫。纵观症、舌、脉,证属寒凝胞宫、经血内阻。法当温经散寒,活血调经。针刺取穴:中极、关元、次醪、血海、地机、阳陵泉、太冲、内关,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先快刺次醪,得气后不留针,然后针刺中极、关元、血海、地机、阳陵泉、太冲、内关施以平补平泻法,关元、中极针后加灸,留针30min,每日1次。患者经1次针刺治疗后,腹痛大减,经量增多。又继前治疗3次后,腹痛消失,行经通畅,行经6天。嘱下次月经前三天复来治疗,如此治疗2个月经周期,痛经未发。
按语:痛经发于青年未婚女子者,多为冲任失调、经血内阻之实证、瘀证、寒证,治疗重在调理冲任、化瘀止痛。法在温通,故温针中极、关元温经散寒,调理冲任;血海、地机养血活血,化瘀止痛;阳陵泉、太冲疏肝理气,调气和血以止痛;内关调神止痛;次醪为治疗痛经经验穴。诸穴合用,既重温经散寒,又重理气活血,兼顾调神,寒、气、血并治,冲、任、神并调,突出调理冲任,化瘀止痛而收效。
3、带下病
带下乃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若分泌过多过少,甚至缺乏者,当属病态。而生理性带下来源于肾,受助于肝、脾,约束于奇经,其为病证型各异,但都不离乎湿邪为患。如《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俱是湿症。”《医学心悟·妇人门·带下》亦云:“大抵此证不外脾虚有湿。脾气壮旺,则饮食之精华生气血而不生带。脾气虚弱,则五味之实秀生带而不生气血。”因此,脾虚湿盛为带下病易感因素,湿阻任脉,带脉失约,则发为带下。
杨某,女,31 岁。诉带下清稀量多半年。患者述半年前因腹泻后,遂自觉带下量多,绵绵不断。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处就诊。现症:带下量多,色清质稀,绵绵不断,头昏沉,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带下病(脾虚湿盛型);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辨证治疗思路:“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患者带下,当知为任脉病;患者带下量多,质清稀,头昏沉,纳呆,便溏,依舌脉,当知脾虚湿盛、湿阻任脉。法当调理脾胃,通任止带。针刺取穴:关元、中极、阴交、中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丰隆、太冲、带脉,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关元、阴交、足三里、中脘施以徐疾提插补法,中极、丰隆施以徐疾提插泻法,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10次后带下量减少,纳呆、便溏之症好转,头昏之症已愈。又治疗10次后患者诸症消失,病情告愈。
按语:关元、阴交、中极均为任脉位于下腹腧穴,内应胞宫,功善调理下焦气血。其中温补关元则能温阳益气以助气化;补阴交能温下元以调经血;泻中极以利水使湿邪由小便而去。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丰隆、血海、三阴交健脾胃,助运化,以绝痰湿,祛瘀生新,复生化统摄之源;太冲为肝经所注之输穴、原穴,善平肝调肝,取之既可调肝木防克脾土,又可调肝血以充任脉;带脉协调、维护、柔顺失约之带脉。诸穴合用则任脉得通,脾胃运行有制,气血得化,带脉如常。
4、癃闭
证名首见于《素问·宣明五气篇》,此篇提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指出癃闭是以排尿困难,甚至尿闭不通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包括现代医学之男子前列腺肥大、妇女产后以及外科手术后等多种疾病导致的尿液潴留。其病因病机分虚实两类,实证主要分为湿热下注,膀胱失司;瘀血内阻,气化失司;寒邪伤阳,小便不利;上窍壅闭,下窍不通;肝气郁结,津液输布失常。而虚证主要分为脾虚失运,小便不利;年老肾虚,气化无权。总因膀胱气化不利,治以通利小便为首务,中极是为必取之主穴。
夏某,男,52岁。诉小便不利3个月余。患者3个月前醉酒后出现尿频、尿急,自服消炎药后,病情缓解,但出现小便点滴不爽,并不在意,因近来症状逐渐加重而来诊。现症:小便点滴而下,小腹胀痛,神倦乏力,舌暗淡苔白,脉沉细。查体:腹部膨隆,膀胱上界脐下3指;前列腺B超示:前列腺肥大增生。
中医诊断:癃闭(血瘀型);
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症。
辨证治疗思路:任脉行于小腹正中,患者小便不利,腹部膨隆,知其为任脉病,结合舌脉,为瘀血阻滞、膀胱气化不利。法当逐瘀散结,通利水道。针刺取穴:中极、关元、水道、膀胱俞、三焦俞、地机、三阴交、太冲,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中极、关元施以“温针法”,余穴均施以徐疾提插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并予神灯小腹照射30min。患者治疗5次后,小腹胀痛明显减轻,小便较前通畅,膀胱充盈度减小,病势趋缓,故去水道、地机,加阴陵泉以健脾疏源。患者又经15次治疗,小腹胀痛消失,小便等待缩短,停神灯治疗。患者又经10次治疗,排尿正常,诸症消失而告愈。
按语:治病当辨缓急,今患者小便点滴而下,小腹胀痛,甚是急迫,为癃闭之水蓄膀胱之急症。故急则治其标,峻泻水道、中极开通水道于前;泻膀胱俞、三焦俞疏利水源于后;温针关元,配以神灯照射以助气化;地机化瘀血除其因;三阴交健脾升清以助运化;太冲行气以助气化。后病势趋缓,缓则治其本,故弃开利温通之法,而重在健脾祛湿,治中焦土以克水而收功。
5、吞咽困难
中医学将此证归属于“类噎嗝”“喑痱”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本证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亏虚为其本,风、火、痰、瘀为其标。下元虚衰,阴不维阳,虚阳上浮,气血逆乱,痰浊与瘀血互结上泛舌本,阻塞喉舌之窍,舌体、咽喉失其所用,遂发为吞咽困难、饮水反呛。笔者认为中风后吞咽困难是由于痰浊瘀血搏结窍道,闭阻阳气,气机闭塞不通,阳气失于温煦,致使舌体、咽喉失其所用。吞咽困难属“窍病”,窍位为阴,只有得到人体清阳之气的温养,诸窍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如果阳气失于温煦,则气机失和,九窍不通,因此治当“阴病行阳”,即治窍病当从阳引阴。治法上以深刺阳分的崇骨穴,配合廉泉、旁廉泉治疗。因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阳分崇骨穴可从阳引阴,振奋阳气,配合廉泉、旁廉泉以祛痰逐瘀,通关利窍。三穴共用使气血得以通畅,窍道得以濡养,则吞咽功能得以恢复。
王某,男,47岁。诉吞咽困难1个月余。患者于1个月前因劳累及饮酒后出现饮食水返呛,不能咽食水,行走不稳,就诊于当地医院及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查头颅CT及核磁共振示:右侧小脑及脑干梗死,予以鼻饲及白蛋白、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头孢曲松钠、丹参注射液、脉通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药静脉滴注。经1个月治疗后,肢体症状改善,但饮食水仍靠鼻饲,经病友介绍来我科诊治,收入院治疗。现症:神清,饮食水返呛,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水,每日鼻饲流食约500ml,痰涎壅盛,呕吐大量白色痰涎,胃脘部烧灼感,右侧肢体活动乏力,夜寐尚可,大便7日一行,小便量少,舌暗红苔白微腻,脉弦滑。查体:咽反射减弱,软腭上提欠灵活,舌肌无萎缩及震颤;左侧肢体肌力Ⅲ级,痛触觉减弱,左巴氏征(+),右霍夫曼征(+),头颅核磁共振示:右侧小脑及脑干梗死。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风痰瘀阻型);
西医诊断:脑梗死(恢复期),假性球麻痹。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饮食水返呛,吞咽困难,知其阳气已虚;肢体活动不遂,呕吐大量白色痰涎,则风痰阻络之证候已明;喉窍为阴位,须得阳气温养,为于任脉之上,当知为任脉病。法当豁痰息风,化瘀通窍。针刺取穴:崇骨、廉泉、旁廉泉、中脘、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地机、支沟、天枢,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崇骨穴刺向咽喉方向,得气后再将针推至深部留针,深度约60mm。太冲、丰隆、血海、支沟、天枢施以徐疾提插泻法;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2次。西药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中药以温胆汤加减。患者经2周治疗,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咳吐痰涎减少,大便2~3日一行,舌暗苔白,脉弦滑,效不更方,继前法治疗。又经2周治疗,诸症尽除而告愈。
按语:在阴之喉窍正常启闭,须得阳气之温养,阴阳平和则功能正常,针刺崇骨、廉泉、旁廉泉治疗近万例假球麻痹者,收效满意,为笔者特色针法之一。在崇骨穴施以“由浅入深,推内之阳,深而留之,疏利阴分”的针刺方法,是将督脉阳气引至阴分。而病变之处,气浊而涩,故当深刺且留针,疏利阴分经气,通关利窍。另外,患者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水聚成湿,湿聚成痰,痰湿上壅故呕吐大量白色痰涎,不能进食水;脾不能运化故大便秘结,小便量少;痰湿痹阻经络故肢体活动乏力。故以“调理脾胃针法”(中脘、曲池、合谷、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丰隆、地机、三阴交、太冲)配合支沟、天枢,恢复脾胃升降运化之功。
6、奔豚气
奔豚气属现代医学神经官能症的范畴。任脉起于胞中,循腹中上行,与足三阴经交会。而奔豚一证,可涉多种病机,但病机关键为冲任上逆,三焦气机失调。治疗当以调理三焦,平冲降逆为要。随证施治,若心阳不足,下焦阴寒之气上冲,发为奔豚,可刺至阳、厥阴俞;若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发为奔豚,可刺阳陵泉、支沟、三阴交、太冲;肝气郁滞,化火上逆,发为奔豚,可刺阳陵泉、风池、太冲。
骆某,女,53岁。诉腹中有气上冲心胸2年余,加重半个月。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气上冲心之症,症状时发时止,多方治疗未愈,近半个月来症状发作频繁,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处就诊。现症:患者神疲,自觉腹中有气上冲心胸,时有心前区疼痛伴寒凉感,畏冷肢寒,小便频数,月经2年未行,舌淡苔白,脉弦。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肿块。
中医诊断:奔豚气(心肾阳虚型);
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辨证治疗思路:患者腹中有气上冲心胸,当知属病在冲任脉;心前区疼痛伴寒凉感,畏冷肢寒,小便频数,依据舌脉,则心肾阳虚已明。法当温肾助阳,调理气机。针刺取穴:丝竹空、支沟、膻中、中脘、气海、关元、至阳、厥阴俞、大赫,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关元、横骨、大赫施以提插补法,丝竹空施以“意气行针法”,其中“意气行针法”具体操作为得气后密意守气勿失,继而拇指向前捻针(约180°),紧捏针柄,保持针体挺直不颤动,意守针尖,静引气聚(待针下有跳动感时,说明经气已聚),然后以意行气,将经气慢慢送到病所。余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3次后,症状骤减,继续针治4次后,诸症尽除而痊愈,随访未发。
按语:本病由心肾阳虚、下焦寒气上冲所致,故针膻中、中脘、气海以调上、中、下三焦之气,使任脉气机畅通,则上逆之气可下;关元、至阳、厥阴俞以温通心阳;大赫以温肾壮阳,补虚散寒;丝竹空为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之会穴,主调达内外;配支沟以加强疏理气机之功。诸穴共用,阳气得温,气机调和,奔豚则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