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建立赵宋政权。
宋太祖赵匡胤鉴于五代十国时期一些将领、节度使拥兵自重的乱局,采纳宰相赵普谏言,用所谓“杯酒释兵权”的办法,使兵、将分离。此后,历代都执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始终对朝中的武将猜忌不信任,甚至到了宁可派太监在外领兵作战,也不敢放心把兵权交到武将的手中。纵观南北宋朝319年,就曾出过两个太监将军,其中一个是就是遗臭万年的童贯。
四大名著《水浒传》里,童贯是一个心术不正、排挤忠良、曲意逢迎的小人,是被梁山好汉们吊打的蠢货。然而真实历史的童贯,从一名普通的宦官到受命领枢密院事,掌握宋朝军权长达20余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唯一被册封王爵的太监。
公元1054年,童贯出生于北宋开封,少年入宫,是宦官李宪的门人。徽宗继位,童贯已经年近五旬。
童贯的外貌有三大特点:其一有胡子。太监是被阉割的男人,太监还能长胡子历史鲜有。大概是因为成年之后净身入宫的缘故;其二身材非常高大魁梧;其三身板很硬朗。不过,童贯最大的特点还是善于溜须拍马,钻营取巧。
徽宗继位后,在杭州设置了明金局。童贯知道徽宗喜欢书法丹青、奇石怪草,主动请缨去南方,以供奉官的身份为徽宗在江南搜罗精巧之物,通过汴河水道运至京城供徽宗挥霍享乐,深得徽宗的信赖和喜欢。
童贯去了南方之后,与奸臣蔡京联手,横征暴敛,贪污受贿。在蔡京的大力推荐下,童贯开始掌握兵权。
《宋史·童贯传》记载,童贯掌握兵权后,利用亲近皇帝的机会,多次劝徽宗征讨西夏,开疆拓土。童贯的真实想法是,如果不对外进行战争,自己的权力就不可能提高与巩固。在童贯的劝说下,徽宗决定攻伐西夏,恢复神宗时期的疆土。
徽宗令童贯监洮西军,出兵十万大军征讨西夏。宋军刚刚到达湟川,恰巧汴梁的太乙宫失火,迷信的徽宗认为宫中失火是不祥,下旨让童贯班师回朝。童贯也确实胆大,楞瞒着众将,将徽宗的手谕塞进靴筒,继续带领大军西进,结果连复四州,战绩骄人。
此后几年,与西夏、吐蕃作战胜利,童贯收复大面积失地,包括湟州、鄯州、廓州以及积石军、洮州等地,这是北宋对外战争中仅有的几次胜仗之一,消解了西北的军事压力。童贯以宣抚制置使身份, 领军十五万进军浙江,镇压方腊的农民起义,生擒方腊。
深得徽宗赏识,童贯官职一路飙升,逐渐掌握了朝廷军权。就连当时的宰相蔡京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依仗童贯之力。他恩宠显赫,门庭若市,厮养、仆圉官诸使者达数百人,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说明童贯虽然名无宰相之职,但实掌宰相之权。
宣和七年 (1125年) ,金大举南侵,童贯作为驻扎太原的大军统帅,却不思抵抗,逃回京城,致使金兵长驱直入。客观说,徽宗任用童贯主持陕西军务,无论是征辽或镇压方腊,都是动用童贯所率的陕西军。金军攻击宋时,陕西军救援开封,迫使金二太子斡离不暂时退师,但陕西军在两次救援太原的战斗中损折殆尽,太原陷落,童贯也有不得已难言之处。
逃回京城的童贯恰好赶上徽宗禅位钦宗。钦宗不是徽宗,对童贯不感兴趣,任命他为东京留守,但童贯没接受任命而是陪着徽宗一起南逃。童贯的亲随卫队在保卫徽宗过浮桥出城时,射杀将士一百多人,这件事彻底激起民怨官怒。
当时的民谣“打破筒 (童贯),泼了菜 (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于是,钦宗将童贯连续降官,最终被发配到英州(今广东英德)、吉阳军。眼瞧着“六贼”之一的童贯要逃过一劫,朝廷中很多大臣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以太学生陈东等人为首,纷纷上书弹劾童贯,把童贯过去的种种恶事都告诉了钦宗。
靖康元年 (1126年) 三月,在发配途中,钦宗下诏遍数童贯“罪不容诛十大罪状”并赐死童贯。为生异变,监察御史张徵星夜兼程,奔波千里在南雄郡 (今广东韶关南雄市) 将童贯斩首,随后携头而归,枭于汴京城头。
童贯这个人是非常受争议的,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去看待一个历史人物。
下一篇
张仲景治耳鸣验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