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仲圣在《伤寒杂病论》开篇立下的法则,结果被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拿去用了,还自创门派,成立补土派。其实补土最早溯源那就是经方。
为啥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呢,土的精神是运和化。在自然界中所有的变化那都是渐变的,从来没有突变!就像白天不可能一下子变成黑夜,打春后不可能一瞬间百花齐放。
所以说其中一定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放在四季中,这个变化的过程叫做长夏,就是春夏秋冬转化中间的18天。比如春末九天和夏初九天,这个18天称为长夏。
放在人体也是一样,干什么事一定也有一个运化的过程,脾就是专门干这事的。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想要变成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那就需要脾的转化。
身体的营养会分成五种颜色,青色营养运到肝,红色营养运到心,诸如此类,这个运输的过程也是脾在做。
一说到脾的运输,就得说说三焦水道的水蒸气的运输。他俩正好一个运输营养物质,一个运输水汽,一个行阴,一个行阳,两者相辅相成。
到这里,诸位可能只是感觉脾的运化无处不在,很重要,但不足以上升到法则的层次,那继续说脾的事情。
人体内有一套完整的纪律,谁负责干什么谁负责生产什么条理有序。名词都是人创造的,叫什么不重要,重点是说的一回事就好。就拿诸位所熟知的名词说好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要合成蛋白质,合成DNA,浆细胞合成抗体等等,全部依赖脾的“化”的功能。到这里诸位应该可以明白脾为啥那么重要了!
如果脾的“化”的功能减退,身体的物质合成都会减退,放在西医里就是各种匪夷所思的病名,放在中医,那就是健脾就好。
因为影响脾的运化的就是痰湿嘛,脾运化功能差,那些好的营养运化不成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就变成湿,湿黏答答的,慢慢积累起来,就会变成痰。痰湿又会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于是痰湿越来越重,脾越来越差,这样子恶性循环起来。
于是中医就一直流传着一句结论:怪病多由痰作祟。祛痰湿我们只需去痰湿和健脾就好了嘛。
当然,去痰为标,健脾为本。是标本兼治还是从根本治疗,看具体情况。像是放在痰很重的年轻人身上,我们可以使用攻痰的药,比如藜芦甘草汤配合健脾的药;放在小朋友身上,我们不需要那么强的攻痰的药,只需要健脾或者健脾的药稍微加一点祛痰的药就好了。
经方的理论那就是甘味入脾补脾。小建中汤,人参汤(理中丸),甘麦大枣汤等等,这些都是甘味的药或者食物,都是很好的健脾的方子。我们最多加点生半夏去痰,这就足够了。
当然,现在有一些小孩子还得加些去寒的药,比如干姜,比如细辛等等。因为一些家长不懂医理,一感冒发烧咳嗽肚肚疼,马上吊瓶、西药上去,把小孩子生发的气机给憋住了,原本很热的身体搞的很寒。这个时候必须得有热药破寒邪,再配合健脾的药,这样才能根治。
上一篇
说说“数字中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