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社论:“乙类乙管”不是“中场休息”更不是“终场哨音”

1月8日起,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正式进入了新阶段,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这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的“乙类甲管”,共实行了一千多天的时间。在当时,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场疫情延续时间如此之长,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如此大影响。

“乙类乙管”带来重大的变化是: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等。

由此,人们的生活会逐步恢复到常态。我们也看到,各地的烟火气在回归,机票价格在上涨,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一房难求,很多人已经或准备踏上春运的列车回家过年,与久违的亲人团聚。

但“乙类乙管”并不代表疫情结束,全国感染人数仍处高位,疫情防控仍面临艰巨任务,需要包括个人、医疗医药机构、政府和基层组织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个人方面来说,过去强调的个人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居所经常通风、做好手卫生等仍然需要继续坚持,不可掉以轻心。当前很多地方的发热门诊就诊量呈现稳步下降趋势,但绝对数量仍然不低,这说明病毒传播还存在较大空间。

另外,现在实行的是分级分类诊治,一个重要考虑就是避免医疗资源挤兑。把有限的医疗资源尽可能向重点人群提供,这也是“乙类乙管”后人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在医疗机构方面来说,要进一步扩充医疗资源、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尤其是针对重症、危重症病人要有充足的医疗环境。这需要继续加大医疗设备等硬件投入,也需要加大专业人才方面的软件投入。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看到短板,做好预案,把社会资源投入的运用效果最大化。

要让科研资金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当有了充分有效的疫苗,有了疗效更加显著的药物,才能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政府和基层组织方面来说,现在丝毫不能放松,尤其是遇到紧急状况,包括面临局部大规模疫情冲击及救治压力时,政府和基层组织还是要体现动员能力和服务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规定,在疫情流行期间,结合病毒变异情况、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转情况综合评估,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人员流动,减轻感染者短时期剧增对社会运行和医疗资源等的冲击。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常态化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这就需要科学研判、适时依法。

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要求筑牢织密基层保健康防线,主动做好重点人群动态服务,扩大吸氧和血氧监测服务,坚持“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预防和减少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发生。这是进一步压实基层组织的防疫责任。

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但还远未到相庆时:个人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了,医疗资源的短板是否真正补齐了,疫苗和药物的研究是否跟上了,面对可能出现的新型毒株冲击政府和基层组织是否有了充分科学的预案,在依法防疫方面是否还存在提升空间,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量的。

“乙类乙管”不是“中场休息”,更不是“终场哨音”,真正走出疫情还需各方努力。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