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1971年,彝族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众所周知,核武器是当今世界杀伤力最为强大的武器,世界各国谈之色变。其实,核武器更多的作用是威慑,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两弹一星”工程也是用于自卫。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就与新中国的核武器有关:1971年,一位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1971年,彝族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这位伟大的飞行员就是杨国祥。杨国祥是一名少数民族飞行员,他出生于1929年,云南玉溪人,是少数民族彝族人。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在杨国祥的家乡选拔飞行员,身体条件出色的杨国祥报名参加,经过多轮筛选后,杨国祥成功入选,成为一名实习飞行员,前往牡丹江航空学校报到。

1971年,彝族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值得一提的是,牡丹江航空学校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航校,当时只有一批老旧的教练机,而且教练大多是国民党起义人员以及日军的俘虏。虽然当时的条件简陋,但却是很多解放军战士向往的一所学校。进入这所学校后,杨国祥如饥似渴地学习飞行知识,利用短短十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四种型号的飞机,并且成为这批学员之中第一个单飞的飞行员。

1971年,彝族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学习飞行时期,杨国祥是航校的优秀学员,参军入伍后,杨国祥依然是空军部队之中的佼佼者。1956年,解放军在全军范围内掀起了“大比武”,杨国祥先后参加了空五师、空三军、沈阳军区空军系统的比武活动,他每次都是第一名。经过层层选拔,杨国祥与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飞行员再次进行“比武”,这次他又拿了个全国第一名,受到了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被人们称为“彝族之鹰”。

1971年,彝族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1967年,我国成功研制出氢弹,不过,氢弹必须要有飞机投掷,这样才有战斗力与威慑力。氢弹研制成功初期,我们一直没有合适的飞机投掷氢弹,使得氢弹的威慑作用大打折扣。经过三年的发展,科研人员最终选择了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强五战斗机”投掷氢弹。

1971年,彝族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飞机选定后,接下来就要选择飞行员了,拿过全国第一名的杨国祥毫无疑问成为投掷氢弹的最佳人选。1970年11月,杨国祥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西北核试验基地机场,准备执行投掷氢弹的任务。经过一年多时间准备之后,组织最终确定了在1971年12月30日投掷氢弹。

这一天到来后,杨国祥驾驶飞机执行任务,不过,当他按下投掷氢弹的按钮后,氢弹却没有投掷成功。接下来杨国祥使用了两套应急方案,都没有成功投掷氢弹。另一方面,当时飞机上的燃油只够飞行40分钟,情况非常紧急。

1971年,彝族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客观来说,当时对杨国祥最有利的方案是跳伞逃生,不过,如果杨国祥跳伞,飞机就失去控制,到时候氢弹落到哪里谁也说不准。失去控制的氢弹有可能落到戈壁滩,也有可能落到观礼的人群当中,而且科研人员的研究成功也将毁于一旦。经过深思熟虑后,杨国祥决定驾机迫降,要知道,这次迫降可不是普通的迫降,而是带着一颗氢弹迫降,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但杨国祥已经下定决心,即使自己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最终杨国祥成功迫降,保住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

1971年,彝族飞行员投掷氢弹失败,他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护氢弹

1972年1月7日,杨国祥第二次驾机投掷氢弹,这次他圆满完成了投掷氢弹的任务,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后来杨国祥因为卓越的贡献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空军少将。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