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16岁时,她就被称为“寨子里的一枝花”,年轻的小伙子都为她所倾倒。

一次赶集,有一位外地来的画家给她画了一幅画。

没想到的是,这幅画让她变得家喻户晓,引得众多人为了一睹芳容纷纷来到这个地方。

多年后,有村民说:“她就像换了个人,几乎看不出来当年的模样了。”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石奶引,也是第四版一元人民币上的侗族女孩。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石奶引1961年出生于贵州庆云乡井寨村,从小就长相出众,挺翘的鼻子,乌黑的头发,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笑起来仿佛一弯月牙,顿时让人心生好感。

因为家里穷,石奶引没上过几天学,还是村里的扫盲才念了几天书,只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便辍学回家了。

她家里一共6个兄弟姐妹,三男三女,她是家里的老大,为了学一门手艺,她从小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学织布、染布和刺绣。

等石奶引到了十四岁,就已经能独立完成这些工作,手艺还相当不错,连当初教她的老奶奶也忍不住夸赞她手艺好。

随着年纪的增长,石奶引越发得漂亮,像一颗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连隔壁的寨子里也有人听说了井寨村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姑娘。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那个年代的人都早熟,许多年轻的小伙子都被心灵手巧的她吸引,纷纷猜测:“不知道谁这么好运,能娶到她。”

1978年3月的一天,正值青春年华的石奶引穿着侗族的传统服饰与寨子里的要好的姑娘一起去赶集,将自己的绣品拿到集市上卖,来补贴家用。

集市上人来人往,不太宽的道路两旁小贩林立,一个挨着一个,石奶引和同伴边走边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在阳光的照耀下,石奶引身上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美得好像仙女下凡。

正当她与同伴低着头窃窃私语时,突然被一个男人叫住了:“你好,方便给你画幅画吗?”

石奶引一头雾水地看着眼前这个明显的外地人,不明白他有何用意。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男人赶紧自我介绍一番,将自己的姓名和来意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石奶引知道了这个男人叫侯一民,但什么是“采风”她不懂,但也不好意思问,侯一民看起来十分和善,不像是坏人。

跟同伴小声交流几句后,石奶引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太好了!”侯一民太过激动,声音不由自主地就提高了,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看着他们。

石奶引跟着侯一民来到人相对较少的路边,听从他的指挥,让侧身就侧身,让抬头就抬头,十分配合。

侯一民看着眼前宛如精灵般的侗族女孩,灵光乍现,笔尖在纸上刷刷作响,不一会一张美人图就完成了。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看着眼前的画像,画上的人美则美矣却不如活人灵动,侯一民第一次觉得自己画技不佳,但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石奶引不知道,眼前这位拿着画笔的中年男子是新中国著名的画家,还只当他是个普通的游客。

侯一民出身贫苦,年幼时常常拿树枝作画,后来师从徐悲鸿,抗美援朝时,他放弃月薪五六十元的工作,以人民日报特邀记者的身份随军出征,在满是炮火的战场上创作了数本广为人知的战地连环画。

他这次来到贵州并不只是简单的旅游采风这么简单,而是带着任务来的。

1955年,中央决定设计第三套人民币,侯一民当时是中央美院知名的画家,也进入了设计小组,负责绘制全部票面中的风景与人物。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这套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绘制和印刷的人民币,一经流通便广受好评。

1978年,中央决定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时,侯一民依旧受到了邀请,他也欣然接受了任务,开始着手设计新版的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的主题思想有别于之前的,要着重体现出“民族大团结”,展现出各民族共同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奋斗。

侯一民负责的依旧是全套人民币中主景的绘制,经过设计组的一直讨论后,确定了主要的设计方案。

而侯一民则握别了同组人员,来到了少数民族主要的聚集地大西南,来这里采风收集材料。

当他在集市上见到石奶引得第一眼,就被这个美丽的侗族少女吸引了。

他被吸引不仅仅是因为石奶引的美貌,更多的是她身上那种独属于侗族的独特气质与大方的言谈举止。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最终,侯一民画的那幅石奶引的画像出现在了第四版一元人民币上。

此时的石奶引却对此毫无所知,她的生活与往常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过着清贫的生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石奶引22岁时,媒婆给她介绍了个对象。

小伙子名叫石学海,是附近佰你村的人,长相俊朗,身材也十分高大,与石奶引站在一起郎才女貌十分合适。

虽然石学海家里条件比石奶引家更差,但胜在他为人老实,勤劳能干,石奶引的父母对他也极为满意。

经过几次“行歌坐月”的相亲活动后,石奶引与石学海互生情愫,对双方都十分有好感。

在1984年腊月,双方拜见了父母,举办了婚礼,正式成为夫妻。

婚后,由于西南地区并不发达,这对小夫妻也没有别的什么手艺,只能跟父辈一样靠种地为生。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石学海偶尔借点小工的活,石奶引则会趁农闲时织些布补贴家用,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二人互相爱慕过的也十分幸福。

1985年,石奶引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新婚的小夫妻十分高兴,非常欢迎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1987年,26岁的石奶引又生下了一个女儿,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艰难,毕竟,要养活两个孩子是真的很不容易。

在石奶引生下女儿的这一年,中国第四套人民币正式发行流通,寨子里的人看着一元人民币感到疑惑,为什么他们觉得上面的少女是他们同寨的石奶引呢?

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石奶引不过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山村女人,虽然她以前长得真的很漂亮,但也不可能出现在人民币上啊。

但是,寨子里觉得像的人越来越多,她们找到石奶引问她:“这上面的人是不是你啊?”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石奶引仔细看了一会,就连她自己都觉得像,突然她想到当初在集市上遇到的那个男人。

这才意识到,纸币上的这个女人就是她自己,被全国人民所熟知,这种体验前所未有。

消息很快就流传开来,许多媒体将这个消息刊登在报纸上,“石奶引”这个名字也火遍了全国。

也因此引发了一些人的好奇心,他们想看看这个女人到底有多美,才能被画到人民币上。

而石奶引也会热情地招待这些游客,只是她早已不是那个十五六岁的妙龄少女了。

长时间的劳作以及染布,让石奶引的指甲变成了黑色的,手上长满了厚厚的茧,皮肤变得十分粗糙,脸上也长出了皱纹。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面对好奇的游客们,石奶引总说:“已经不是图片上的小姑娘啦,干活干得都不像样了。”

起初,石奶引还能靠着这些客流卖一些手工刺绣和其他工艺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石奶引的名气也大不如从前,专门来看她的游客也少了很多。

石奶引的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清贫,她与丈夫依旧靠着种地生活,每年的收入大概在2000元左右,一双儿女也早早辍学外出打工了。

她说:

“我们生活在偏僻的寨子,又没多少文化,这个年头没点文化真不行,根本走不出寨子”。

石奶引得生活一直到2017年才出现转机。

2017年5月,当地里来了一个名叫凌裕平的种植专家,寨子里的村民称他为“救世主”。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凌裕平来到这里后,发现当地百姓生活水平很差,与大山外的人相差太多了,他不敢相信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有如此贫穷的地方。

于是,他便带着专业团队留了下来,专门扶贫,立志要改变这里百姓们的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这里,凌裕平认识了石奶引,被她苍老的面容所震撼,才50岁就已经被生活压弯了腰,脸上和手上也都留下了长期劳作的痕迹,原本青春靓丽的小姑娘如今竟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凌裕平再次受到了震撼,他发誓一定会带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改变寨子的现状,让他们找到发家致富的方法。

经过一番考察后,凌裕平对当地百姓的收入方式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他们每年都靠着种稻子生活,但这里地质条件特殊,再加上气候原因,一年只能种一茬,产量上不去,收入自然也不多。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石奶引一家人都指着家里的6块水稻田生活,生活自然清贫。

凌裕平根据当地土壤的状况,制定了一套十分合适的方案。可以在田里养上一些黄鳝或者泥鳅之类的高价值水产。

怎样养,该养多少,这些他们的专业团队会手把手地教会当地村民。水稻收割后,田也不能空着,可以趁机种上一些蔬菜,绝对够一家人吃喝。

凌裕平通过提高稻田利用率的方法来帮助村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后续在与石奶引交流的时候,凌裕平发现他们家竟然还有一大片荒山地,上面干旱而且贫瘠。

石奶引也曾试过在上面种上一些耐旱的农作物,可惜全都失败了,不是种不活就是收成太差,荒山就这样被闲置了。

凌裕平考察后发现,虽然大部分植物在荒山上很难存活,但却可以种上一些生存能力很强的经济林。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其中香水柠檬就非常适合这里,基本上只要种上就能活,成活率极高。

而且,香水柠檬也属于高价值农作物,一斤高达10元,这样一来石奶引家每年能增加很大一笔收入。

方案确定后,凌裕平便开始了实施,他先是从外地引进来一批香水柠檬的树苗在石奶引家的荒山种上。

然后又亲自联系一些人,希望他们能赞助一批泥鳅苗,经过他的努力当地百姓收到了3万条泥鳅苗。

当地的百姓,包括石奶引,都是第一次种香水柠檬,也是第一次养殖泥鳅,大家都手忙脚乱,凌裕平也因此非常忙碌。

他带着团队里的人员,详细地解答百姓们的问题,比如如何挖建泥鳅鱼窝,如何防止泥鳅外逃等等。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石奶引是这些村民中最积极的一位,问题也是最多的,但年纪大了有些东西不是很能理解,凌裕平便一遍一遍地给她讲解。

还亲自带她去示范田里,叫她该怎么修枝,什么样的果树长势是正常的,长虫的果树该怎么办。

石奶引听不懂普通话,凌裕平也不会说当地方言,两个人交流只能通过第三方,确保石奶引真的理解后,才会接着讲下一步。

之后的两年,凌裕平经常拜访石奶引,询问了解她们家的果树怎么样,查看泥鳅的养殖情况。

令他感到惊讶的是,石奶引做得非常好,种的果树长势很好,养殖的泥鳅也个个生龙活虎肥嘟嘟的。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到了2021年,石奶引家里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原来贫困的生活,每年养泥鳅至少会有5000元的收入,而香水柠檬的收入则是泥鳅的三倍。

石奶引也从原本的“一枝花”变成了“一把好手”,无论谁有种植或养殖方面的问题,她都会倾囊相授,尽全力为别人解决难题。

石奶引如今已经不再年轻,但身上却充满了与年轻时一样的朝气,仿佛仍旧是那个十五六岁的侗族姑娘。

石奶引:寨里的“一枝花“,画像被印到1元人民币上,如今过得如何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