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提出了基本药物的理念,把基本药物定义为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需的药品。目前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我国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2.基本药物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是基本药物的功能定位。
3.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基本药物价格合理,其中包括部分廉价药,但不等于全部是廉价药。
4.哪些药品可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主要是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以及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等用药方面的药品,另外,中药(含民族药)、国产创新药和一些独家生产品种经过论证,也可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5.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发展差异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助力深化医改,体现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6.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给群众带来哪些利好和实惠?
国家基本药物覆盖面更广:品种数量不仅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还聚焦癌症、儿童、丙肝等病种,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了多种用药选择。
更好满足分级诊疗需求:各级医疗机构统一执行集中采购确定的品种、剂型、规格、厂家、价格,解决了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不衔接问题,为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提供更多便利,让患者少跑路、少花钱。
国家基本药物质量更有保证: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明确优先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同时,通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全品种覆盖抽检,加强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管等措施,为患者提供质优价格适宜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供应更有保障:在有效解决“已短缺”药品供应的基础上,特别加强“易短缺”药品风险监测预警,为患者提供持续生产供应的国家基本药物,让患者不再为买不到药而忧。
降低群众药费负担:按程序优先将基本药物纳入医保目录范围,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鼓励地方探索降低患者负担的有效方式,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
7.《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有哪些特点?
一是增加了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含民族药),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二是优化了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等。
三是进一步规范剂型、规格,685种药品涉及剂型1110余个、规格1810余个:对指导基本药物生产流通、招标采购、合理用药、支付报销、全程监管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围,覆盖更多中医临床症候。
五是强化了临床必需:这次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新版目录发布实施后,将能够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基础支撑,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
8.如何保证医生开处方时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
一是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断优化品种和数量,将目前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品纳入目录中,扩大目录的适用范围。我院在his系统中,作“基本药物”标识维护,便于临床医师优先选用。
二是加强医师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每年定期根据《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对医师进行培训,提高医师优先选用基本药物的意识、确保临床规范使用基本药物,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END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