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本身造成的结果,而是死于肿瘤的并发症。引起肿瘤并发症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肿瘤直接引起的,如瘤体出血、肿瘤压迫心脏、气管、肿瘤代谢产物引起的发热,二是抗肿瘤手段引起的,如化疗引起的严重骨髓抑制,放疗引起的皮肤粘膜溃烂,肺纤维化。本文仅对肿瘤直接引起的并发症予以介绍。将介绍的并发症有: 1.上腔静脉综合征;2.肿瘤溶解综合症;3.黄疸;4.恶性体腔积液;5.肿瘤发热综合征。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中医治疗(SVCS)
一、概述
上腔静脉综合征系指由于上腔静脉及其分支发生狭窄或阻塞,造成上腔静脉回流障碍,所发生的头颈部肿胀,发绀,胸壁静脉怒张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据文献报道其发生原因 97% 与恶性肿瘤有关,其中 86% 为肺癌, 7% 为恶性淋巴瘤,另外 7% 为其他转移癌。常见症状:头昏头痛眼胀,咳嗽气短,气急声哑,鼻塞昏睡,吞咽困难等,面颈部水肿,皮肤青紫,上肢浮肿,静脉压增加,躯体上部浅静脉怒张,或胸水、心包积液、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舌及喉头视乳头水肿,或由于奇静脉受阻胸壁水肿,或半奇静脉受阻腹壁水肿。
二、治疗
SVCS 属于中医痰饮中的悬饮、支饮的范畴。在放疗和化疗应用之后或同时可采用中医治疗。常见证型:
1.饮停胸胁
症状:咳唾引痛,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胸壁胀满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滑数。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 :十枣汤或控涎丹。
2.络气不和
症状:胸胁疼痛如灼,或刺痛,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不已阴天加重,舌苔薄质暗,脉弦。
治法:理气和络。
方药:香附旋复花汤加减。
3.寒饮伏肺
症状:咳喘不得卧,咳喘痰盛不得息,上肢浮肿,气急声哑,腰背痛,遇寒病情加重,吞咽困难,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
方药 苓甘五味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一、概述
肿瘤增值迅速的患者,肿瘤细胞发生溶解破坏,出现高尿酸、高钾、高磷、低钙血血症综合征,称为肿瘤溶解综合症。该综合征大多发生在应用细胞毒类化疗药物,亦可见于放疗或应用糖皮质激素、雌性激素以及干扰素时,由于肿瘤细胞的溶解,大量代谢产物释放进入血液,超过肾脏的排出能力,从而造成心、肾、肝的危险。肿瘤溶解综合症常见的恶性肿瘤有 淋巴瘤、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性母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突发危象时。另外,乳腺癌转移、小细胞肺癌亦可发生该综合症。症状: ① 高尿酸血症:早期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皮肤干燥;等出现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期,表现突出,如恶心、呕吐、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周身瘙痒。感觉迟钝、贫血等 ② 高钾血症:心悸、疲乏无力、反应迟钝、肌力麻痹、呼吸无力。 ③ 高磷酸血症和低钙血症:指端和背部麻木刺痛、手足与面部肌肉痉挛、搐搦等。
二、治疗
常见证型有:
1.痰浊凌心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晕 心悸、 神疲乏力、胸脘痞满、贫血、记忆力减退、周身瘙痒、感觉迟钝,舌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 :温胆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实、大枣。
2.脾虚湿阻
神疲乏力、胸脘痞满、头晕 心悸、 恶心、呕吐,舌苔薄白,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 :理中汤合左金丸加减。
3.阴血亏虚
阴血不足,头目昏眩、神疲乏力、自汗气短、指端和背部麻木刺痛、手足与面部肌肉痉挛、搐搦等。
治法: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方药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黄疸的中医治疗
一、概述
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而引起黄疸的肿瘤,主要有肝癌、胆总管癌、壶腹癌、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胰腺癌等以及在治疗癌症中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引起肝脏损伤,亦可导致黄疸的发生。
二、治疗
黄疸的辩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属于湿热的清热化湿,亦可同时加用通利腹气,一是湿热下泄;属于寒湿的则温中化湿。利小便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以达到湿去黄退的目的。以下分阳黄和阴黄予以辨证论治分析:
(一)阳黄
1.热重于湿
症状: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胸中懊憹、口干口苦、恶心欲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方药 :茵陈蒿汤加味。
2.湿重于热
症状:身目俱黄,但不如热重于湿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垢,舌苔厚腻黄,脉滑数或濡缓。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二)阴黄
症状: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谈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沉迟或濡缓。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味。
恶性体腔积液的中医治疗
多数恶性体腔积液为恶性肿瘤或转移瘤所引起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腔积液。本节只就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予以介绍:
一、恶性胸水
(一)概述
几乎所有恶性肿瘤(除原发脑肿瘤)均可引起胸腔积液,最常见者依次为肺癌、胸腺癌、乳腺癌、淋巴肉瘤、其他如卵巢癌、肝癌、胃肠道癌、胸膜间皮瘤、黑色素瘤、以及骨与软组织肉瘤。恶性胸水通常为手术不能治愈的晚期疾病的标志。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
(二)治疗
1.饮停胸胁型
症状: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气喘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一侧,甚则偏侧胸廓隆起,病侧肋间饱满,舌苔白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 :椒目瓜蒌汤。药用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逐饮;苏子、瓜蒌皮、陈皮、半夏降气化痰;椒目、茯苓、生姜皮利水导引。痰浊偏盛胸闷气短,苔浊腻加薤白、杏仁、石苇,如水饮久停难去,胸胁支满,体弱,食少者加桂枝、白术、甘草等通阳化饮,不宜过于竣攻。
2.络气不和型
症状:除有饮停胸胁型症状外,突出表现为:胸胁疼痛,疼痛如灼,迁延经久不已,苔薄质暗,脉弦细。
治法:理气和络
方药 :香附旋复花汤加减。
3.阴虚内热型
症状: 胸腔积液包绕胸壁或沉积膈顶时,呛咳时作,干咳痰少,口干咽燥,心烦,手足心热,自汗盗汗,胸胁闷痛,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小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 :沙参麦冬汤和薤白散加减。
4.寒饮伏肺
症状: 咳逆喘满不得卧,可吐白沫量多,面浮跗肿,腰背疼痛,喜暖怕凉,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
方药 : 小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二、恶性腹水
(一)概述
肿瘤累及腹膜是恶性腹水最常见的原因。原发性腹膜癌主要为间皮细胞瘤。继发腹膜癌或癌瘤腹膜转移则较常见。其中女性以卵巢癌、男性以胃肠道癌最多,其他如恶性淋巴瘤、间皮瘤、子宫癌、及乳腺癌。恶性腹水可分为中心性腹水和周围性腹水。中心性腹水是由于静脉或淋巴管阻塞;周围性腹水是由于散布于腹膜表面的肿瘤结节刺激,液体分泌引起的。临床可表现为消化功能障碍、消瘦、腹水、肿块,腹痛压痛反跳痛。 B超易检出腹水,就检出腹水而言, CT较 X线检查有用。腹腔穿刺可用于鉴别恶性腹水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水。单用细胞学检查即可在 40%的恶性腹水中检出恶性细胞,恶性腹水时,半数患者腹水 CEA 〉 12 μg/L ,腹水 CEA 高于血浆。预后一般较恶性胸水差。
(二) 治疗
恶性腹水属中医臌胀的范畴。臌胀是一难治之证。引起腹水形成非旦夕之患,多由于各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机体,导致脾肝肾受损,气血水液循环受阻而成顽疾。臌胀的论治,首先当权衡主次轻重,随证治之。根据正邪关系和病机演变,在辩证时虽可分证型论治,但往往不能截然分开,如湿热蕴结或肝肾阴虚,亦可同时具有脾肾血瘀的证候,故论治时,还应权衡。治疗中应注意不宜攻伐过猛。遵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应使用峻剂逐水或逐水太过,不仅有损伤脾胃之弊,且对正虚邪实、隧道阻塞、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如攻伐不慎,或活血破瘀过猛,常易引起脉络破裂,导致吐血、便血、使病情恶化。常见临床证型:
1.气滞湿阻
症状:腹部膨大如鼓,胁下腹满疼痛,胸闷气短,饮食减少,食后作胀,尿少,嗳气不舒,舌苔白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化湿消胀
方药 :柴胡疏肝汤加减。
2.寒湿困脾
症状:脘腹胀满,腹大而坚,面色萎黄,下肢浮肿,神疲乏力,大便溏泄舌质淡体胖边有齿龈,脉沉缓。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 :实脾饮加减。
3.脾肾阳虚
症状:腹大胀满不舒,面色苍黄,脘闷纳呆,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不利,,大便溏泄,下肢浮肿 , 面色晦暗 , 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 :附子理中丸与济生肾气丸合用五苓散。
4.肝肾阴虚
症状:腹大胀满,或显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虚烦不眠,舌质红绛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 :六味地黄丸合膈下逐瘀汤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肿瘤发热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一、概述
随着肿瘤治疗学的发展,感染已成为癌症病人最常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引起癌症病人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因为: ① 免疫功能缺陷,部分肿瘤患者本身就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在肿瘤晚期已有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放化疗和皮质激素的应用又使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 ②屏障防御破坏:可因肿瘤组织破坏皮肤粘膜,又可因治疗操作造成。③粒细胞减少:放化疗引起者多。④肿瘤本身引起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压迫和梗阻。肿瘤病人临床可见到高热( 39 ~ 41 ℃),白细胞明显升高,中低热( 37.5 ~ 38.9 ℃)白细胞一般不高或稍升高。
二、治疗
肿瘤病人发热的辩证首先应注意虚热与实热。临症常见的情况是虚实夹杂,治疗时当变孰轻孰重。
1.肝瘀发热
症状:肝瘀发热可见于肝胆胰腺癌等癌症时,热势或高或低,胸胁疼痛不已,烦躁易怒,口苦口干,欲冷饮,舌质暗,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泄热。
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减。
2.瘀血发热
症状:午后发热夜间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面色萎黄或暗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淤。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3.气虚发热
症状:热势或高或低,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
4.阴虚发热
症状:午后或夜间发热,多为中低热,手足心热,或骨蒸潮热,心烦不眠,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 :清骨散加减。
5.血虚发热
症状:发热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 :归脾汤加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