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十六特胜(二)

十六特胜胜在何处?到底殊胜在何处?殊胜在一个理观,就是有四念处的理观。有理观的话,他能够证得无漏法门,也就可以转凡成圣,他殊胜点就殊胜在有一个无漏妙观,有无漏的观法,所以称为无漏禅。

对治力量比较弱是属于有漏,因为他的观想,事相上的观比较弱,所以他是属于世间禅定,他修的是世间禅定的路线,既走世间禅定的路线,同时又有理观配合,是这样一个情况。

比如有些人喜欢吃一些脏东西,像吃猪肚,肚实际上是胃,这里是指猪的小肠,我们很多人就喜欢吃猪的肚肠。一个是猪肚,猪肚洗干净以后其实也是干净的。猪的小肠实际上里面装的都是屎物,如果把这些东西洗干净以后,它还是可以吃的。我们很多人特别喜欢吃这个东西,这个东西里面本身就是脏的食物,本身就很脏的,但是烧熟以后还是可以吃的。

假如是“六月臭肚”的话,那就不好吃了。但六月的臭肚有虫、苍蝇之类的,因为太臭了,就不好吃了。

譬喻我们为了治贪欲,如治理自己强大的淫欲心。像这样的修行人就是要修不净观。“鄙贮屎物”,就是观身念处,就是观身不净。“犹可强食”,指点我们在修观但观还没有成就的时候,这个还是可以观的,没有问题。如“六月臭肚”是指九想观观成就了,这个时候就像六月份的臭肚,九想成就以后对身体特别厌恶、特别讨厌,对外境也好内境也好,都特别讨厌。我们有些人九想观观了一段时间以后,吃饭的时候老是要恶心,好像饭也是很脏的。他修行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他这个厌离心起来,然后对饭都咽不下了,这个消化能力就没有了。“不复可食”,譬喻就叫人把自己杀掉算了,这个就是太过了。

十六特胜他是实际看到的,他看到的不是假想出来的,假想出来的话,我们想像的比实际身体还要来得脏,因为他拿最脏的东西来观想。观想这个人死了,人活着看起来还好看一点,但人死了以后是太难看了。然后还要再继续观,观到后来实在厌恶得不行,这个不净观是假想观。而十六特胜他是亲眼看到身体三十六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是实际眼睛看到的这种境相。跟透视眼一样,他能够透视自己的五脏六腑,身体里面的各种各样东西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见,这个是特胜观。

但是九想观都是通过假想,厌离心特别重,所以特别难以忍受。我们有一种净癖的人,他经常洗手,洗了一遍走了,走了以后又想想手肯定还没有干净,再回去到水龙头里面再洗一遍;洗一遍再走几步又想想不对,还没有干净,再跑到水龙头再洗一遍。有些人他洗脚一洗就是半个小时,脚值得你洗半个小时吗?对不对,这个是太过了。有些人拼命地洗、拼命地洗,心里面总是觉得脏,他这个是洁癖,其实有些修不净观的人,他也会产生一种洁癖,他对这个东西厌离得很,觉得什么都是脏得不可忍受,会有这样的心理。

按照十六特胜的法来对照四念处、四根本,四念处是属于理观,也就是对这个道品,跟道品相对。四根本就相当于世间禅定,竖呢是对禅定,横是对四念处,四念处本身就是属于道品,我们通说叫道品,然后别指是指四念处。这里讲到从息入息出到最后“除诸身行”,总共有五种特胜,这五种特胜称之为“身念处”。还有三种特胜:心受喜、心受乐、受诸心行,这个是受念处。还有三种特胜: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这个是心念处。还有五种特胜: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这五种是属于法念处,十六特胜配四念处是这样搭配。

先讲五种特胜,前面这五个特胜是针对身念处以及初禅的觉观两支。

我们这个十六特胜发的时候,忽然之间观慧的力量能够观到身体,身体有气息,因为气息是属于身体,属于身念处的。气息的相也是能够观得清清楚楚,息有出相有入相,有长有短。这个呼吸有长有短、有出有入。

知息入——这是属于第一特胜,知息出——这是第二特胜,这两个特胜相当于粗住心跟细住心,这两个特胜合起来称为粗住心、细住心。“知息长短”,这个相当于欲界定,我们知道息有长有短,这个是属于欲界定。知息“来无所从”,来的时候没有地方可来,去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去,可见他观察这息性本来就是空的,了不可得。

入的时候不会积聚起来,出的时候也不会分散,这个出入息都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相当于前面的三种特胜,这三种特胜: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相当于粗住心、细住心、欲界定,相当于这三个定。这三个定他是属于身念处,这个特胜知道这息的本性是空的,为什么?他知道来的时候无所从,去的时候无所至;入的时候不积聚,出的时候不分散。其实这个息性本空,息性他没有一个实在,没有一个实体。所以他有这样的一个智慧,他知道息性本空,知道这样道理他其实就有空观的智慧在里面,有空慧在里面,有真谛理在里面,对于息性他有一个明白。如果是修四种根本禅定的话,他绝对不会知道息性本空,这个道理他不懂。

我们看到这息来去就充遍了全身,达到这种境界就相当于第四特胜,“知息遍身”也是属于未到地定。我们前面讲到这个息,知道这个息能够冲遍全身,这个是具有四种特胜。

这四种特胜“知息出入”,入的时候呼吸从鼻到肚脐,出的时候从肚脐到鼻就出去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也不乱。然后知入的时候这个呼吸轻,出的时候呼吸重。因为我们呼吸,这个息气在体内,所以令自己的身体就显得轻,出气的时候身体风气没有了,就感觉身体相对沉重一点。

再知息有粗有细,“知息入”的时候感觉这息气就比较粗,它来得快,一下子就吸进来了,所以粗。出息的时候是细,出气的时候气是慢慢出去的,所以细。因为入气的时候他既快又急,所以粗;出气的时候涩而慢,没有那么快所以细。

又知道入息的时候滑,一下子就溜进来了;出气的时候涩、很慢,不流畅。比如我们感冒的时候鼻子堵塞的话呼吸很慢。

入息为冷,出息暧,入息的时候就感到凉风吸进来很冷,呼出来的时候带着体温所以暖,这个都能够明明白白。

还有“知息长短”,“知息长短”在《大智度论》里面好比旋师跟旋师弟子知道绳子长短。《大智度论》里面讲到旋师就好比木匠,木匠用墨斗,墨斗里面放着墨水,然后用一根绳子拉出来,拉出来以后这个绳子线一弹,木头就一条黑线出来了,在卷的时候他知道这墨卷的线到底是长的还是短的,他清清楚楚,知息长短,能够知道这根绳子长与短。

同样道理,我们人也是一样,我们人如果修禅定深的时候,知道自己呼吸到底有多少长,呼气有多少长短,就跟绳子一样,了知得清清楚楚。

用三个譬喻。

第一个“灰覆火?上”,灰指前面的根本禅,前面的根本禅从粗住心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定,都是属于根本禅。根本禅他没有观慧,他在欲界定的时候,他只是知道自己身体、床铺,细节的东西他看不清楚。他实际上有身,他没有观慧。就好比灰覆在火上,愚痴的人轻蹈,踏在上面,因为他不知道这些东西实际上体性也是空的,他没有这个空观的智慧。

第二个,好比晚上吃东西,晚上漆黑黑的往嘴巴里面塞东西,也不知道吃的什么东西,反正肚子饿了就往嘴巴里塞,看也看不见。这个心情总是不愉畅,如果灯亮着我们吃东西的话,那就看得清清楚楚了,知道吃下去是什么东西,否则硬的、软的,颜色黑的、白的,不知道什么就往嘴巴里塞,这个感觉很不舒服。

另外,就像世间的盲人遇到自己的妇人,接触她身体的时候,他也看不见自己的妇人到底长得美还是丑,完全不愉快,他没有办法达到自己身心愉悦,因为他看不见。所以盲人就好比修根本禅,根本禅就像盲人一样看不清楚。

那现在十六特胜就不一样了,他有四念处止观的慧在里面,他看得清清楚楚,身体也观得清清楚楚。就好比灰也除掉了,就好像在白天吃东西,也好像亮眼睛的人与自己的妇人在一起,他的心情就舒畅,观力就清楚。能够知道呼吸遍全身,这样的话非常清晰。所以说十六特胜特别明了,他观起来的时候很明了、很舒服,定心非常的明亮、清净,又很有安全感,很舒服、很安乐,跟暗证是不一样的,跟前面所讲的禅定是不一样的。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