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之真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故肾阴虚为阴津亏损之本源,又肾为水火之脏,寓元阴元阳,真阴亏损,肾水不足。
龙雷之火不为所制而升腾,上灼津液而致竭,从而形成水因火烈而益干,火因水竭而益烈,胃津枯竭五脏干涸,消渴之症成。
《医宗金鉴》曰:“若肾水衰竭,龙雷之火不安于下,但炎于上而刑肺金,肺热叶焦,则口渴欲饮,其饮入于胃,游溢渗出,下无火化,直入膀胱,则饮一斗,尿亦一斗也。”
《诸病源候论》云:“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肾虚不能司膀胱开合,膀胱开多合少,固摄无权,精微不藏而走泄,故尿多而甜。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不但肾阳要温养脾阳,肾阴亦要滋养胃阴,若肾阴一虚,虚火灼胃,则胃热炽盛而致消谷善饥。
水者,人之本命之元,不可使之衰弱,根本不固,则枝叶不茂,元气不固,则形体不荣。以上可见,下消肾阴亏虚,常可出现小便频数量多、尿液混浊、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之症。
中医认为该病后期多为肾阴阳两虚,失固摄之职,夜尿频多,尤以老年人多见,故方中杜仲、芡实、蒺藜、桑螵蛸、莲子助阳补肾固摄,茯苓健脾益胃,生牡蛎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五味子滋阴收敛固摄,北芪健脾补气,白芍滋阴,补肾阳滋肾阴之药共用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达阴阳互补之效。
《本草经疏》曰:“五脏之劳,肾为之主,下气则火降,火降则水升,阴阳互宅, 精神内守,肾气滋长,元阳益盛,诸虚为病者,不求其退而退矣”。
注:中药方剂用量需辨证处理,仅供参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