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一览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辖机构及历任主要职官

一览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辖机构及历任主要职官

1937年11月,国民府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军委会,为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由南京迁重庆,驻林森路。此后组织机构迭有变化。初在委员长之下设办公厅及第一、二、三厅。1937年,军委会下设6个部,分掌作战、政略、国防工业、国防经济等事宜。1938年2月,参谋本部、军训部及军事参议院改隶军委会。1945年7月,在委员长之下设参谋总长、副参谋总长、委员长侍从室、办公厅、参议室、军令部、军政部、军训部、政治部、铨叙厅、军事参议院、海军总司令部、航空委员会等20多个机构。1946年6月,军委会迁南京后改组为国防部。

一览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辖机构及历任主要职官

办公厅 军委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历任主任(厅长):徐永昌、贺耀祖、商震、贺国光、朱绍良。

参议室 委员长、参谋总长的咨询机构,下辖人事、作战部和总务处。历任主任朱家骅、王世杰。人事部部长钱卓伦,副部长刘泳尧。作战部部长陈诚、副部长林蔚、俞大维。总务处处长尹国祥、秦惜华。

军令部 其前身为参谋本部。抗战之初,军令部改为陆海空军大本营第一部。大本营撤销后,改隶军委会,下辖第一、二、三厅及测总局(后改为第四厅)。分别主办作战情报、参谋人事、教育及测量业务等。1937~1946年历任主要职官:部长徐永昌,次长杨杰、熊斌、林蔚、刘裴、罗卓英、秦德纯。第一厅厅长刘裴、张秉钧;第二厅厅长杨宜诚、郑介民;第三厅厅长李端浩;第四厅厅长晏勋甫。

一览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辖机构及历任主要职官

军事训练部 原为军事训练总监部,1938年2月,改组为军事训练部,隶属于军委会,掌管全国陆军训练、整理、校阅以及军事学校的教育等。先后设有参事室、秘书室、总务厅等。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主要职官:部长白崇禧,次长陈继承、刘士毅、黄琪翔、阮肇昌、王俊。

军政部 成立于1928年11月,直隶行政院。1937 年7月以后,该部名义上仍隶属行政院,但实际上直按受军委会指挥。部属机构多次变动,至1945年,设总务厅、军务署、兵工署、人事处等。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主要职官:部长何应钦,政务次长钱大钧,总务厅厅长陈启元。

一览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辖机构及历任主要职官

政治部 其前身为军委会政治训练处。1938年2月改为政治部,仍属军委会。职掌军队政治训练、民政组织训练、宣传和政治情报事宜。设有秘书处、总务厅、第一、二、三厅。1944年12月,改为掌理陆海空军部队、学校、机关政治工作等。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主要职官:部长陈诚、张治中,副部长黄琪翔、周恩来、张厉生、王东原、梁寒操、袁守谦、何浩若、黄少谷。第一厅厅长贺衷寒、邓文仪;第二厅厅长徐会之;第三厅厅长郭沫若、黄少谷、李俊龙。

军法执行总监部 抗日战争后期建立,负责将级军官违法案件的审理及重大案件的复查,并管理各战区军法执行分监部。下设总务、审判、督察等组。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主要职官:总监唐生智、鹿钟麟、何成浚。副总监:谷正伦、王懋功、贺国光、秦德纯、张镇、朱怀冰。

一览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辖机构及历任主要职官

军事参议院 系军事最高咨询、建议和高级军官储备机构。下设秘书、副官室、总务、军事厅。抗日战争期间历任院长:陈调元、李济深、龙云。副院长张钫、王树常、于学忠。

后方勤务总司令部 1936年春,军委会增设首都警卫执行部,下设三组,其第二组专掌国防交通与战时补给计划。1937年8月,该组扩编为后方勤务部,直隶军委会,负责综理全国军队后方勤务。初期,设办公厅和参谋、副官等8处,后又多次调整。1944年10月,设军医署、交通司、粮秣司及参谋、副官、秘书、人事、铁道运输、军邮督察处、军事工作考核委员会、兵站史料编纂委员会和政治部等机构。1945年2月,后方勤务部改组为后方勤务总司令部。抗日战争期间历任部长:俞飞鹏、陈诚(兼)。副部长端木杰、陈劲节。参谋长汤尧。

铨叙厅 成立于抗日战争前,是陆海空军的人事管理机构。下设办公厅和3个处。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厅长:林蔚、钱卓伦。

一览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辖机构及历任主要职官

海军总司令部 抗日战争前,海军总司令部统辖的舰船共57艘,排水量为4.4万吨,主要负责沿海巡逻和训练。抗日战争初期,海军舰艇除损失外,大部沉于长江各要隘,以阻止日军沿长江西进。仅保留少量小舰、炮艇驶入四川内陆用于警戒和运输。抗日战争期间,海军总司令部以巩固江防与海军整建为主要任务。其间,海军总司令部曾一度缩编为海军处,隶属军政部。不久又恢复原称,改隶军委会。下辖参谋、军衔、舰械、军需4处。总司令陈绍宽,参谋长陈训泳。

航空委员会 抗战初期,中国空军仅有作战飞机305架,编为9个大队。1938~1940年通过易货方式从苏联补充飞机,空军编为11个大队(含4个苏、美自愿大队)。1941年后,改向美国现款购买,空军实力有所增强。所有空军部队、厂站、学校、医院皆由航空委员会统管。航空委员会下设:参事室和3个厅,厅下设处、科,分管作战、训练、人事、机务、补充等,驻重庆上清寺。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主要职官:委员长蒋中正(兼);委员:蒋中正、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何应钦、白崇禧、徐永昌、陈诚、周至柔、贺耀祖、钱大钧;秘书长宋美龄;主任周至柔、钱大钧(代);办公厅主任陈庆云。

1937年7月,中国空军设前敌总指挥部,周至柔、毛邦初为总指挥、副总指挥。8月,改设第一军区司令部,沈德燮、黄秉衡先后任司令。1938年3月,前敌总指挥部撤销。5月设立空军三路司令部,张廷孟为第一路司令,司令部设在重庆;刘牧群、邢铲非(后)为第二路司令;田曦、王叔铭、徐康良(后)为第三路司令,司令部设在成都。1940年,第一军区司令部改为第四路司令部。1941年5月,在昆明设立第五路司令部。1945 年抗战结束前,第二路司令部撤销,由张廷孟、徐康良、刘国运、晏玉琮分任第一、三、四、五路司令。

宪兵司令部 全国宪兵的领导机关。下设参谋、副官、军需、军医等处、处以下设科。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司令:谷正伦、贺国光、张镇。参谋长吴天鹏。

外事局 抗日战争开始后,为接受外国援助而设。机关设室、组,负责训练译员和外事交涉、接待等工作。局长商震,副局长汪世铭。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