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某,女,13岁,2003年3月6日初诊。自感身痒1周多,自服新息敏效不明显,白天痒轻,晚上痒较重,用手挠之起小丘疹,白天却看不到,有时感面热,无汗出,口中和,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细寸微浮。证属太阳表不解,营卫不和,湿郁皮肤,为麻黄桂枝各半加赤豆蒺藜汤:
桂枝5克,麻黄3克,白芍3克,生姜2片,炙甘草3克,赤小豆10克,白蒺藜6克,大枣2枚。
结果:上药晚上服一剂,身见微汗,身痒未再发作。
2. 姜某,女,50岁,08,10,11日:一周来,四肢皮肤痒,粟粒样湿疹,下肢成片,微汗出,口干,二便调,苔薄白,脉浮细。太阳阳明合病,荣卫不和挟湿,为桂枝加荆防苡仁败酱槐花汤:桂枝10,白芍10,生姜12,大枣4枚,荆芥10,防风10,炙甘草6,白蒺藜15,生苡仁30,败酱散30,炒槐花10。
因为这个临床举的这个病例吧,合并了里症,所以这个又加了入里的方子。这个女的是50岁,是空军医院的一个{MOD}。08年治的,她一周了,四肢皮肤痒,粟粒样湿疹,下肢明显,还有微汗出,口干,二便调,脉浮细。所以这个有微汗出,是桂枝汤证,不是完全麻黄汤证,有口干是有里了,阳明里,苔薄白,脉浮细,这个病是什么?是太阳阳明合病。刚才有好多人讲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所以这个刚才讲的就是说桂枝麻黄各半汤这是治疗皮肤痒,皮肤有湿在表的皮肤痒,出现湿疹或风疹、荨麻疹都是一类的,经方看来这就是湿在表,属于表不解,当然就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了,或者用麻黄汤小发其汗,两个方子量用的很小。这个合并了阳明病了,有口干了,就是有里阳明热了,里阳明就是有合并治里阳明热的方子,他用的什么?用的白蒺藜、生薏仁、败酱草、炒槐花这些清解里热的。解太阳之表,用白蒺藜、败酱草、炒槐花和生薏仁解阳明里热,所以他治疗皮肤病是根据六经辨证,而不是单纯表证了,它是由太阳阳明合病,所以这样合起来治疗这样那样的皮肤病,这是湿疹。所以这
3. 麻黄汤合泻心汤加味治疗湿疹
党某,男,27岁,郑州人。1年前原因不明两腋下至肘关节出现湿疹,经中西药等方法治疗,都未能有效控制病证,近因瘙痒加重而前来诊治。
刻诊:腋下至肘关节多处湿疹,大的成片状,小的呈针点,疹呈红色,遇风瘙痒加重,抓挠流黄水,大便不畅,口淡,不欲饮水。
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浮。
辨证:外寒内热证。
治法:当发汗散寒,清泻内热。
处方:[麻黄汤合泻心汤加味]。
麻黄6克,桂枝4克,杏仁10克,大黄6克,黄连12克,黄芩12克,苦参12克,生地15克,当归15克,花椒3克,茯苓24克,炙甘草6克。6剂,第1次煎3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湿疹瘙痒减轻,又以前方6剂。三诊:湿疹明显好转,又以前方6剂。之后,累计服用20余剂,湿疹痊愈。
4. 桂枝汤加味治疗湿疹医案
一、湿疹医案
仇某,女,70,初诊日期:2011年6月3日。
患者诉手臂、腿、后背起湿疹痂癞,痒,汗出,口干苦,有心房颤动,糖尿病史,大便1日1次,偏干,舌淡苔白,脉左关左尺稍有力,右手沉弱,结。
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桂枝加荆芥防风白蒺藜加赤小豆当归薏苡败酱草汤方证。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荆芥10g,防风10g,白蒺藜15个,赤小豆15g,当归10g,生薏苡仁18g,败酱草18g,生姜15g,大枣4枚。7剂,水煎服,日1剂。结果:服7剂,痒疹减轻。
按语:湿疹痒、汗出为太阳表虚证,予桂枝加荆防汤加白蒺藜,解表止痒。其中桂枝汤解表、调和营卫;荆芥解表发汗、透疹止痒、止血;《神农本草经》谓假苏(荆芥):“主寒热鼠瘘,瘰疬生创,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防风,解表胜湿、疗疮止痛,《神农本草经》谓:“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白蒺藜祛风活血止痒,《神农本草经》谓蒺藜子:“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口干苦、大便偏干为阳明里热,加生薏苡仁、败酱草清热同时兼备利湿热、排疹毒之功;舌淡苔白,脉沉弱为太阴里虚,加赤小豆、当归配合白芍养血活血兼利湿排疹毒,此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关于桂枝加荆防汤
桂枝加荆防汤取法于麻黄桂枝各半汤,《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本方证常见于感冒、发热病后期、慢性病复感外邪时。本方治痒、解表,主要能调和营卫驱邪外出。据此方义,胡老临床常以桂枝汤加荆芥、防风,以代麻黄桂枝各半汤,冯老继承其经验,临床常用其治疗各种皮肤病,疗效颇佳。此外,冯老临床常合用苡仁败酱散或当归赤小豆散等方,则疗效更优。值得一提的是,冯老经常根据患者“口中和”否来判断内热的有无,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桂枝加荆防汤与麻黄桂枝各半汤的鉴别关键点在于,后者多见于无汗、瘙痒、面部隐隐赤热者,而本方多见于汗出恶风或汗出后瘙痒明显者。
二、儿童湿疹医案
毕某,女,1岁半,初诊日期:2011年6月3日。
患者母亲诉从出生2个月后起湿疹直到现在,痒,天气热明显,汗多,口干饮多,纳可,大便可。
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桂枝加荆芥防风白蒺藜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薏苡败酱草汤方证。
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荆芥10g,防风10g,白蒺藜15g,赤小豆15g,当归10g,生薏苡仁18g,败酱草18g,生姜15g,大枣4枚。7剂,水煎服,两日1剂。结果:
吃上方之后皮肤湿疹消退。
5.桂枝汤治疗多种皮肤病
桂枝汤为仲景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
用桂枝之辛温通阳以治卫,芍药之苦酸益阴以治营,生姜之辛温以散寒邪,大枣、甘草之甘温以扶中气。
桂枝合生姜有祛风、祛寒之力,桂枝合草、枣有解表固表之功,桂枝合芍药能并调营卫,芍药合甘草滋阴养液,总之凡风寒在表,营卫不和之证,本方皆能治之。
笔者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应用本方为主,治疗多形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蛇皮癣等多种皮肤药,获得满意的效果。
今举治例数则及临床运用点滴体会如下,供参考。
一、多形红斑
徐某某,男,38岁,工人,门诊号61688,1962年12月10日初诊。
自诉:三年来每逢冬季两足背面发疹作痒,天暖时则消失,最近三周来两手背发疹剧痒,二便自调,饮食如常。
检查两手背面有散在性丘疱疹,突出皮肤表面,如绿豆大,部分融合成斑片,色暗红,唇、口内黏膜、眼结合膜等处,尚未发现皮损,舌苔薄白,脉象浮缓。
证属风寒外束,湿邪蕴阻,以致营卫不和。
治以调和营卫,祛寒化湿。
处方:桂枝、苍术皮各二钱,炒赤芍、丹参各三钱,生姜皮、生甘草各一钱,红枣五枚。
四剂后,丘疹红斑接近消失,痒瘥,苔仍薄白,脉尚浮缓。
续服四剂,两手背面皮损消退后未见新发,脉舌如前,再以养血和营,原方去姜皮,加鸡血藤三钱,杜红花一钱半,以巩固疗效。
二、湿疹
林某某,男,30岁,职工,门诊号65269,1963年2月15日初诊。
自诉:两年来两大腿每至十月间发疹作痒,抓后有滋水流出,至春暖期间逐渐自愈。
检查大腿内侧有散在性丘疹,部分有抓痕及糜烂渗液结痂面,苔薄,脉滑。
乃寒阻于肌肤,营卫不和所致。
方用:桂枝、独活各一钱半,炒赤芍、丹参、防己各三钱,杜赤豆四钱,姜皮、生甘草各一钱,红枣五枚。
三剂后,血疹逐渐隐没,留有色素沉着,无新发皮损,痒减,脉舌如前,续服原方四剂,证情又见好转。
唯夜间仍有作痒,舌质略红、苔薄,脉转滑数,以其湿邪有化燥之象,兼以血分有热,故改用凉血清热化湿法。
上方去桂枝、独活、姜皮、红枣,加生地黄、川柏、苦参,再三剂而愈。
三、荨麻疹
张某某,女,36岁,职员,门诊号5364,1963年1月7日初诊。
1960年以来,每届冬季,遇风冷刺激,或冷水浸渍,即遍发风团,作痒不舒,得暖则疹隐而痒减。
发时风团大小不一,小者如疹,大者成块,色白,发作频繁,舌苔薄白,脉象濡滑。
证属营血不足,腠理开疏,风寒之邪,易于侵袭,以致血脉阻滞,营卫不和。
《巢氏病源》有:
治以养血和营,温散寒邪。
方用:桂枝、羌活各一钱半,鸡血藤、丹参各三钱,炒白芍二钱,小胡麻四钱,姜皮、炙甘草各一钱,红枣五枚。
四剂后,症状减轻,由于夜寐欠安,原方中加安神之品,再十剂后,虽遇风冷之刺激,冷水之浸渍,荨麻疹已停发。
四、皮肤瘙痒症
姚某某,女,32岁,家务,门诊号89694,1964年5月25曰初诊。
自诉:肌肤寒凛,已有数年,近来皮肤作痒,如虫行感。
检查:皮肤间无明显皮损,划痕试验阳性,舌苔薄,脉浮缓。
证属血虚风邪外客,营卫不和,气血失调,以致肌肤失于濡养。
《巢氏病源》
治以调和营卫,养血祛风。
方用:桂枝一钱半,白芍、当归各三钱,生姜二片,大枣五枚,炙甘草一钱。
十一剂后,肌肤瘙痒减轻,肢体寒凛亦渐温和,续服原方七剂获愈。
五、冬季皮炎
卢某某,男,27岁,工人,门诊号63388,1963年2月4日初诊。
臀部、四肢遍发细小丘疹,作痒不舒,病已六年,每届冬季即作,至天气转热时症状消失,以往发病时,曾在沈阳、广州、武汉等地治疗,经内服、注射及针灸未见好转,舌苔薄白,脉象浮滑。
证属营卫不和,风湿之邪阻于肌肤。
拟和营祛风化湿法。
方用:桂枝、独活各一钱半,炒赤芍、丹参各三钱,秦艽二钱,晚蚕沙(包)、茯苓皮、车前子、生米仁各四钱,姜皮、生甘草各一钱。
四剂后,臀部及四肢丘疹逐渐隐没,痒亦减轻。
由于苔转薄黄,脉转滑数,风湿有化热之象,改用和营化湿清热之剂获愈。
桂枝汤治疗皮肤病的适应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上所举的几个病例,凡属舌苔薄白,脉象浮缓或浮滑,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血脉阻滞的皮肤病,以及有每逢冬季发作、春暖时症状减轻的规律者,均为本方所主治。
若舌苔薄黄、黄腻,脉细数、滑数,湿热或血热所致的皮肤病,以及夏季发作、冬季症状减轻者,用之不仅无益,反而鸱张邪热之弊,故当禁用。
桂枝汤所以能治疗上述各种皮肤病,因为这些病的形成,大都由于腠理开疏,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寒冷,易被风寒之邪侵袭,以致营卫不和,血脉阻滞而发生各种皮肤病。
当在天气转暖之时,人体能适应外界环境的情况下,疾病就会减轻或消失。
针对这个发病机理,运用桂枝汤方以调和营卫,祛风祛寒,所以能获得疗效。
正如方义中所述,凡风寒在表,营卫不和之证,桂枝汤皆能治之,所以本方不仅能治疗内科疾病,同样地也能治疗各种皮肤病。主要在于辨证之正确,以及掌握其适应范围。
桂枝汤的临床运用,若仅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而无其他兼证者,可以不配伍其他药物。
如挟湿者,加化湿利湿之品,如茅术、羌活、独活、防己、赤豆、茯苓皮、米仁、车前之类(如例一、二)。
营血不足者,加养血之品,如当归、首乌、鸡血藤、丹参之类(如例三、四)。
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展和变化,如风寒之邪已化燥化热,此时就不能再以本方施治,必须随着证候的变化,改用他方治疗,才不致延误病机(如例二、五)。
上述各种皮肤病,在皮损表现上,尽管有着丘疹、红斑、糜烂、风团等不同皮损形态,以及包括着不同的病种,而疾病的发生,均有着风寒外束,营卫不和,血脉阻滞的同一病机,因此病证虽异,只要通过对病的归纳分析正确辨证,异中求同,然后予以施治,达到调整机体、祛除病因的目的,才能获效。
桂枝汤所以能治疗多种皮肤病,意即在此。
文选自《百家名医临证经验》
6.湿疹顽症和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今年年初,用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泻白散加减治愈了一例湿疹顽疹患者。
患者女,39岁,已育二子。自述患湿疹近20年,虽曾求治于中西医多处,终还是复发不断。湿疹好发于每年换季之时,发病时皮肤灼热发烫,瘙痒难忍,入夜尤甚,影响睡眠。皮疹泛发全身,四肢居多,此起彼伏,颜色发红,搔抓后有滋水渗出,早年流出的是黄水,现在流出的都是白水。因病发多年,脚背色素沉着已明显发黑。平时胃纳尚可,二便调,经期正常,经血色暗黑。由于常年身患湿疹未能治愈,身痒心烦,现在记忆力明显下降。近期咳嗽缠绵,痰少气急。体质过敏,食鱼虾等海鲜发物病情加重。诊其脉沉少微,二寸弦略数,舌淡苔白。
湿疹属常见皮肤疾病,中医治疗一般都会从“健脾”、“祛湿”、“清热”诸方面入手。本案患者皮疹色红,皮肤灼热发烫,极易与药清热祛湿。然而,患者自述的皮疹滋水渗出颜色的变化,不能不引起善持堂的注意。皮肤病变大多属局部病变,辨证也离不开气滞血瘀一说。因此皮疹色红,皮肤灼热发烫只能说是人体局部的寒热表现。这一局部的寒热表现同人体整体的寒热属性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是背离的。因此,要辨证准确就必须在注意皮疹表面寒热属性同时对患者的体质属性予以考察,并辨识其二者之间的联系。
本案患者皮疹局部虽有热象,但体质上内里虚寒还是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因为久病内里虚寒,故滋水变白,经血色暗黑,用药越清热祛湿越治不愈。
四逆汤回阳治内里虚寒,黄芪桂枝五物汤解表治身体血痹。经方中这二方合用能明显增强人体自身的代谢能力,改善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对内里虚寒的皮肤疾患疗效确切。考虑到皮疹表面的热象,加味桑白皮和地骨皮二味。用药半月许,多年的顽症终于得到治愈,迄今尚未有反复。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