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集结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向我保安队进攻,淞沪战事拉开序幕。二十军军长杨森闻讯,急电蒋委员长请缨抗日。中央接电颇为嘉慰,命杨森即率二十军开赴上海。蒋介石下令,陆军中将杨森加陆军上将衔,并由国民政府明令发表。二十军开赴上海后,接受淞沪战区第六兵团司令长官薛岳指挥。
陆军中将杨森加陆军上将衔
13日夜,我一三三、一三四师遭敌第三师团主力猛烈攻击,两师奋勇抵抗,使大场、顿悟寺阵地得以保住。敌援军部队不断增加,我军伤亡甚重。10月15日,我八〇二团团长林相侯在阵地浴血奋战,不幸以身殉国。一三四师八O四团团长向文彬在战斗中镇静自如,指挥若定,带领全团战士收复了阵地。战后,他晋升为少将,获奖金六千元。一三三师七九四团团长李介立,在炮兵配合下,经过激战,终于把阵地从敌人手中夺回。战后,也获得了嘉奖。
二十军这次在桥亭宅、顿悟寺、蕴藻浜、陈家行一带与日军鏖战七昼夜,计伤亡团、营长二十多名,连排长二百多名,士兵七千余人。
1938年春,杨森升为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兼二十军军长,接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
1938年5月,徐州会战开始,敌第六师团攻陷含山及巢县,续向西犯,与我一三三师及一三四师等部,发生激烈战斗。我军自10日起,协同友军对敌发动攻势,曾于11日晚,攻抵含山附近,又于13日午后,攻克巢县,并协助友军攻击合肥日军,迄15日,在含山、巢县等地与敌成对峙状况。
武汉会战期间,我方对以武汉为中心的防务作了重要部署: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部驻防大别山,担任长江以北的防务;杨森带领第二十七集团军担任桐城、舒城一带的守备,参加武汉外围战。
敌第十三师团主力由合肥南犯,其一部窜抵舒城以北之桃源镇附近,杨森急命到庐江的一三三师与夏炯指挥的二十一军两个团立即阻击日军。以后,敌虽数次对我发动攻势,我官兵顽强抵抗,沉着应战,将敌击退。6月中旬,敌第六师团及海军队之一部,与伪军于芷山部,共约万余人,向潜山以北的源潭铺进犯。15日,与我一三三师在该地西北地区发生激战,我阵地一部被敌突破,使全阵地处于危急中。一三四师奉命派一部增援,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使我军遭受重大挫折,战局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于是部队向潜山以西山地转进,一三三师奉命留下部分人马守备潜山。16日午后,敌后援部队赶到,发起猛烈攻击,激战至18日,我部终因孤军乏援,伤亡甚重,失掉阵地。
1938年11月初,南岳军事会议认为,中国抗战,已达到新阶段,战略着重于持久战,使敌阴谋不能得逞。在会上,对日作战部队进行了重新调整。薛岳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杨森为副司令长官兼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
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及其幕僚
整编后的二十军,进入了湘、鄂、赣幕阜山区北麓,担任崇阳白霓桥及通山沿线的警戒任务。
9月22日,敌第三十三师团向通城东南地区进犯。次日,敌复陷麦市,适我一三四师四○二团及时赶到,在南楼岭、苦竹岭一带与敌作战,后占领了阵地,阻止了敌人前进。敌忽增加兵力,二十四日陷我桃树港,我部被迫退守金凤山至福石岭一线。26日,福石岭被敌突破。四○二向文彬团占领白沙岭,敌猛攻两日毫无进展,就取道苦竹岭到南江桥。杨森急派总部新兵营向敌尾追,一直追到湖北通城。10月8日,一三三师又协助友军光复渣津;10日,再克麦市,恢复原阵地。至此,日军发动的第一次长沙会战,以失败而告终。
蒋介石立即传令嘉奖,颁发了各种不同助章。薛岳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杨森、王陵基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集团军总司令。
1941年8月底,日军在鄂南、湘北集结约十二万兵力、一千六百挺机枪、四百一十多门炮、五十多辆战车、四十多辆装甲车、一百五十多架飞机,向长沙发动了第二次反攻。二十军担任鄂南通城以南唐城坳、高岘、七里山等地防务。9月17日拂晓,敌以主力分由港口、潼溪街、新墙等方向,强渡新墙河,然后派一支突击队,直插我长官部附近,被我守军猛烈截击,受到重创。一三三师随军奉命为左纵队,配合第五十八军及第四军向易水以南之敌侧击,反复冲杀,激战甚烈,除克复平江以北地区的关王桥,还向大荆街及长乐街之敌攻击,予敌以严重打击,毙、伤敌军甚多,并尾追敌军到新墙河南岸,与日军隔河对峙。10月2日,由长沙败退之敌来援,被我击退,敌恐慌万状,改道向北突围溃退。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通电表扬二十军的勇敢战斗精神,并让其继续守卫新墙河。
1941年12月,日本向长沙发起第三次进攻。为了牵制第九战区部队增援广东,敌陆续集中第三、第六、第四十师团于岳阳地区。24日,敌第六、第四十两师团,突破我新墙河阵地后,连犯我关王桥、洪桥、大荆街、黄沙街、长寿街,我军节节抵抗,鏖战至31日,向文彬团日夜奋战,给敌以严重打击,使其不能东进。一三三师第三九八团的第二、第三两营及第三九九团的一连,先后在傅家桥、洪桥及黄沙街等地的战役中,全部壮烈栖性。
第三次长沙会战后,二十军仍担任新墙河南岸的防守任务。但二十军只有两个师六个团,兵力不敷分配,薛岳调新二十师(师长李子亮、副师长李以助)的五十九、六十两团,列入二十军编制。周翰熙升一三三师师长、三九九团团长陈亲民升副师长,彭泽生升三九七团团长。杨森为了团结新二十师,将久经战斗锻炼的一三四师缩编为两个团,即五十八团、五十九团,编入新二十师,将四OO团编入新二十师为五十八团,四○一团由军直接指挥。
1944年5月,日军由武汉大举南下,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根据前三次失败教训,不仅调用关东军参战,而且在战略上也有了修正,用最广泛的两翼包抄,放弃以往从中央突破的方法。敌军用两路进攻的作战方针,一路由湖北的通城、通山,江西的修水等地进犯;一路经新墙河突破我军防线直攻长沙,并配合空军猛烈表炸。当时二十军驻平江岑川,敌机轰炸时,所属撤到岑川,准备撤退。日军沿途轰炸,使二十军遭受空前大损失。日军一面与我军周旋,一面推进至长沙,并不断增加兵力。我一三三师为策应鄂西会战,奉令协同第一三四师向岳阳及临湘附近地区之敌攻击,以截其平汉铁路南段之交通。一三三师在茶陵一仗,打得十分出色,军长杨汉域亲自指挥,化险为夷,守住了茶陵的弹药库,保证了我军的弹药补充。
8月中旬,杨森令军长杨汉域率全军前往安仁截击日军。二十军经过八昼夜激烈战斗,多次击溃了日军掩护部队。蒋介石迭电嘉奖。10月27日,各路敌军同时进犯,以围攻桂林、柳州为其作战目标。桂林告急,杨森奉令率二十军增援桂林,行至途中,桂林失守,又奉令固守柳州。我一三三师团长彭泽生在修仁英勇殉国,杨森侍从副官唐贤孝在罗城英勇战死。一日后,柳州陷落。黔南重镇独山,无部队防守,日军乘虚而入。杨森奉急令指挥警卫团、二十军、二十六军收复独山。原来日军进攻独山,其意图在于把我军排远一点,今见我军进攻,稍事抵抗,即向南退却,退到广西金城江以下,目的在于掩护柳州至镇南关(今友谊关)交通,使其在印度及缅甸的占领军有进退自如的通道。8日,独山收复。我军旋即奉令开往贵州的榕江、黎平进行补充整训。
1945年7月,全国开始总反攻。下旬,二十军奉命侧击百寿,使柳州主力反攻得胜。一三三师担任二十军进攻桂林的主攻任务。三九九团从贵州之榕江直扑桂林,三九八团也同时赶到。一三三师胜利完成了克复桂林的重任。汤恩伯对此给予嘉奖与慰劳。
接着,三九九团克复灵川。三九七团克复兴安。8月16日,三九七团与三九九团,向全县负隅顽抗之敌发起猛攻。此时,正是日军无条件投降之时,敌军以坦克二十四辆、装甲车数辆、骑兵数百、步兵千余向我反扑,妄图作垂死挣扎。因日军巳投降,上级命令我军停止还击,以示宽大。不久,二十军奉命到衡阳,接替二十六军看管一个日本战俘团的任务。至此,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