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结题报告-教育科研-乳山市教育网

“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结题报告

府前中学江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7年上半年,我校政教处对班主任工作做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是学生、家长要求调位的太多,班主任无法照顾全面,主要原因是学生近视率高。最近,我们生物组教师对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做了近视情况调查:学生近视眼所占比例大约为54%。且轻度近视(低于300度)占50%以上(这其中有部分是假性近视)。与这一结果互为佐证的是,去年教育部和卫生部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达34.6%,高中生近视率达70%,其中属遗传因素的只占11%,多半都是用眼不当造成的。我国近视发病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国人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大家公认,不注意用眼卫生是导致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因素。眼科专家表示,预防近视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这一点对处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

据对我校初二学生的调查,有46%的学生不知道怎样科学用眼。尽管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做眼保健操,但由于青少年自律性较差,学校、家长缺乏对初中生用眼卫生习惯的培养和一定的评价督导,使大多数学生的眼保健操流于形式,再加上不合理的用眼卫生习惯,导致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正处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讲,10岁—16岁正是预防近视的最重要时期。初中生的假性近视,经过一定时期的用眼卫生培养,有些同学的视力是可以提高,甚至可以恢复的。因此,我们生物组利用学科优势和职业上的便利,提出该课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学校提供培养青少年良好用眼卫生习惯的正确方法。

二、课题的界定与研究原则:

1、课题界定 :

“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用眼卫生”:指使用眼睛时,保持眼睛的健康、不伤害眼睛。

因此,本课题是对学生无意识的日常用眼行为,进行指导、纠正和培养。

2、研究原则:

(1)学校主体原则

学校开展用眼卫生讲座、宣传,班级制定用眼卫生督导评价机制等。课堂上通过教师、小组的及时指导和督导作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教育,发挥学校这块教育阵地的主体作用。

(2)家庭的主导原则

家庭在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教育中起到良好的主导性作用,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是一个整体教育过程,是保证实验效果的切入点,只有调动三方的共同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整体作用,使本次实验顺利完成。

三、课题的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理论假设:

习惯不是一般行为,而是一种定性行为,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用眼习惯,是学生头脑中建立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的过程就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发展的过程。

研究目标: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意识。使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校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阵地。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实验结论,为学校提供培养学生良好用眼习惯的方法。

2、对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给学生的用眼卫生提供典型案例。

3、使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自觉注意用眼卫生。并能指导他人注意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四、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

1、查阅相关资料,组织理论学习。

2、对我校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导致其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以及学生、家长对近视眼的认识程度。

为了我们能顺利地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学生、家长以及教师方面有关学生用眼习惯的问卷调查。对调查后的问卷,课题组认真地进行了分析研讨,得到了以下结论:学生、老师、家长对我们的课题开展寄予很大的期望,并且愿意积极的配合;学生的近视率较高,六年级近视率高达到95.3%(视力低于1.0,不包括弱视),但配镜率较低,主要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早早戴上眼镜;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眼睛,但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去保护它。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课题组邀请市医院眼科宋英春大夫(附照片),为实验班的同学进行了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方面的讲座,宋大夫解释近视眼的成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用眼不良造成的。从她的临床经验看,遗传因素只占少数,大多数人的近视是后一种原因造成的。听了宋大夫的讲座,我们课题组成员坚定了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同学们也深感受益匪浅,懂得了养成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的重要性。课题组在宋大夫的指导下,制定了实验班学生用眼卫生习惯督导表的有关项目。1111

我们想通过此表(每月一张)对学生的用眼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帮助学生及时矫正不良的用眼习惯,提高视力,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3、邀请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测

威海市教育局指派北京星辰万有科技有限公司,对我校学生的视力进行了普查,从普查情况看,学生的视力情况令人担忧。此次普查对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用眼卫生的习惯》,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和事实依据。

我们课题组对初一学生的视力情况作了一下统计:

1、级部情况:总人数649人,1.0以下人数占总人数的:84.84%。

其中,男生占近视人数的43.9%,女生占近视人数的56.1%。

2、实验班情况(6.10班):共65人。近视56人(1.0以下),近视较重的(视力0.1—0.3)37人;近视中度的14人(视力0.4—0.6);近视较轻的5人(视力0.7—0.9)。配镜人数36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课题组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我校学生近视率较高;女生较男生严重。看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而且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课题组一致觉得女生之所以近视情况严重,从外在因素看:一是可能女生好静,不好动;二是女生学习较男生勤奋。二者持续用眼时间都比男生长。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课题组和实验班的班主任协商,共同主持召开了两次“爱护我们的眼睛,规范用眼行为”的主题班会。第一次班会是视力正常的同学和近视眼的同学展开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近视眼在生活中不方便和近视眼不影响日常生活”;第二次班会是男女生进行 “用眼卫生习惯”的辩论。辩论的主题是:“眼睛好与学习成绩好哪个更重要?”

特别是第一次班会,视力正常的一方通过小品展示,把近视眼在生活中的不方便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两次班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男女同学达成一致意见:近视眼的确在生活中很不方便;爱护眼睛比学习更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只有身体康健了,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实验班的同学通过两次班会的教育,对我们课题组制定的“眼卫生习惯督导表”,更加自觉、认真地去填写了。

3、研讨并制定实验方案(负责人:周妍华、江波)

成果展示形式:文字、图片。

(二)实验班初步实验阶段(2008.1——2008.7)

1、初一、初二年级随机各抽取一个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视力进行实验前的检查和记录(视力双眼1.0以上及双眼1.0以下分别占班级的比例。),以便在下一阶段进行实验比较。

2、邀请乳山市医院眼科医生对实验班学生及家长进行用眼卫生讲座,使学生、家长对用眼卫生有一个初步了解,认识到近视眼的危害,从而更好地配合我们课题的开展。

3、对实验班学生建立良好用眼行为督导表。第一个月,每日一记;第二个月,每周记两次,第三个月,每周记一次;以后九个月,每两周记一次。同时,每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和记录,并加以比较,得出阶段性的实验结论。

4、实验教师针对学生记录情况,同步进行总结,及时纠正、表扬和督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

5、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组交流,共享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寻求解决的方法,完善并制定下一阶段实验任务。

6、建立学生档案袋,形成学生用眼卫生习惯的成长档案材料。

(三)全面实验阶段

1、在对局部实验结果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了解他们对课题实施的的意见及建议,视力保持良好的学生家长做典型发言。

2、针对学生家长的建议,课题组分析课题研究步骤及方法的可行性,及时发现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对照课题的理论假设,初步形成相应的对策和理论总结。

3、在初一、初二、级部全面实验,及时总结,最后研讨出操作性强的“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的习惯”的督导及评价方法。

4、我们将阶段的实验成果及时提交学校政教处,得到学校政教处的重视,同时,进行全校推广。

5、对各级部的阶段性成果及时进行展示与筛选,再次进行理论研讨。

(四)总结提高阶段

1、对课题进行实验的同时,着力于对实验的总结,写出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报告。

2、整理、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针对课题研究撰写有价值的研究论文数篇。在乳山教育网发表。

五、研究成果

1、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2、学生的近视率大大降低,近视率由原来的98.6%降低到89.3%。

3、由于家庭、学校、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学生的用眼习惯由原来的不自觉,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4、学生撰写了很多用眼习惯的经验交流材料和小论文。在校园网上和乳山教研网上发表。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