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左传札记春秋时期的女子称谓--兼述姓、氏、名、字、谥

[概述]

先秦时期人物称谓与今不同,而女子称谓又与男子不同。春秋时期的女子称谓一般由姓、氏、排行、谥号等因素构成,其中姓为父姓;氏包括父氏、夫氏;排行为家中排行;谥号包括丈夫谥号、自己谥号。女子的称谓能反映其出生、背景、血缘、婚姻、德行等情况。

[注释]

◆姓

姓是具有统一远祖的血缘集团的名称。据记载,黄帝时期即有姓,“黄帝十二姓”有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等。

《国语·晋语四》:“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

又有“祝融八姓”,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

(见于《国语·郑语》《大戴礼记·帝系》《世本》《史记·楚世家》等)

夏为姒姓,商为子姓,周为姬姓。

春秋时期,有姬姓、姜姓、子姓、姒姓、风姓、祁姓、妫姓、姞姓、任姓、嬴姓、己姓、偃姓、妘姓、芈姓、熊姓、曼姓等。

姬姓国有鲁、蔡、曹、卫、滕、晋、郑、吴、虞、虢、北燕、祭、极、邢、郕、凡、息、巴、荀、贾、滑、耿、霍、密、顿、管、毛、聃、雍、毕、原、酆、郇、邗、应、韩、蒋、茅、胙、沈、焦、扬大戎、骊戎、鲜虞等。

姜姓国有齐、许、申、纪、向、州、莱、姜戎等。

子姓国有宋、萧、权等。

姒姓国有杞、鄫、越等。

风姓国有宿、任、须、句、颛臾等。

祁姓国有唐、杜。

妫姓国有陈、遂。

姞姓国有南燕、偪。

任姓国有薛。

嬴姓国有秦、黄、梁、葛、江、徐等。

己姓国有莒、郯、温。

偃姓国有舒、英、六、蓼、舒蓼等。

妘姓国有鄅、偪阳。

曹姓国有邾、小邾。

芈姓国有楚、夔。

熊姓国有罗。

曼姓国有邓。

归姓国有胡。

隗姓国有狄、白狄、赤狄等。

允姓国有小戎、陆浑。

漆姓国有鄋瞒。

(参见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姓氏表》,中华书局,1993年版)

从西周时代开始,因为政治、生育等原因实行“同姓不婚”的婚姻制度。

《魏书·高祖纪》:“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

《礼记·郊特牲》:“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国语·晋语》:“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左传·昭元年年》:“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

“姓所以别婚姻”,国君、卿大夫娶妇,必须知道女子的姓。因此,姓氏中姓对于先秦以前的女子更为重要。

◆氏

氏是姓的分支,宗族的称号。

诸侯以国为氏,如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

天子之子称“王子”,天子之孙称“王孙”。诸侯之子、诸侯之孙与诸侯同氏。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

卿大夫有以祖父之字为氏者,如鲁国众氏、臧氏,以祖父之字为氏主要用于公族;有以官职为氏者,如晋国中行氏、宋国司城氏;有以采邑为氏者,如晋国范氏、韩氏、赵氏、魏氏等。

春秋时期,姬姓所分之氏,周有周氏、召氏、祭氏、原氏、毛氏、成氏、单氏、王叔氏、甘氏、刘氏、儋氏、党氏、王氏等;鲁国有众氏、展氏、柳氏、臧氏、郈氏、施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仲孙氏、子服氏、南宫氏、公鉏氏、公父氏、东门氏、仲氏、子家氏、叔氏、颜氏、鬷氏、公仪氏等;卫国有宁氏、孙氏、世叔氏、北宫氏、子叔氏、公孟氏、南氏、文氏、司寇氏、司徒氏等;晋国有栾氏、祁氏、韩氏、游氏、羊舌氏、杨氏、郤氏、狐氏、贾氏、续氏、魏氏、令狐氏、吕氏等;郑国有祭氏、原氏、子人氏、罕氏、良氏、游氏、国氏、驷氏、丘氏、丰氏、孔氏、然氏、羽氏等;蔡国有朝氏;齐国有管氏;楚国有堂谿氏。

姜姓所分之氏,齐国有高氏(出齐惠公)、国氏、隰氏、崔氏、晏氏、庆氏、东郭氏、卢蒲氏、栾氏、高氏(出齐文公,“天子之二守国高”的高氏)等。

子姓所分之氏,宋国有孔氏、华氏、乐氏、司城氏、皇氏、老氏、仲氏、鱼氏、荡氏、鳞氏、向氏、灵氏、石氏、边氏、戴氏等。

姒姓所分之氏,齐国有鲍氏;晋国有辛氏、董氏;鲁国有曾氏;越国有欧阳氏。

祁姓所分之氏,晋国有士氏、范氏、刘氏等。

左传札记春秋时期的女子称谓--兼述姓、氏、名、字、谥

妫姓所分之氏,陈国有辕氏、夏氏、孔氏等;齐国有陈氏、田氏、孙氏等。

姞姓所分之氏,卫国有孔氏;宋国有雍氏。

任姓所分之氏,鲁国有党氏。

嬴姓所分之氏,晋国有赵氏、耿氏、邯郸氏等,徐国有徐氏。

己姓所分之氏,周有苏氏。

曹姓所分之氏,邾国有曹氏。

芈姓所分之氏,楚国有斗氏、成氏、寪氏(薳氏)、孙氏、屈氏、阳氏、囊氏、沈氏等。

有氏无姓者,周有武氏、尹氏、南氏、渠氏、仍氏、家氏、荣氏、叔氏、石氏、樊氏、詹氏、巩氏、南宫氏等;鲁国有尹氏、寪氏、秦氏、梁氏、夏父氏、富父氏、南氏、阳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等;卫国有石氏、齐氏、赵氏、褚师氏、王孙氏、公文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晋国有荀氏、程氏、中行氏、知氏、辅氏、胥氏、先氏、庆氏、伯氏、箕氏、籍氏、吕氏、瑕氏、张氏、右行氏等;郑国有洩氏、孔氏、皇氏等;齐国有闾丘氏、北郭氏;陈国有女氏、原氏、鍼氏、懿氏、庆氏等;楚国有熊氏、申氏、潘氏、伍氏、王孙氏、养氏、彭氏、观氏等;秦国有百里氏、子车氏;遂国有因氏、颔氏、工娄氏、须遂氏等。

(参见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姓氏表》,中华书局,1993年版)

“氏所以别贵贱”,因此,姓氏中氏对于先秦以前的男子更为重要。

◆排行

春秋时期,对子女的排行有两种形式,“伯、仲、叔、季“和”孟、仲、叔、季”。

《礼纬》:“嫡长曰伯,庶长曰孟。”

◆谥

谥是古时之人去世后,由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或褒或贬的称谓。据《逸周书·谥法解》,谥法始于西周。据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谥法始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时期。

西周初期,除天子有谥外,诸侯也有谥,但卿大夫无谥。

春秋时期除天子、诸侯有谥外,卿大夫也有谥。据崔述,晋文公以前,仅见栾共叔有谥,狐偃、先轸等无谥;至晋襄公时,赵衰、栾枝等始有谥,而先且居、胥臣等以字为谥;晋成公、晋景公以后,卿始以谥为常,而先縠、三郤以最诛,无谥;至晋平公、晋顷公时,则作乱之栾盈,出奔之荀寅、士吉射等皆有谥。

春秋时期男子有谥,女子亦有谥。

《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谥号约一百多个。见于西周时期的谥号约30个,如文、武、成、康、穆、共、孝、宣、魏、献、真、慎、胡、庄、惠、僖、顷、平、靖、贞、戴、桓,懿、夷、厉、幽、炀、哀、愍、殇、昭等。恶谥最早开始于周厉王,谥法“杀戮无辜曰厉”。

见于春秋时期的谥号约40个,其中平、桓、庄、僖、惠、襄、顷、匡、定、简、景、敬、慎、武、孝、文、宣、成、靖、献、穆、德、康、共、戴、元、缪(穆)等为美谥,灵、懿、隐、愍、昭、哀、厉、悼、殇、出、幽、夷、怀、声等为恶谥。

如鲁惠公之“惠”,谥法“爱民好与曰惠”;宋武公之“武”,谥法“克定祸乱曰武”;齐桓公之“桓”,谥法“辟土服远曰桓”;鲁隐公之“隐”,谥法“隐拂不成曰隐”。

◆名、字

春秋时期,国君、卿大夫不仅有姓、氏,还有名、字,即出生三月后举行命名礼,由其父命的“名”,以及成年后举行加冠礼由贵宾命的“字”。

春秋时期女子亦有名、字,十五岁或二十岁举行及笄礼有字,而后能许嫁。

《礼记·檀弓》:“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

《礼记·内则》:“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命名有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五个原则为信、义、象、假、类,即以其出生、德行、类似的事物、借用万物的名称、用与父亲有关的字等命名;六条禁忌为不用本国国名、官名、山川名命名,不用疾病命名,不用六畜及祭祀用的动物命名,不用礼器、馈赠人的礼物命名,避讳五世之内亲人的名字。

《左传·桓公六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春秋时期,《左传》中记载的女子之名的有弃(宋平公夫人、宋元公之母)、简璧(秦穆公与秦穆夫人之女)、季芈畀我(楚昭王同母妹,季为排行,芈为姓,畀我为名)等。

[女子称谓]

◆[排行+姓]

如秦穆公夫人伯姬(晋献公之女,晋国姬姓)、鲁庄公之妾孟任(其父为鲁国大夫,党氏任姓)、鲁惠公夫人仲子(宋武公之女,宋国子姓)、赵盾之母叔隗(来自赤狄·廧咎如,隗姓)、季公鸟之妻季姒(齐国大夫鲍国之女,鲍氏姒姓)等。

◆[氏+姓]

包括[父氏+姓]和[夫氏+姓]。

[父氏+姓]如鲁成公夫人齐姜、陈哀公夫人郑姬、楚武王夫人邓曼、叔孙豹之妻国姜(其父为齐国大夫)等。

[夫氏+姓]如晋国大夫赵衰之妻赵姬(晋文公之女)、晋国卿大夫栾黡之妻栾祁(晋国卿大夫士匄之女,范氏祁姓),陈国大夫夏征舒之妻(?)夏姬(郑穆公之女)等。

◆[谥+姓]

包括[丈夫谥号+姓]和[自己谥号+姓]。

[丈夫谥号+姓]如卫庄公夫人庄姜(齐庄公之女)、晋文公夫人文嬴(秦穆公之女)、卫宣公夫人宣姜(齐僖公之女)。

[自己谥号+姓]如鲁惠公继室声子(宋国人)、鲁桓公夫人文姜(齐僖公之女)、卫庄公夫人厉妫(陈国人)。

◆其它组合

女子称谓中[姓]最为重要,可以[排行+姓][氏+姓][谥+姓]等两两组合,也可以[氏+排行+姓][氏+谥+姓]多因素组合,还可以在前面加“长”“少”、在后加“子”等。

[氏+排行+姓]如纪侯夫人纪伯姬(鲁惠公之女);[氏+谥+姓]如赵朔之妻赵庄姬(晋成公之姊,赵朔谥号为庄);加“长”“少”如齐桓公如夫人长卫姬、少卫姬、晋平公继室夫人少齐;加“子”如齐桓公如夫人宋华子、齐灵公之妾戎子、季孙斯之妾南孺子。

◆特殊情况

称某氏,如姬氏(晋献公之子申生称呼晋献公之妻骊姬),姜氏(郑庄公及郑国大夫称呼武姜)。

称某夫人,如秦穆夫人、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称某君,如晋献公夫人贾君;称某后(特指天子妻妾),如周惠王之妻陈后。

“王姬”指周天子之女。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