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
[来源]《傅青主女科·血崩》
[原文]“妇人有年老血崩者,其症亦与前血崩昏暗者同,人以为老妇之虚耳,谁知是不慎房帏之故乎?夫妇人至五十岁之外,天癸匮乏,原宜闭关守寨,不宜出阵战争。苟或适兴,不过草草了事,尚不至肾火大动。倘兴酣浪战,亦如少年之好合,鲜不血室大开,崩决而坠矣!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傅青主女科·血崩》)
[组成]黄芪一两,生用 当归一两,酒洗 三七根末三钱 桑叶十四片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养血,化瘀止血。
[主治]崩漏下血。
[方解]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以止血,黄芪补气健脾摄血,三七乃止血之圣药,急止崩漏之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佐以桑叶滋肾阴而又有收敛之功,《本草从新》记载桑叶:“滋燥,凉血,止血”,盖桑叶性凉又可清热凉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化瘀止血之功。
临床心得
王教授博览医书,择善而从,临床治疗崩漏、月经量多淋漓不尽等妇科诸疾,喜用傅青主之加味当归补血汤。王教授认为:崩漏发病主要是由于虚瘀挟杂,因虚致瘀。如气虚寒客而瘀血内阻,或自然生产、流产后冲任气虚,血行难畅亦可致瘀,更有流产后自服补益之剂或止血之药,气虚而无力运化,瘀血由此内生。王教授体会,崩漏之本在虚,瘀血却是其发作之关键。唐容川《血证论》云:“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特别是久漏不止的病人,多属于瘀滞所致,临床常见漏下日久而经色紫黑,兼有下腹胀痛、唇舌有瘀斑者。王教授在遣方施药时,不一味固守三大常法,一见血,便塞流,一味收涩止血;而谨遵“宜行血不宜止血”之论,依据“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的治疗原则,以气血为本,寓补于涩,求因固本合为一法,拟益气活血,佐以温经散寒或清热消瘀法治疗本证,取得止血佳效。盖妇女以血为本,但血与气又相互资生,息息相关,二者之中,又以气居主导地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月经失常虽表现为血病,实则与气机紊乱有着密切关系。崩漏日久,气血随之大亏,因而出现头晕目眩、短气乏力等症。所以王教授指出在治疗崩漏一病中加入气分药后,可以起推动作用,气帅血行,俾血无瘀滞。王教授据此病机创立以补气摄血为主,先塞其流兼以活血的方法,临床收效显著。
本方出自《傅青主女科·血崩·年老血崩七》,君以黄芪、当归,药重力雄,双补气血,俾气固血充,以防血虚气脱;三七乃化瘀止血之圣药,急止崩下之血;佐以桑叶甘苦微寒之性,《本草拾遗》言其:“去老风及宿血”,《本草秘录》则云其:“吐血止渴,种子安胎,调和血脉”。桑叶入肝滋阴以息风,入肾宁志以滋液,能安水木之宅,以静龙雷之亢而起收敛之功。本方原治老妇血崩,王教授灵活施治,并借鉴近代名医张锡纯经验:“原方加生地黄、萸肉、龙骨,其方不但善治老妇血崩,即用以治少年者亦效……今此方中又加萸肉、龙骨者,因其下血既久,下焦之气化不能固摄,加萸肉、龙骨所以固摄下焦之气化也”。广泛用于治疗妇人崩漏诸病,收效卓著。然此乃治标之剂,标证已安,应治其本,俾气阴充足,能生化精血,则阴平阳秘,崩漏方可根治。王教授随证加入党参、白术、熟地黄、生地黄、山药、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等品,以求巩固疗效。
验案举例
案一: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功血
王教授曾治疗一功血患者,体丰,46岁,漏下几近三月,曾服中、西药,并刮宫,仍下血不止,用傅青主老妇血崩方,加党参、北沙参、太子参补气,生地榆炭、棕榈炭等止血药(白头翁)。患者服药第一煎后,次晨血即止住,以上方调理,又开14剂,回原籍后观察。王教授深信中药治疗此类崩漏下血效佳,但此例取效之速,实在意料之外。
案二:加味当归补血汤、柴胡桂枝汤合十全大补汤、封髓丹加减治疗崩漏
于某,女,39,2013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月经淋漓不尽2年余。现病史:患者2011年因行经期间为家人守灵而受寒,从此月经淋漓不尽,多则20多天月经才能结束,后接受中医治疗有所好转,仍时有月经淋漓不尽,10余天方能干净。今日就诊,患者自述末次月经7天结束,自觉小腹发凉,胃中有气逆上冲之感,手脚凉,左膝关节、手指部分关节发凉疼痛,半侧身体麻木,偶有口腔溃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滑。既往史:子宫肌瘤;阴道炎;宫颈炎伴轻度宫颈糜烂;慢性盆腔积液;乳腺纤维瘤。
西医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中医诊断:崩漏——气血两亏,瘀血内阻,阴阳失调。中医治法:益气养血,化瘀止血,燮理阴阳。处方:加味当归补血汤、柴胡桂枝汤合十全大补汤、封髓丹加减。
生黄芪25g,当 归10g,白 芍15g,熟地黄10g,柴 胡10g,炒黄芩10g,桂 枝10g,法半夏15g,炙甘草10g,茯 苓20g,党 参10g,炒白术15g,黄 柏10g,砂 仁10g,菟丝子10g,葫芦巴15g,煅牡蛎15g,三七粉3g(冲服)
14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服。医嘱:避风寒,忌食生冷油腻。
2013年5月3日复诊:服前方后效佳,末次月经6天干净,无痛经,月经量一般,无血块。胃中气上冲感消失,手足凉及半身肢体麻木大减,但停药2周后手足凉又反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基础上加制附片10g以助温阳驱寒之功,14剂。
三诊:服前方14剂以后,患者手足凉大为改善,继续服用28剂,手足凉、半身麻木等症状基本痊愈,停药后月经淋漓不止未见复发。
按语: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为“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诸病源候论》有云:“崩下者脏腑受损,冲任两脉俱虚;漏下者,伤气血,冲任两脉受损故也”,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宫,两脉与月经关系密切,若有损伤,势必导致经血异常而致崩漏。人身真元之气推动激发脏腑气血发挥正常作用。元气充沛,阴平阳秘,五脏安和,气血调畅,则冲任充盛。若元气虚衰,则血失统摄而妄行,发为崩漏诸症。
本案患者月经淋漓不断有2年之多,虽经中医治疗后有所好转,但仍因长期的月经淋漓,耗伤阳气阴血,不能温养四肢而出现“手脚凉,左膝关节、手指关节冷痛”,脘腹不得温煦则出现“小腹发凉,胃中有气逆上冲之感”,故以十全大补汤补养耗伤之气血,辅以菟丝子、葫芦巴温阳益气固摄,煅牡蛎收涩止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患者“半侧身体麻木”,除了因筋肉不得气血荣养外,单侧发病是阴阳道路不通之表现,故选用柴胡桂枝汤,既能补养气血,亦能调和营卫,条畅枢机,是为正治之法。患者“偶发口腔溃疡”,则借鉴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的治疗经验,以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治之以求良效。患者复诊时,诸症均有所好转,但停药后又有反复,此是肾中阳气尚不充盛,气血不足之故,因此在原方基础上再加制附片10g以温肾助阳,患者服药后基本痊愈。
发皇师意:
(1)治血病重视益气、行气
妇女以血为本,生血、行血、摄血均离不开气,二者息息相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以气血之中以气为主导,崩漏虽表现为血病,实则与气机紊乱有着密切关系。王教授指出在治疗崩漏一病中加入气分药后,可以起固摄、推动作用,气帅血行,气充血固,俾血无瘀滞,血无所漏。
(2)重视调理脾胃
王教授认为:后天生化之源脾胃是病机关键之所在。所以治疗崩漏伤血之病必须注重脾胃功能的调理,以健气血生化之源。正如清叶天士所说:“夫奇经,肝肾主司为多,而冲任隶属阳明,阳明久虚,脉不固摄,有开无阖矣”。黄芪、党参、白术为其临证常用之品,而且称黄芪乃必用之药,不可替换。
(3)温阳摄血用干姜
《本草经疏》曰:“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血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王庆国教授临证对中焦阳虚、气虚血瘀之崩漏,多加干姜配伍使用,取得佳效。
王庆国评语:妇科疾病变化多,奇证多,然以天地自然之理推之,庶可不出大错,此即一例也。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