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是从“临帖”中固化与衍生而来的。书法艺术的特性,既决定了它较其他艺术更注重两者之间的关联;同时,临创之间亦并非是简单而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存在着超越于它们之间转换性的奥妙。参透其中之奥妙,非三言两语可以阐明,笔者认为,复杂的问题不妨简单化,书法创作可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最简单可行的集字创作入手。唐代武平一在《徐氏法书记》所载“梁大同中,武帝敕周兴嗣撰《千字文》,使殷铁石模次羲之之迹,以赐八王”,此为古人集字的较早记载。大家所熟知的唐初怀仁集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则是典型的集字经典。
集字创作可以理解为将某家某帖之字迹,搜罗并集成为新的书法作品的方法。古代的“集字”有两种:一、先有文字后书法集字。其需逐一从碑帖中寻字集成,而往往碑帖中不能确保字字皆齐全,因此,缺乏之字需要集字者去“创造”,方称完璧。怀仁集《圣教序》就曾遭遇无法寻字之难,而不惜“一字千金”。二、根据碑帖中的书法文字,重新组创新的文字内容。此法虽可做到字字精美,然而重新组合文字内容对文化内涵的要求非常苛刻,对普通书家而言,不免有削足适履之感。尽管如此,笔者依然建议书家当重视此类创作方式,其中楹联集字创作不失为一种可行性方法。因为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短小精悍,集形式、内涵和韵律众美于一身,尤其适合《白氏草堂记》此类大字篆书集字创作。楹联的上联和下联要求字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其形式要素所谓的“对仗”有三:词性相同,平仄对应,上联仄声结尾、下联平声结尾。如笔者集字楹联“北岩多草木,南涧有松杉”,其所有文字均从《白氏草堂记》字帖中来(见图一)。在楹联创作中,“对仗”也可分为严格的“工对”和相对宽松的“宽对”之分,习书者通过短期学习就能掌握。至于其内涵要素,则需要不断提升文化修养方能达到。
图一
首先,集字创作属于半临半创,由于有现成的法帖作参考,其书写和字法难度较低而容易被广泛接受,为初学者在临摹与创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集字创作可使人很快进入书法创作状态,从而激发起习书的兴趣。
其次,集字创作可以检验“临摹”对笔法、字法、章法的记忆与理解。具备临摹功力者,集字游刃有余;缺乏临摹能力者,进行集字创作,则会感到束缚手脚、十分吃力。正因如此,它可以给临摹者以自省,深刻体会临摹对于创作的重要性,会懂得缺乏临帖“察之者尚精”,自然导致“拟之者贵似”之难。懂得习书需要通过刻苦的学习钻进去,并且需要以最大的勇气走出来之理。
最后,集字创作需要解决章法问题。临帖重点聚焦于笔法、字形、结构,也包含原帖章法。由于集字创作的文字数量与原帖大相径庭,其章法自然需要重新调整与设计,因而章法便成为集字创作的突出问题。就《白氏草堂记》而言,其章法就包含文字大小排布、笔画轻重、墨色变化、线条起手形态、上下字连带关系、行列间距、整体布局,等等。对此,笔者建议,集字创作不妨做多种章法形式训练,如中堂(见图二)、条幅(见图三)、斗方(见图四)、扇面(见图五)、横披(见图六)等多形式的尝试。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且值得一提,即在条件允许之时,尽可能选择不同类别与色彩的宣纸加以尝试比较,单一的宣纸和章法形式对深刻理解书法创作是不利的。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