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如何培养商业思维,拥有自己的事业?

本文共有 4889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太多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描绘了一个蓝图:

未来的时代,一定是「独立工作」的时代。每个人以个体为单位,把雇佣变成合作,把工作变成「自己的事业」,让整个社会的资源高效运转起来。

(阅读上一篇文章,可以在后台回复 职场出路)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拥抱和迎接这个时代?

不妨,从思考「我能提供什么产品」开始。

很多读者在留言中,都表示:「合作的产品」「别人的产品」讲得很透了,能不能就「自己的产品」再展开讲讲?

恰好,我在生活中,遇到更多的,其实也是这样的人:

拥有一技之长,在公司里也算业务骨干,但却缺乏将技能「产品化」的能力,缺乏商业思维和嗅觉,不知道从何入手。

因此,今天,我想和你聊一聊: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

如何才能打破企业和团队的局限,让自己的能力延展出来,接触到更多的机会,独立延展成一个系统?

这条路没有人能替你去走,但我希望能分享一些意识、思维,帮助你打破原有的工作惯性,开始去思考全新的可能性。

1. 向上:图景再定位

我在课上和文章里,都提到过一个概念,叫做 Big picture。

这是系统思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文里似乎还没有对应的术语,一般可理解为「图景」「大局」—— 在这里,我将其称为「图景」。

那么,什么是图景?

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宏观、系统的视角去看待一个节点:

  • 它创造了什么样的变化?

  • 它更高一层的系统是什么?

  • 是什么使得它能够持续存在?

举个例子:如果把「公司」看作一个节点,那么,它的图景是什么呢?就是:将零散的「个人」整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流程,生产出满足需求的产品,再卖给客户。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实现了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它将一个无序、低效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找伙伴、客户),转变成一个有序、高效的状态(公司提供岗位,每个人各司其职),并从中汲取燃料(股东权益),以此保障自己的持存。

这就是图景的视角:将节点放到整体的环境之中,去思考它能够起到的意义,向更高的层次归纳、提升,重新给它一个定位 —— 这就是「再定位」(Repositioning)。

举个案例:有个朋友在某大公司里做翻译。他的日常工作是什么呢?整合各部门、工程师提供的文档资料,把它们翻译、统一成标准格式,保证企业内部和对客户之间的顺畅沟通。

这种情况下,可以给一个什么样的「再定位」呢?企业知识管理。

一旦你把自己的工作,从「翻译」,理解为「企业知识管理」,你就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你的使命并不是「把中文变成英文」,而是确保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的流畅对接和保存,这才是你工作的意义。

那么,你是不是可以开始考虑:如何更好地收集和储存信息,如何构建企业知识网络,如何统一沟通规范,如何提高沟通效率……

甚至,是不是一定要通过「翻译」?能否有其他的形式,来确保信息的畅通传输?能否把文档转变成活动、会议、交互、成果?等等。

这就是将自己的工作和技能,向整个团队、向更高的层次去「延展」—— 你未必有足够空间去实践,但你可以通过思考,树立这么一个意识,慢慢去拓展自己所能接触到的领域。

紧接着,你就可以去思考:如果我没有了现在团队的支撑,仅靠我一个人,我可以如何实现这个「再定位」?我需要补充什么东西?找到什么样的伙伴?

这就是一种商业思维了。

再比如:我公众号的图景是什么呢?不是写职场成长,而是元认知的教育。

如果局限于「职场成长」,那我能写的东西、能做的事情,其实非常有限:我可能每天埋头于「如何跟老板沟通」「如何做好PPT」「如何应对烦人的客户」……

这些重要吗?也重要,但只是治标不治本。什么才是能够治本的?元认知。

关注认知本身,思考思维本身,并不断去修正、优化它们 —— 这才是从底层出发,去一劳永逸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

不妨尝试者打破「任务」和「工作」的局限,去找到自己职业的「图景」,重新给自己一个「再定位」。

你或许会发现,一切变得豁然开朗。

2. 向下:场景细分

如何才能发现适合自己的市场?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办法,就是不断去做细分。

什么叫细分呢?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自己能力的应用场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别人会需要你的技能?会愿意为你的技能买单?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圣诞节刚刚过去,每年圣诞节,我们总能看到什么话题呢?送礼。

要不,就是男生或女生在求助「该送另一半什么礼物」;要不,就是对于性别价值观差异的揶揄和吐槽(比如「猜化妆品价格」之类)。

我圈子里有个人,是做什么的呢?她对护肤品、化妆品非常熟,乃至能根据你的需求,帮你给女朋友「定制」一整套送礼方案,比如什么肤质、什么习惯、喜欢哪些明星、喜欢什么风格……然后帮你去香港代购,你付点辛苦费就行了。

这东西能挣钱吗?当然养活不了自己。但进一步想:如果做成一个商业模式,一个个人品牌,专门去打破这种「性别壁垒」呢?

类似的模式还有很多。

我以前有一个同行,对各大时尚品牌如数家珍,后来她做了一个自媒体,什么内容呢?专门搜罗明星参加活动的照片、视频,然后告诉你:这个明星穿了什么牌子的衣服,戴了什么款式的首饰,涂了什么色号的口红……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细分领域。但我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有过这样的需求,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念头。

稍微「正经」一点的,就更多了:

有专门帮助讲师、自媒体人和小公司做线下活动策划的;

有专门帮小微企业做法律事务咨询和对接的;

有专门帮创业者写BP、完善商业计划方案的;

还有专门帮传统企业高管培训形象、定制仪容仪态的……

每个人必定都有自己的知识积累。你擅长什么领域,在哪个领域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就一定有人「没你擅长」—— 无论是多么微不足道的领域。

关键只是在于,如何去找到这些人。

所以,有两点建议:

1)拓展自己的圈子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外,尽量去接触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人,哪怕只是简单的交流也好,去弄清楚他们在想什么,烦恼什么,需要什么。很有可能,这其中就潜藏着你的机会。

2)理解世界的运转

这个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系统对接起来组成的。每个系统的内部、对接的地方,多多少少必然存在冗余和不良 —— 这些地方,都是你可以去协调和优化的空间。

试着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去了解其他系统的运作方式,了解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工作起来的。

你可能会发现,这其中「低效」的地方,有优化空间的地方,多得令人难以想象。

3. 向前:门槛差异化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去思考:

在我擅长的领域,我可以如何做得比别人更好?

一个产品的价值,直接取决于两点:它的需求有多旺盛,以及同类型的供给有多丰富。

那么,你如何做得比别人更好,或者说,如何让别人选择你?这就是你的价值和优势所在,也就是你所能够安身立命的「门槛」。

在这个方面,有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叫做「差异化」。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我们的「心智空间」,一般只有3-5的容量。什么意思呢?当你需要一项服务时,你能够想起来的选择,一般就是3-5个。

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往往只会在这其中进行挑选。

定位之父特劳特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创造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你需要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我比竞争对手好在哪儿」,而是「我在哪个方面是第一?」

所以,不妨问自己:

  • 跟我竞争的人是谁?

  • 他们在哪些方面是强项?

  • 我有哪些东西,是他们(可能)不具备的?

最简单的方式:如果你业务上难以跟别人拉开差距,那么,你在沟通上创造优势,这就是一个差异点。

再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大家写代码的能力都差不多,但是你同时还懂产品,能站在产品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能帮产品经理解决问题,这也是你的差异点。

不妨从现在开始思考:在你目前的公司里、圈子里、甚至行业里,说到你,别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这个家伙整合资源的能力特别强,什么问题都能找到合适的人」,还是「喔,就那个人啊,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人还蛮老实?」

然后,试着有意识地去引导、管理好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给自己贴上你想要的标签。

慢慢的,让自己成为「第一」,乃至「唯一」。

4. 向后:关注「缺席的东西」

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是:关注「有」的东西,思考「如何还能更好」。但专家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他们会这样思考:

  • 有什么是缺席的?

  • 需求背后没有被说出的是什么?

  • 我可以加上什么、创造什么?

创新专家克里斯坦森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消费者任务」。什么意思呢?他认为,推动消费者购买你产品的源动力,是消费者「需要完成的任务」。

很多时候,这个「任务」是不可见的、看不到的,但我们往往会把目光,放在已有的产品、商业模式上,忽视了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狭义上的同行,而是能够完成「消费者任务」的所有备选项。

举个例子:克里斯坦森认为,柯达为什么会失败?并非由于柯达没有投资数码成像技术,而是由于,柯达错误地理解了潜在客户的「任务」。

他们认为:客户拍照是需要把它冲洗出来。但实际上,98%被冲洗出来的照片,客户只会翻看1次,所以这个任务是不存在的。客户真正想要的,是如何高效地把照片「分享」给别人。

说来有趣,这恰好也是手机打败数码相机的理由:手机的镜头和传感器比不上数码相机,但那又如何?它在社交性上的压倒性优势,完全可以碾压后者的所有优点。

同样,公众号的对手是什么呢?是别的公众号吗?不是。读者真正想完成的任务,是「如何有趣地消磨一段时间」。

在这个意义上讲,公众号彼此之间,其实是同盟关系,它们共同的对手是手游、短视频……这些能够抢夺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东西。

反而,只有当用户愿意回来看别的公众号,你的公众号得到点击曝光的几率也会更高。

这一点很有意思,也是值得你去好好思考的:我能「看到」什么,我「看不到」的,又有什么?

很多时候,这些就是我们的盲区,也是你可以去尝试的方向。

最后,介绍一个小小的练习 —— 我将其称为「嗅觉练习」,帮助你提升商业嗅觉。

不妨在你产生一个点子,或是创造一个产品时、钻研一项技术时,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 它可以卖给谁?

这个问题会促使你转变视点,从「创造者」转变为「使用者」,从用户和消费者出发,去思考,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具体而言:

1)哪些人可能需要它?

2)它可以解决他们什么问题?

3)它跟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是什么?

2. 它如何卖出去?

这个问题会促使你去思考它最终的形态。它可以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可以跟哪些系统相结合?可以如何碰撞、发挥出新的价值?如何传递给消费者?

具体而言:

1)它可以用在哪些场景下?

2)它的使用方式和流程是怎样的?

3)如果不使用它,会有什么问题?

3. 它可以卖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以促使你从「成本-收益」角度,去分析这项产品或技术的商业前景。

具体而言:

1)用户可能会花多少钱购买它?

2)它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多少价值?或者节省多少资源?

3)它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卖出去?

无须强求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但你需要转变思维,知道自己需要弥补哪些东西,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提高商业化、产品化的能力。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事业」。

小互动:

突然有个想法,想问问大家,当说到「L先生说」时,你第一反应的印象是什么呢?: )

闲 聊 时 刻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