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看天线,识卫星——漫谈卫星天线(三)

题图中,在紧缩场静静躺着一个长条乳白色状物体,有细细的条纹,不知是何物?其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天候千里眼——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天线!请看本期——带长板凳天线上天的雷达对地观测卫星。

前段时间,一位名叫伊恩·威尔逊(Ian Wilson)的英国人宣称他在谷歌地图上找到了失踪四年半的MH370客机,具体坐标为北纬12.089059,东经104.151882!这个消息顿时在全球互联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国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立刻调动自己全部10颗卫星,陆续前往观察,不过在2018年9月5日11时31分第一次拍摄的照片却令人大失所望,疑似MH370坠毁地点被云层遮挡,所以无法确认。

图1.光学卫星在云雨、雪雾、沙尘面前一筹莫展

后续长光卫星在天晴后发回的照片澄清了传闻真伪,但这不得不令人想起了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因为这种雷达弥补了光学对地观测的短板——能够穿透云雨、雪雾、沙尘等各种障碍,全天候,风雨无阻!

图2.合成孔径雷达拍摄的国会山照片,好比是X光透视,体无完肤,毫无保留,撕去伪装、穿透掩盖物!

一、雷达成像不简单——合成孔径雷达的发明

经常会在电台或者电视听到:“根据雷达回波分析……”最初的雷达,很像她英文名的对称型字母顺序,RADAR(RAdioDetectionAndRanging)嵌入了一个“反射”的内涵,即发送一个电波,被照射的物体反射电波,雷达接收回波,一来一去记录时间,根据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一乘就知道被测物体的远近。

为了知晓方位,雷达也是很拼命,初期的机械扫描雷达7×24小时旋转工作,得到下图,大家在战争片看到过很多类似的图像:“方位幺叁拐,距离拐洞拐……”

图3.和红色警戒游戏类似雷达图,简单粗糙,满足一定需求

此类提供方位和距离信息的雷达叫做二坐标雷达,一些场景,如舰载警戒引导雷达,还需要知道被测物体(如导弹、飞机)的高低信息,因此在垂直方向(高低角)上增加了电扫描,从而可获得目标的距离、方向和高度信息,这种雷达被称为三坐标雷达。不过要让此类雷达照出高分辨率的照片,这显然还远远不够。在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史上,合成孔径雷达之父Carl Wiley以其专注的精神、锐意的创新,谱写了雷达成像崭新篇章。

图4.Carl Wiley,1918.11.30~1985.4.21,美国数学家兼工程师,太阳帆概念及SAR发明者

Wiley老爷子年轻时多才多艺,1942年发现了钛酸钡的压电性获专利,后续他想出了map matching——地形匹配导航概念。1949年他加入了美国固特异飞机公司(GoodyearaircraftCo. ),想把这个概念变为现实。他的课题,其实很暴力,极具军事价值!在导弹飞行的过程中,使用预先记录的地形等高线图,依靠小尺寸天线对地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让导弹长眼睛,然后精确命中目标。这种洲际导弹的导航系统,即为后续固特异飞机公司的拳头产品——ATRAN(Automatic Terrain Recognition And Navigation map-matching radar system),自动地形识别和导航地图匹配雷达系统。

图5.装备ATRAN 的TM-76A导弹

但事实上,这要求雷达成像达到3维标准,难度非常大,以下图为例,一束电波照射到地面,反射回来,慢动作回放,但你会发现,你接受到的仅仅是一段起伏的电平,如何才能将当中的信息解读出来并绘制高清图像?

图6.根据雷达回波,收到的仅仅是一段起伏波形,如何能够解读并绘制高清图像?

而且雷达系统的分辨率由其天线的尺寸决定。在波长固定时,天线越长则分辨率越好,但在飞机上、卫星上却很难装载下一支非常长的天线。

Carl Wiley仔细研究飞行雷达收集到的信息,在1951年6月他观察到,在方位向上(这个专有名词后续有专门介绍),被测物体的坐标,与该物体反射到雷达的信号的瞬时多普勒频移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Carl Wiley脑子里面的构思逐渐清晰起来……

(一)移动改变雷达成像 ——深度学习多普勒效应

当一辆警车迎面驶来的时候,听到声音尖刻,而车离去的时候声音变得低沉,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在一文中我们讲到了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卫星速度,进而推算卫星轨道的案例。

图7.产生多普勒频移是波源和测量者之间的相对速度。

但要强调的是,产生多普勒频移,核心是波源和测量者之间的相对速度,产生的频偏是相对速度/波长。警车以固定速度行驶,迎面和背离两侧,警笛的跑调也就两个调子。

但如果相对速度是在变动,这个频偏就不一定了,比如装在飞机上的雷达探测地面目标,与地面目标的相对速度就一直在变动,如下图,可以根据高中物理,把相对速度按照LBAD、LABD、LCBD进行分解,可以发现在B点,雷达和被测目标垂直,相对速度为0,频偏为0;而在A、C点,由于相对速度不一样,不仅出现正负,而且幅度不一的频偏。

图8.根据频偏可以测算出相对速度,进而确定方位。

事实上,给定雷达移动的速度、飞行的高度以及雷达照射的角度,是可以根据频偏算出被测试目标的方位。在立体几何中,这些方位,是以双曲线族形式呈现的。

接下去,就要切入提升分辨率的核心章节,这部分我将使出浑身解数,化繁为简。

(二)歪头斜脑定远近, 多普勒频偏定前后

Carl Wiley课题的难点是要从一段杂乱无章的回波电平中读取数据,建立坐标,并能读取高度信息。建立坐标,沿着雷达飞行的方向,叫做方位向(Azimuth);垂直于雷达飞行的方向,被称为距离向(Range)。通过三步法可以建立起这个坐标系:

STEP1.雷达斜视实现“距离向”坐标

所谓“距离向”,就是离开雷达的远近坐标,这个很容易实现,其实就是靠雷达回波的时延来确定被测物体的远近,根据时延可以画出一圈一圈代表远近的等时线。其实如果你看了后面关于各种卫星的天线,或者各种机载SAR在一侧的安装位置,可以发现,他们都是歪头斜脑来确保“斜视”!为什么?因为正朝地面发射电波,两面反射,搞不清雷达左右谁回的波!只有斜视才能保证收到的回波,唯一反映了一侧的距离,见下图的等时线。

图9.如何才能把格子画的更小,将分辨率提高?

STEP2.多普勒频偏定前后

等时线确定了一维,第二维就是图上等多普勒线,他确定了“方位向”的坐标。其实Carl Wiley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多普勒波束锐化(DBS, Doppler Beam Sharpening)概念并付诸以工程实现。在1951年6月的报告中,他的结论是,对反射信号的频率分析可以实现比物理波束本身的长度轨道宽度所允许的更精细的沿轨道分辨率,这当中的核心思想,是设计一个滤波器,能够将细小的频偏区分。她把回波中的平淡乏味的电平变动,解读出频偏并归类,在图9的坐标上,画出一道道等多普勒线,这实现了对雷达回波信息的对号入座。

显然多普勒滤波器是雷达分辨率的重要指标,Carl Wiley测算,分辨率为天线孔径长度的一半,要获得高分辨力,仅需要天线小点,这个结论非常惊人!传统真实孔径雷达天线与之恰恰相反,要求大孔径,而且希望波长越长越好、距离越远越好。

STEP3.做比对,火眼金睛识高低

假设拍摄的对象广袤无垠,没有凹凸,那么接收到的雷达回波信号按照时延和频偏可以对号入座,洒在相应的格子上,作为标准模板;但如果地形有起伏,那么这些细微的高程变动,就会在这个格子的反射波(专业术语为后向散射波)的时延和相位上体现,通过和标准模板做比对,解读出比普通雷达更为细致丰富的数据。

在1952年,Carl Wiley利用超声波模拟了系统的工作过程,结果非常满意,6月4日公司副总阿恩斯坦博士发来祝贺信(事实上,合成孔径雷达成为固特异飞机公司航空公司后续30年的雷达主营业务)。

图10.合成孔径雷达成为固特异飞机公司航空公司后续30年的雷达主营业务

1953年7月8日在DC3飞机上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启动,地物的反射波接收后与发射载波作相干解调滤波,并按不同距离单元记录在录像带上,图像后续在地面上完成制作。但刚才STEP3中提到的比对工作,事实上成为限制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的瓶颈。一幅SAR图像的原始数据量通常是上亿位元组,而且SAR成像的算法复杂,每个像素(pixel)需要1,000次左右的浮点运算。在数字处理器成熟之前,其实是用傅立叶光学系统来完成。

1957年7月,美国密西根大学使用光学类比处理器处理出了X波段雷达的第一幅完全聚焦的正侧视条带(Stripmap)工作模式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该系统用胶片记录,原始底片类似光学全息图像,通过光学系统处理后能成为雷达图像,但这是合成孔径雷达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合成孔径雷达是非常复杂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介绍,上述用Carl Wiley提出的多普勒波束锐化(DBS)概念其实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在频域的另一种解读,相对比较直观些,但结论是一致的。你也可以认为合成孔径雷达是“移行幻影大法”:SAR雷达在不同的点进行连拍,每次辐射相干信号并接收回波,将各次接收信号进行相位校正并作相干处理,得到了聚焦合成孔径天线信号,其效果等效于一个大天线各单元同时辐射和接收的长线阵。

图11.合成孔径雷达“移行幻影大法”

而作为本章节的主人公,1953年Carl Wiley从固特异跳槽,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Wiley Electronics;1954年8月13日,由于他比伊利诺斯大学和密西根大学这些学院派早几个月发现了SAR工作原理,他提交了SAR雷达专利申请,题为“脉冲多普勒雷达方法和装置”。不过,由于这个发明是为军方研制,1955年6月1日保密令禁止他为技术期刊撰写关于SAR的论文,禁令直至1964年11月18日才被废除。1985年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授予他先驱奖(Pioneer Award)。

二、短命的初代SAR星“海卫-1”,开启新篇章

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70年代的迅速发展,为SAR的影像处理提供了硬件基础,SAR的信号处理由类比式转向数字式处理,SAR雷达获得了飞速发展。其实SAR雷达可以装在飞机、卫星等各种平台,1972年4月,美国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进行了机载L波段SAR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但机载干涉SAR 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空气扰动和飞机运动引起的平台的不规则运动,需要大数据量的运动补偿以提高准确性,而且飞机的飞行范围也非常有限(不怀好意的用途)。

因此对地观测,星载SAR技术获得了一些专业领域更多的青睐,首先是海洋学术界的兴趣,合成孔径雷达被列入NASA海洋观测卫星——“海卫-1”(Seasat-1)计划,其目的是用微波雷达研究全球的海洋状态。1978年6月28日,“海卫-1”卫星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入轨10天后SAR系统启用。

图12.“海卫-1”卫星系统图

Seasat-1的轨道高度为795km,每秒钟大约发送1500次脉冲,每次脉冲时间为33.4微秒,脉冲间隔约为666微秒。1500次脉冲每秒,按照卫星在轨道上7公里/秒的速度,其实卫星也就隔了5米就拍摄一次照片,行话叫做stop and go模式,践行了移行幻影大法,长宽也就10.74米×2.16米的“长板凳”雷达天线,效果相当于约几公里孔径的大天线,实现了25×25米的分辨率,测绘带宽度为100千米。

终于到了读者关心的焦点了,也就是为什么合成孔径雷达的天线要长这么大个?而且都是长板凳形状?这重量、折叠,可都是个问题啊!

对于星载SAR来说,测试目标在近千公里之外,收发天线要达到系统工作要求,发射功率要大,接收天线灵敏度要高。但这何尝容易!

星载SAR是一台大功率的脉冲雷达,工作时,峰值发射功率2-5千瓦,高分辨率星载SAR的功耗会更大些,而近地轨道的太阳能电池帆板不能太大,不然阻力大、高度掉得快,一般大小只能在30平方米左右,所以很多早期的SAR星是依靠太阳能和星载蓄电池联合供电,弥补太阳能帆板单一供电的不足。而这样一来,SAR天线也只能干一会歇一会,歇的时候太阳能给蓄电池充电。卫星在非晨昏线的太阳同步轨道一圈1百多分钟,除去半个小时左右的地影,剔除充电时间,一般只有10~25分钟可以用来工作,蓄电池反复充放也限制了SAR星的工作寿命,近来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革新倒是很大程度缓解了这个问题。

电力有限的情况下,SAR星必须把天线的增益做得足够高,一般采用相控阵阵列天线技术,Seasat-1长达10.74米的天线将波束赋型,方位角的波束宽度仅为1.73°,同时控制副瓣电平,再次为波束扫描的要求打下基础。在接收方面,大型阵列天线的接收灵敏度也高。

图13.孔径较大的天线更易于实现高增益,具体体现在波束窄,能量集中

在天线距离波束设计上,其实更为复杂、难度更大,因为除了考虑波束宽带、形状、副瓣电平和增益外,还需要考虑距离向模糊度的要求。之前说了,必须歪头斜脑保证雷达斜视,依靠回波反射时间长短来画出等时线。而如果有距离向波束副瓣越界到了星下点的另一面,反射回干扰,导致成像模糊,就很麻烦。因此像Seasat-1的2.16高米的天线,把距离向波束宽度控制在6.2°并尽量减少副瓣干扰。

天线大是必须的,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带上天?整流罩最大也就4~5米直径,这就要求天线必须可以折叠!Seasat-1天线由八块可折叠子阵列面板组成,相互铰链,依靠高可靠性的伸展机构实现在发射时的折叠和在空间的展开(由于空间温差大,铰链等伸展机构的活动间隙不能太小,后续日本的JERS-1就出现过机构抱死展不开的情况)。

图14.Seasat-1的天线伸展设计

工程师同时在减重上下功夫,面积20多平方米的天线被控制在100公斤,主要是采用了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做基板,Nomex(间位芳香族聚酞胺纤维,国内叫芳纶1313)制成的轻巧蜂巢结构,刚度好,实现了天线结构的轻量化,且耐温变(温变会导致天线变形,造成聚焦等问题,非常麻烦)。

图15.Seasat-1的天线轻薄但高强度,采用了微带天线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地球是球形!星载SAR会遇到了比机载SAR更为严重的现实,下图可以较为夸张的表示,需要对地球曲率引起的距离向时延进行补偿计算,早期的星载SAR,如Seasat-1是把星载SAR的时间灵敏度控制设计放在雷达系统中,后续的设计分工明确,天上就管发送和接收,数据处理集中放在了地面,给天上的设备减负。

图16.星载SAR系统工作的空间几何关系

作为第一颗SAR星,Seasat-1万事俱备,考虑充分,但由于电源系统短路,仅在天上运行了100天就挂了,英雄为之扼腕!不过,短短的这段时间,她对地球表面多达1亿平方千米的面积进行了全天候测绘,距离和方位分辨率达到25米,从Seasat-1获取的图像资料表明,SAR 卫星也可以用于海洋科研之外其他用途,例如农业、森林等等观测项目。

三、技术革新、不断迭代

Seasat-1不幸夭折,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好吃,但肉难剥!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的弱点,各国先后开展了各种改进,引发对地观测技术的巨大革新!

80年代初,航天飞机红极一时,1981年11月12日,哥伦比亚号(STS-2)航天飞机装载利用Seasat的备用天线制造的SIR-A 雷达上天,SIR是Spaceborne Imaging Radar的首字母缩写,由于发现了撒哈拉沙漠的地下古河道,引起了国际科技界的震动。1984年10月5日发射的挑战者号(STS-41G)航天飞机搭载了SIR-B,由于增加了天线机械扫描,对地观测入射角在15~60度可变,数据处理也由之前的胶片改为数字。但两个项目均为L波段HH极化。HH极化,前一个H表示发送水平极化波,后一个H表示接收为水平极化波,关于极化的知识,详见。NASA感觉到,可以有更多革新可以实施。

(一)多波段,多极化 ——美国一马当先

NASA通过对“海卫1”的图像研究提出,为最大限度地改进图像质量,并解决电磁波与地表相互作用方面的有关问题,需要多种频率和多极化方式进行比较,以找出各种不同应用情况的最佳频率范围和极化。同样入射角观测地物时,X 波段比C和L波段更能够精确地描述目标的细微形状。大量资料指出,星载SAR所观测的后向散射波不只是来自目标的表面,也有来自内部,即电磁波穿透得到的回波。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这种作用在观察比较稠密的作物或树木生长情况时特别明显,而更短波长C/X波段在海冰、土地冲蚀、地质结构和构造等方面观测质量较好。

图17.各个波段对不同被观测物的效果

X波段特别适合于对冰的观察和分类,也特别适合对海面污染层的观察,对于海洋咸水,小于X波段的电磁波的穿透深度几乎是零,而对于淡水和穿透地下目标的观测来说,L波段特别适用。对旱涝灾害监视,采用L波段或C波段来观测土壤湿度是一种有效的空间遥感手段。观察海洋上的强目标,从信号相干性和灵敏度而言,C波段是最佳的选择。

在极化方面,不同的被观测物体对于入射的不同极化波,后向散射不同的极化波。因此空间遥感可以使用多波段来增加信息含量,也可以用不同的极化来增强,提高识别目标的准确度。经验表明,对于海洋应用,L波段的HH 极化较敏感,而C波段是VV 极化比较好;对于低散射率的草地和道路,水平极化使地物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地形测绘用的星载SAR 都使用水平极化;对粗糙度大于波长的陆地,HH或VV无明显变化。下图所示,同一目标对于四种不同极化的成像,V表示垂直极化。

图18.同一目标对于四种不同极化的成像

经验表明,不同极化下同一地物的回波强弱不同,图像的色调也不一样,增加了识别地物目标的信息。相同极化(HH,VV)和交叉极化(HV ,VH)的信息比较,可以显著地增加雷达图像信息,而且,植被和其他不同地物的极化回波之间的信息差别比不同波段之间的差别更敏感。所以,多极化工作是SAR 卫星发展方向之一。

1994年,STS59/68美国航天飞机两次搭载SIR-C / X-SAR雷达,其中X-SAR 由德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这一系列SAR载荷从单一的L波段扩展到了L、C、X三个波段;从单纯的HH极化发展到HH、VV、HV和VV四种极化方式,并具有可变入射角和“聚束模式(凝视,SPOTLIGHT)”的能力,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探等方面。

图19.1994年,STS59/68美国航天飞机两次搭载SIR-C / X-SAR雷达上天对地观测

(二)干涉SAR,弥补斜视盲区

第一章节提到的“歪头斜脑定远近,多普勒频偏定前后”理论表面上无懈可击,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其实SAR雷达侧视成像也会看走眼,比如下图这个极端的例子,如下图B点为某高山顶峰,和山脚下A点离卫星距离一致,几乎同时到达SAR接收天线,信号混杂,在距离向上无法分辨,山坡坡面压缩,这种现象称为图像折叠。

图20. SAR雷达侧视成像也会看走眼

另外山背面也会让SAR感到很困惑,如下图,A、B两座高山,由于峰顶遮挡,在离SAR不同距离下,随着遮挡的产生,山背后一大片成像变为阴影,质量糟糕。而阴影是所有遥感影像中最不希望出现的。

图21.由于斜视,离SAR雷达越远,图像阴影越发严重

解决这个问题,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InSAR)应运而生。他综合了SAR成像和干涉测量技术原理,通过对同一地区的两次观测成像,获取两幅单视复数图像,对两图像进行干涉处理,提取其相位信息,它主要应用于测地面点的高程及其动态变化,形成三维地表信息。

图22.通过对同一地区的两次观测成像,获取两幅单视复数图像干涉处理后恢复高程信息

这一技术其实美国军方早就秘密开发并使用,通过机载SAR干涉测量技术应用于地形测绘,利用相位差图像获取高程信息,并于1971年申请了相关专利。1972 年Zisk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测量月球的地形,NASA的Graham在1974年利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获取了能满足1:25万比例地形图要求的高程数据,开创了InSAR 技术在对地观测中获取三维信息的先河。

1978年Seasat-1卫星在空间飞行100天获取地球表面雷达干涉测量数据,通过利用其重复轨道干涉模式,首次获得了地球表面的星载SAR干涉测量数据。1986年,NASA旗下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Zebker和Goldstein等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干涉SAR进行了完善和发展,成功研制航空雷达干涉测量仪,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立体测图,取得了10m以下的高程测量精度。此后,各国科研人员都加入到干涉SAR的研究行列里来,在系统设计和算法处理上都取得了较显著的科研成果。以下图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为例:

图(a)为星载单通道SAR干涉仪TanDEM-X采集的图,对应的两幅图像已进行图像配准,图像的配准精度至少应为1个像素,为了得到较好的干涉图, 一般需要1/10像素的精度,同时去除噪声;

图(b)是对干涉图去平地相位处理。由于基线的存在,导致两图下视角存在差异,即使高度不变的平地在干涉图中也表现出呈周期性变化的干涉条纹(主要为平行于方位向的条),这一现象称为平地效应。在进行相位解缠和滤波之前,需要去除平地相位,否则干涉相位图不能反映真实的地貌特征或者地表形变信息,并且条纹的密集化也增加了相位解缠和滤波的难度;

图(c)相位展开,根据基线参数,计算出高度值。

图23.三步法制作阿塔卡马沙漠(智利)数字高程模型(DEM)

InSAR有很多种类,按照SAR图像的获取方式,InSAR可分为单轨双天线干涉测量和重复轨道干涉测量两种。20世纪90年代是InSAR技术迅速发展的阶段,以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航天飞机雷达测绘任务)系统为例,即为典型的单轨双天线干涉测量系统。

美国NASA和国家影像与测绘局合作,在“奋进号”航天飞机上装载了一单轨双天线系统用于获取全球三维地形信息。该系统同时拥有C波段(5.3 GHz)和X波段(9.6 GHz),两个波段的SAR系统均使用位于航天飞机敞开货舱中的主天线和分别安装在可展开的外侧桅杆上的第二接收天线来获取干涉图像,即在航天飞机上使用双天线实施干涉SAR(InSAR)地形测绘。主天线是目前最重的SAR天线,重达13.6吨,放在航天飞机的货舱中,另外60米长桅杆重360公斤,基线长度的精度测量要求达到2毫米。

图24.航天飞机带了一个长长的桅杆上天,形成双天线接收

图25.60米长的桅杆,仅重360公斤,而且可伸缩自如

图26.航天飞机“四脚朝天”,肚子向地面拍摄了11天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2000年2月11日到22日利用SRTM的SIR-C和X-SAR对全球地形进行测绘,耗资3.6亿美元,11天共计进行了222小时23分钟的数据采集工作,获取的雷达影像数据达9.8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范围在北纬60°至南纬56°之间,覆盖面积超过1.19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80%),数据产品为间距30m和90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三维地形图,绝对测高精度为水平20m,垂直16m,相对测高精度为水平15m,垂直4m。这也是全球首次获得如此丰富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实现了基于InSAR技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地形三维测绘,这是目前InSAR应用最成功的例子。关于这个神奇的SRTM后续再开专题讲,包括60米长桅杆的伸缩。

图27. SRTM对厄瓜多尔科托帕希山(Mt. Cotopaxi in Ecuador)的成像

(三)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欧空局

于此同时,欧洲也不甘示弱,SAR星技术发展迅猛。欧空局于1991年7月利用阿里亚娜4火箭发射了欧洲的地球资源卫星(ERS-1),卫星采用法国MK-1平台,装载了C 波段(5.3GHz)SAR ,VV极化获得了30m空间分辨率和100km 观测带宽的高质量图像。1995年,欧空局发射了性能类似的ERS-2卫星。

图28.欧空局第一代SAR星ERS-1/2

雄心勃勃的欧空局于2002年3月1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利用阿丽亚娜5号发射了一个大件,重达8211公斤的巨无霸SAR星---Envisat,开发和运营的成本达到了23亿欧元(包括5年运营费用3亿欧元)。该卫星在774公里的太阳同步极轨道工作,倾角98.55度,重复周期35天。该卫星携带了5年工作寿命所需的319千克推进剂。2118千克有效载荷其实包含9台科学仪器,包括了一台发射峰值功率7.95千瓦的ASAR(高级合成孔径雷达),她以多种模式在C波段工作,多种极化,入射角范围可调,为15-45度。许多科学学科使用该卫星上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来研究诸如大气化学、臭氧消耗、生物海洋学、海洋温度和颜色、风浪等水文(湿度,洪水)、农业和树木栽培、自然灾害、数字高程建模(使用干涉测量)、海上交通监测、大气扩散模拟(污染)、制图、雪研究和冰研究等。

图29.欧空局ERS、Envisat前后两代对地观测SAR卫星

图30.大胖子Envisat浑身上下装满了科学仪器

原本工作5年,实际工作了10年,在2012年4月8日与卫星失去联系后,欧空局于2012年5月9日正式宣布Envisat的任务结束,目前该卫星成为了最重的太空垃圾之一。接替Envisat任务的是Sentinel,哨兵系列卫星。其中第一个,Sentinel 1,自2014年4月3日发射成功,本篇开头的图片即为其SAR天线。

这里要好好介绍一下SAR的长板凳天线,SAR天线是一种星载大型天线系统,典型的有微带平面阵、波导缝隙阵和网状抛物面天线三种形式。前述Seasat-1为微带贴片天线阵,具有剖面低、体积小、轻便、便于馈电的特点,因此在星载SAR中有广泛应用,早期在L波段用的比较多,后续采用方形、方环形、圆形和圆环形等多种贴片,满足多频、多极化、高极化纯度等要求。

图31.大胖子Envisat的C波段微带贴片天线阵列,满足交叉极化。

另一种波导缝隙天线(Slotted Waveguides),其体积、重量和带宽都处于劣势,但其非常低的线阵馈电损耗使之适合用于较高频段,特别是X波段甚至更高频段的星载SAR天线,ERS-1/2、SIR-C/D、RadarSAT-1等都采用这种技术,哨兵也一样。哨兵1的天线由14块天线子阵列面板组成。

图32.哨兵-1的SAR天线由14块天线子阵列面板组成

每块子阵列面板有20个双极化子阵列,每个子阵列是具有两个平行缝隙谐振波导的双极化单元,垂直极化由脊形波导中的纵缝激发,而水平极化由横向窄边斜缝产生(讲的超纲了)。

图33. 带有H / V极化的波导缝隙天线子阵列面板

图34.在紧缩场测试的长板凳(部分折叠)

图35.哨兵1由联盟火箭发射上天,天线呈折叠状态。

图36.不过哨兵1在天上好像挺招人喜欢,他的太阳能板曾遭飞来横祸,被不明物体撞击

欧洲其实在SAR星研发上硕果累累,还有长的像万花筒的六边形德国TerrSar-X卫星,她有一个五米长的主体,六边形横截面,其主要有效载荷是工作在X波段的双极化有源相控阵波导缝隙天线(9.65GHz),雷达波束可以在垂直于飞行方向的20到60度的范围内电扫;另外天线阵采用了金属化碳纤微材料加工而成,质量轻、热稳定性优越。2007年6月15日,TerrSar-X卫星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2008年1月7日投入使用。TerrSar-X侧边长杆,并不是用来做干涉双天线,是用来以300Mbit / s的速率向地面传输数据。其实TerraSAR-X是和TanDEM-X在做双星干涉SAR,两颗卫星编队飞行组成缠绕螺旋状轨道,据称生成了比SRTM数据更为准确的全球高精度DEM,高程定位精度优于2m,DEM网格间距为12m。

图37.TerrSar-X侧边长杆,并不是用来做干涉双天线,而是以300Mbit / s的速率回传数据

(四)多视角,另辟蹊径, 出道最早的加拿大商业SAR星

谈到SAR星技术,不得不提加拿大!枫叶国在SAR星研发方面,另辟蹊径,1995年11月4日, 加拿大RadarSAT-1卫星的成功发射与运行,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开始商业化运行的一个重要标志。

图38.工作在晨昏线上的RadarSAT-1,天线正装,卫星斜飞,帆板偏转正对太阳

RadarSAT-1的轨道高度为798km,为了给2100瓦的工作于5.3 GHz的C波段大功率雷达供电,她运行在晨昏线上!晨昏线,也就是下图中黑白交界的轨道平面附近,卫星一侧(图中右侧)24小时始终受到稳定的太阳光直射,这就完美契合雷达观测卫星的工作需要,因此RadarSAT-1配置了双侧太阳能帆板,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工作,透过云层、雨雪、沙尘获取独特地球写真!最高分辨率达到10m,其晨昏线轨道以及卫星热控等方面分析,具体可见。

图39.晨昏线轨道一面始终朝阳,特别适合SAR星

RadarSAT-1工作模式多达7类25种,是目前工作模式最多的SAR卫星。其利用相控阵阵列实现可变视角的ScanSAR工作模式,提供最小105公里、最大520公里观测带宽度,满足不同商业需求,其最高分辨率达到10m。

图40.可变视角的ScanSAR工作模式,提供最小105公里、最大520公里观测带宽度

RadarSAT-1目前已退役,其继任者RadarSAT-2继承了RadarSAT-1的主要性能,并且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微带固态有源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能力更强,下视角在 20°~50°范围内可变,其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3m,另外RadarSAT-2还支持全极化工作方式。RadarSAT系列最主要的应用是观测海冰、海洋现象等,是目前适用于海洋应用的性能最好的星载SAR系统。

未来,加拿大还计划构建Radarsat星座系统(Radarsat Constellation Mission,RCM),利用多颗小卫星形成星座,每颗卫星都搭载C波段SAR和船只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这个星座将具备近乎实时的海冰监测、溢油检测、舰船监视和灾害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图41.未来,加拿大还划计构建Radarsat星座系统

四、一些“难以启齿”的SAR星

在本文临近尾声时,把焦点转回到美国,美国把SAR技术用在了太空探索,比如用合成孔径雷达探测月球、金星的地质结构。1989年NASA开展了“麦哲伦”(Magellan)SAR观测金星计划,她在1989年5月4日由“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升空,1990年9月15日开始测绘任务,1991年5月15日终止,期间测绘了金星的70%地表,分辨率不低于300米。Magellan的雷达工作于S波段,天线为其顶上的高增益抛物面天线,HH极化,距离向分辨率为120~360m,方位向分辨率为120~150m,入射角大于30°。

图42.由航天飞机发射的“麦哲伦”(Magellan)金星探测器

但美国更多地把SAR技术用在了军事上。1988年~2005年,美国陆续发射了5颗“长曲棍球(Lacrosse)”SAR卫星组成军用对地雷达图像侦查卫星星座,第一和第二颗于1997年、2011年3月26日失效,现有三颗在轨,其最高分辨率估计达到了0.3m左右,在海湾战争等局部冲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美国国家侦查办公室NRO对于这些卫星的存在一直遮遮掩掩。

长曲棍球系统的开发于1983年获得批准,首星是在1988年12月3日用阿特兰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其分辨率为1m,用于全天候全球侦察;1991年3月用“大力神4”火箭从范登堡发射场发射了“长曲棍球2 ”SAR卫星,1997年10月23日用“大力神4”发射第三颗,据称前三颗属于BLOCK 1,卫星部署在57°和68°两个不同的轨道倾角中,高度约为650 km,但卫星偶尔会机动到不同的高度。从外泄的照片来看,体积惊人。

图43.在地面车间制造的长曲棍球卫星

根据观察人士的说法,该卫星设计的显着特征包括一个非常大的雷达天线和太阳能电池板。据报道,太阳能电池阵的翼展长度为42.5米左右,这表明雷达的可用功率可能在10到20千瓦的范围,比民用SAR雷达的功率高出10倍。而天线类型,采用了前述第三种SAR天线形态——网状抛物面天线,这种天线解决了刚性抛物面不便折叠、收藏的问题,一般要求网孔的直径小于几十分之一波长,如果工作在C波段,要求网孔大小在毫米量级,结合相控阵馈源,电扫能力更强。美国著名的航空航天研究员Charles P. Vick曾经画过长曲棍球1~3号的猜测图,硕大的网状抛物面天线着实让人吃惊。

图44.长曲棍球1~3号的猜测图

2000年、2005年发射了“长曲棍球”系列第4和第5颗卫星,据称分辨率达到了0.3m。从Charles P. Vick画的猜测图来看,采用了两幅SAR天线,双侧视,一次成像的范围更大,供电的太阳能帆板面积也明显增加。

图45.长曲棍球4~5号的猜测图

不过也有分析称,长曲棍球侦查卫星采用了平板聚焦反射面天线,也称平板抛物型天线(FLAPS,Flat Parabolic Surface),配合微带贴片相控阵馈源工作。长曲棍球侦查卫星的继任者被称为未来图像架构(Future Imagery Architecture,FIA)。

五、结束语

目前星载合成孔径成像雷达已经在民用、军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民用方面,主要用于灾害评估,如地震引起的山体、道路、桥梁的断裂程度评估,水灾、雪灾的面积评估, 海洋受污染程度评估等; 海洋特性研究,如根据雷达图像分析海流、内波特性等。在军事方面,主要用于侦察重要军事目标,如港口、机场等; 也可以对打击效果进行评估。

从星载SAR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一是向着星座化方向发展,降低SAR星重访周期并实现干涉SAR处理。比如2006年~2008年间,德国成功发射了5颗X波段抛物面天线SAR卫星,组成了SARLupe卫星星座。这5颗卫星运行在3个轨道平面上,它们的轨道高度为500km,能够实现对南纬80度到北纬80度的覆盖,并且图像地距分辨率优于1m。

图46.SARLupe卫星星座

第二个趋势是向着小型化方向发展。2018年3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授予CapellaSpace公司许可证,同意其将两颗X波段SAR卫星送入450至600公里的极地轨道,倾角为97.5度。CapellaSpace公司计划在2019年,往两个轨道平面上发射其他六颗卫星。

这种小型SAR卫星,重量不到40公斤,柔性材料制成的天线展开后面积可以达到8平方米,提供分辨率为1米或更高的图像。美国国防部创新部实验室(DIUX)在2017年向Capella额外拨款1000万美元,支持商业SAR遥感项目,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渴望获得可靠且廉价的商业雷达卫星星座提供的全球观测资料。

图47.右侧二图为Capella Space公司定于今年发射的两颗超小型X波段SAR卫星

中国商业航天卫星计划中,也有SAR星规划!中科遥感SAR卫星8星星座首发星“深圳一号”也已启动。“深圳一号”是一颗X波段微小型SAR卫星,据称具备国内重点城市2天的的重访周期、具备单星干涉测量等能力、最高分辨率0.5米。希望全天候雷达星,在地表形变测量、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交通设施养护动态监测、多云多云地区的高分辨率数据采集和海洋应用上,早日造福民众!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本文参考:

1、魏钟铨等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2、曾琪明、焦健著《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原理及应用简介》

3、M. Sabbadini著《Antenna design for Space Applications》

4、CARL A. WILEY著《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 PARADIGM FOR TECHNOLOGY EVOLUTION》

猜 猜 看

这是卫星吗?猜猜看,这是什么卫星?

(上期答案:欧空局CryoSat2卫星,Cyro是希腊语低温的词根,顾名思义,该卫星就是和冷的东西打交道,她研究极地冰盖,主要靠X波段SIRAL( SAR/Interferometric Radar Altimeters)雷达,即合成孔径干涉测量雷达测量冰盖厚度)

作者介绍

超级Loveovergold

一个孤独的行者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