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这些陶塑属唐代制品,又因色彩丰富,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其称作“唐三彩”。也有观点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建国以来,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
概括起来,唐三彩大致可分以下种类:人物塑像。人物塑像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俑类,唐三彩的俑也有多种,大型作品如文官俑、天王俑,还有人首兽身的镇墓俑或镇墓兽。中小型作品如男女立俑、骑马男女俑、胡俑、戏弄俑等。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及镇墓兽通常出土于身份很高的皇亲国戚和官吏墓中,这些作品一般身材很高,有的七八十厘米,有的可达一百多厘米。
动物塑像。在各种动物塑像中,马和骆驼最为引人注目。在唐三彩中出现如此之多的马和骆驼,是当时的社会发展现实写照,也与历史相一致,集中反映了当时发达的社会经济。唐三彩中还有其他造型的动物,诸如:猪、羊、兔、鸡、鸭等。
生活用具。唐三彩中最常见的是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具。
模型。作为陪葬品中的一个方面,唐三彩模型的多样化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使那些已死去的人过上生前相同的生活,一些有身份的人墓中通常会被安排置放各种不同的模型,在历代墓葬中均可见到。
由于人们接触唐三彩真品的机会有限,存在着唐三彩鉴定难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追踪摸索,探索出一套鉴定唐三彩的新方法。
1.造型 — 独特造型 千姿百态三彩骑马俑 高31.2厘米 长29厘米 (真品)
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生活环境、审美意识、制作材料、工艺水平密不可分,因此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均能表现出生动逼真的神态,生活气息浓郁。从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艺娴熟,人物、动物比例协调,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势变化有致,各种动物或静、或动,形象生动,自然传神。
三彩骑马俑(仿品)
仿制品的制作,一是按原物,二是按图片,三是在原型上创新,四是臆造。仿者虽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但由于雕塑功底欠缺,再加上现代工匠与唐代工匠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通常的情况下仿品,造型生硬,比例不协调,面部呆滞,有的线条过于规整;真品圆形器物底足一般呈“飞棱”状,并在棱尖外修一刀,这在碗、盘、瓶、执壶、钵等器物上最常见,而仿制品往往缺少这道工序,只能达到60%至80%效果。但如今个别仿造高手也已克服上述缺陷,达到以假乱真地步。
2.釉色 — 入窑一色 出窑万千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见的有两种,即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分区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釉色,几种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间的组合和交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即窑变。点彩施釉法,是用毛笔在器物的一些部位点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点状、或块状的点,或带状线条。
长颈瓶 (左真品 右仿品)
唐三彩埋入地下,历经千余年,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的侵蚀,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釉面的开片均匀细小,有规律,开片四边微微上翘,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土沁、银沁,类似于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用肉眼直接观察,从侧面看釉面的表层,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的薄层,开片之间像是鼓起的线条,这即是唐三彩的“包浆”。
盖罐 高31厘米 (真品)
就唐三彩的仿制品而言,有些方法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泽,往往采用氢氟酸去光,再用碱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涩。近年来,工艺大师们以研究烧制出了釉面开小片的方法,一次成形,但开片坚硬,有的过于细碎,有的纹路杂乱无章,开片往往产生个别纹线过长的现象,釉面无蝇翅“包浆”。有的虽然也制作上了一层银片或出现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层薄雾,很浅薄,而且不牢固。另外,一些瓶、罐、壶、碗等器物真品的器底和圈足往往不施釉,使器物部分露胎,底足很干净。而仿品全部施釉,底足往往黑而脏。真品釉色自然柔和,釉中开片细而均匀,釉面的突起感、翘起感如苍蝇翅膀上的纹路一样,釉面很干很薄,无积釉或少积釉现象;而仿品釉色过于艳丽、刺目。釉中开片大小不均,有生硬感,釉面常有积釉现象,釉面干涩。
盖罐 (仿品)
3.胎质 — 声音强弱 真假难辨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这种土质较为细腻,可塑性强,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然后才能使用。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
残片 (真品)
洛阳与西安出土的唐三彩胎质有所不同,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铁质。因烧成温度和炉内气氛的差异,烧成后的胎体颜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黄色等多种,胎质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如同石英的微小颗粒,并有其他矿物杂质。从胎体坚实度来看,有的因烧成温度高,胎体比较坚硬;有的因烧成温度低,胎体硬度小一些,胎体较疏松,釉层容易剥落。
仿品
所以从胎质上鉴别真品为陶胎,胎质白中泛浅红、浅黄色。胎土细、实,含有矿物杂质。由于大多从墓中出土,历经千年时间,器物露胎处有风化现象;仿品多为瓷胎或以石膏为胎,胎质洁白、细腻,无风化现象。同时,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上手手感过轻或过重。
4.工艺 — 传统手工 方法多样
鸡首壶 高23.8厘米 (真品)
唐三彩的工艺制作一般采用先雕塑,后翻模,再按坯,最后粘接组装。同时采用轮制和捏制的方法,无论是在俑类和器物类都留下了这些工艺痕迹。人物、动物多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从出土实物来看,这些痕迹非常明显,仔细观察这些三彩身体内部的胎面上,许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圆体三彩器物如扁壶等,侧面基本都有对接及刀削痕。再如钵、罐、瓶、水注、盘、碗等采用轮制法,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细小弦纹清晰可见。
鸡首壶 (仿品)
仿制品有的采用注浆工艺,器物胎体上看不到捏塑和轮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艺,其制作方法与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较轻。圆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浆或模制成型后放在转盘上,利用转盘的旋转用工具划出一道道轮制的痕迹,但弦纹看上去线条不自然。有的采用与唐代相类似的模制按坯工艺制作,但组合后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器皿都显得笨拙,比例不协调,线条生硬。还有的过于精雕细做,画蛇添足,让人感觉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韵。
初唐时期的高鬓发髻
5.彩绘 — 浓装淡抹 面目清晰
通常情况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没有衣物遮住的皮肤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脸部、颈部、手部,一般采用彩绘。头发、眉毛、眼睛、胡须、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颊用朱红。人物的五官、须眉描绘的细致入微。这些彩绘历经千年颜色已经变淡变薄,且渗入胎体。仿制品的彩绘颜色鲜艳清晰,看上去比较浮,勾画的线条不干净利落,人物表情显得呆滞,所用笔法描绘的往往不到位,与真品有一定的差别。
女佣 (仿品)
6.手摸 — 光而不涩 突落有致
唐三彩经过千年的地下埋藏,器物表面受地下酸、碱、盐等物质的侵蚀,釉面均留有自然、适度的光滑感,用手仔细触摸有一种“涩滞”的感觉。仿品则因为生产时间不长,器物表面没有经过酸、碱、盐等地下化学物质的千年腐蚀,釉面新而明亮,手摸釉面光滑而顺手,没有真品的“涩滞”的感觉。经过打磨作旧的仿品,虽然器物表面没有那种光滑明亮的感觉,但这种高仿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摩擦的痕迹。如果侧光仔细观察,在器物表面就能看到经过打磨而产生的一道一道的摩擦痕,用手抚摸器物,有刺手的感觉。
鸭首杯 高9.3厘米 (真品)
7.鼻嗅 — 老土凝重 新土清香
唐三彩用鼻嗅,能闻到一种老坑的味道。使用陶土新制作的仿品,用鼻嗅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用石膏制作的仿品则能嗅到一股石膏味。经过作旧的仿品,有的能闻到刺鼻的化学味道(用硫酸浸泡过),有的则能嗅到腥臭味(在粪池中泡过)。
鸭首杯 (仿品)
8.吸水率 — 水过必清 胎质变化
唐三彩的胎料因为经过了精心的淘洗,陶土颗粒细,密度大,吸水率不是很高。仿品如果为瓷胎,则吸水率比真品低。仿品如果是用石膏或石膏加水泥制作的,由于没有经过火的历练,胎质不那么缜密,吸水率比真品高。也有用陶土做胎新仿制的唐三彩,这种仿品因所用陶土淘洗不精,陶土颗粒较真品大而粗松,致密程度较差,因此吸水率较真品要高。
七星盘 (真品)
七星盘 高6.7厘米 直径26.7厘米(仿品)
上述八点是鉴定唐三彩最值得注意的关键。另外,笔者把鉴定过程归纳为八个字:“望、闻、听、切、心、眼、感、悟”,通过对唐三彩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唐三彩最精品应该是由巩义黄冶窑生产的,陕西铜川黄堡窑偶有精品。黄冶窑的唐三彩创烧于初唐,目前所见多为盛唐和中唐时期,这种唐三彩一直延续到晚唐。
(文章篇幅过长,有一定程度的删减。如有遗漏不足,应是二次处理的问题。作者原文十分详尽。大家有其他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也许在原文中,可以找到您要的答案。)
上一篇
双胞胎八字断解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