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笔歌墨舞的中国书法(连载9)——汉代隶书

2016-11-24 倪文东

9.东汉隶书——波势磔尾见八分

《书法》(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倪文东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年9月出版发行


9.东汉隶书——波势磔尾见八分

(1) 汉隶的相关知识及作品

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成的一种书体。它很早就悄然流行于民间,实际上是篆书的一种潦草写法。隶书是对小篆书法的革新,从实用的特点出发,隶书显然优于篆书。它变弧为直,笔增提顿,变篆书的圆转为方折,有了粗细巧拙的变化,丰富了书法的表现手法。隶书大胆运用夸张手法,变篆书的精神内含为气象外耀,把横和捺加以强调和装饰,形成波势磔尾,舒展多姿,情趣盎然。隶书字形多取横势扁方,布列均匀,平中寓奇,挪移生动。隶书逐步取代篆书,这是书法史发展的必然,是汉字书法史上一次深刻的变革。隶书的产生彻底改变了小篆和小篆以前古文字的面貌,使汉字更加点画化、符号化,也为后来楷、行、草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隶书,又称为“史书”、“佐书”或“八分”。是继篆书而兴起的一种书体。它源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它由篆书省易、简化、演变而成,风格多样,历史悠久,既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隶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时的楚帛书和竹简上,就出现有写法草率,字形扁平,体式简略的字体。当时的玺印、货币、陶埴、铜器、刻石上也有打破篆书的用笔和结构的简约文字,这可以看作是古隶的先导。

隶书到东汉发展为全盛时期。东汉隶书在秦隶和西汉隶书的基础上进行改易,开始有意识地追求齐整和美观。点画波磔分明,篆意完全脱尽,结体多为扁平、方正,日趋严整精工,波磔分明,左右八分,所以又称为“八分书”,被尊为隶书的楷模。东汉是隶书的大盛时期,是隶书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立碑之风极盛,民间书手大量涌现,碑碣纷呈,美不胜收,千姿百态,蔚为大观。书风或平直端稳,应规入矩;或舒展华美,烂漫多姿;或斩截严正,雄厚茂密;或奇险峭拔,雄放恣肆。

①平直端稳 应规入矩

汉隶中有不少平直端稳,应规入矩的碑刻,著名的如《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熹平石经》、《张景碑》等。此类汉碑的书风特点是规矩森严,端庄典雅,八分取势,华丽秀美,是典型的成熟期的作品。这类汉碑代表了汉代隶书的规范典型,是初学者习隶入门较理想的范本,上手快,易于掌握技巧。

《史晨碑》,两面刻字,统称为《史晨前后碑》。碑阳为《史晨前碑》,全称为《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碑阴为《史晨后碑》,全称为《鲁相史晨飨孔庙碑》。前碑为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刻,17行,每行36字,字稍小。后碑为东汉建宁元年(168)刻,14行,每行36字,字稍大而肥厚。后碑为追述,虽为后碑,纪年却在先。《史晨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前后碑虽大小粗细稍有出入,但从风格来看,出自一人手笔。用笔精到,圆润朴茂;笔势开张,波磔分明;结体方正,端庄严谨。后世评为“八分正宗”。


东汉《史晨后碑》(局部)

《乙瑛碑》,全称为《鲁相乙瑛置石百卒史碑》。东汉桓帝永兴元年(153)立,18行,每行40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此碑为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笔画规矩而具法度,跌宕顿挫,丰腴浑厚。捺笔沉着有力,骨肉匀称。结体谨严方正,又沉厚朴实。清翁方钢评为“骨肉匀适而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法者”。


东汉《乙瑛碑》(局部)

《礼器碑》亦称《韩敕碑》,全称为《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立。此碑四面刊刻,碑阳、碑阴、碑侧都刻有文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礼器碑》为著名汉碑之一,笔画瘦劲挺拔,波磔肥厚,结体富于变化,体势典雅,遒劲灵秀。字形长短、大小、宽窄富有变化,生动奇逸。王澍评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东汉《礼器碑》(局部)

②舒展华美 烂漫多姿

汉隶极讲夸饰,左波右展,烂漫多姿,装饰味极浓。这一类汉隶名碑有《曹全碑》、《孔宙碑》、《韩仁铭》及《武威汉简》等。此类碑刻充分表现了汉隶的八分特点,既讲规矩,又具变化,华美飘逸,神韵超然。

《曹全碑》全称为《汉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灵中平二年(185)由王敞等人镌立。碑原在陕西省合阳县,今存西安碑林。此碑在汉隶中别为一体,北方刻立有如此秀丽飘逸的隶书,令人赞叹,看来秀美不单为南方所独有。此碑书韵优美,多为人师。字形平扁匀整,用笔方圆兼备,流利婉畅,美妙多姿。因此碑明代出土,故保存完好,笔道锋棱清晰,较少残损。此碑书法秀逸遒丽,笔致翩翩,像国画中的兰叶,修长柔美却又遒劲飘逸,以圆笔为主,体势扁平,左舒右展,秀逸中出之以遒劲,流畅中含有沉稳,学隶者不可不知。


东汉《曹全碑》(局部)

《华山碑》全称为《西岳华山庙碑》。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刻立于陕西华阴县华山庙内。隶书22行,每行38字。碑额有篆书6字。此碑据考证为郭香察所书,是著名的汉碑之一。原碑毁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4)的关中大地震,仅有拓本流传。传世拓本有四:即“长垣本”(今存日本)、“四明本”、“华阴本”(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顺德本”(今存香港)。此碑用笔遒劲灵秀,极尽变化,结字匀称,端庄秀丽,极具装饰性,兼有“方整”、“流利”、“奇古”三者之长,被清人朱彝尊誉为“汉第一品”。


东汉《华山碑》(局部)

《韩仁铭》全称为《汉循吏故闻憙长韩仁铭》。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十一月刻。隶书8行,每行18、19字不等。碑额有篆书10字。碑下部残,现存河南省荥阳县。此碑书法遒丽舒展,结字疏朗宽博。左规右矩,法度森严中讲求笔势的变化。清代书法家杨守敬评为“清劲秀逸,无一笔尘俗气,品格当在《百石卒史》(指《乙瑛碑》)之上”。

③斩截方正 雄强茂密
斩截方正的汉碑,雄强茂密,别具一格,和圆笔类汉碑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对后来北魏方笔楷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类方笔汉碑著名的有《张迁碑》、《鲜于璜碑》、《衡方碑》、《郙阁颂》和《封龙山颂》等。此类汉碑隶书方笔多而明显,精神外耀,丰茂劲挺,斩截爽利,端严厚实。

《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迁表颂》,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立。明初出土,原在山东省东平县,现存泰安岱庙。隶书,15行,每行42字。碑阴三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额有篆书12字。此碑书法以方笔为主,立汉碑方笔之典范,为著名汉碑,风格雄强茂密,朴拙厚实。用笔方直多变,横竖起收皆切以成方,棱角森挺,取势平直。或略带歪斜,拙厚中显灵动,朴实中见精神。结字多变,字形呈上宽下窄之势,偏旁大小错落,以奇取胜。章法疏阔,参差得势。康有为评此碑为“隶中之楷”。通篇粗旷朴茂,气势雄伟,格调高古,逸趣横生。兼有“篆意”、“草情”和“楷法”,对后世习隶者影响很大。


东汉《张迁碑》(局部)

《鲜于璜碑》全称为《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立。1973年出土于天津市武清县兰城村,现存天津市博物馆,是解放以来新出土的保存完整、字数最多的一通汉碑。隶书,碑阳16行,每行35字,有界格。碑阴15行,每行25字,界格不很明显。碑额有10字阳文篆书。此碑与《张迁碑》风格相近,是汉隶中典型的方笔精品。字体方正遒劲,笔势浑厚凝重,锋芒含蓄沉着。结字严谨茂密,古朴壮美。字形长短不拘,大小由之,不为界格所限,生动自然,沉稳朴茂。


东汉《鲜于璜碑》局部

《衡方碑》全称为《汉故卫尉衡府君之碑》,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立。碑原在山东省汶上县郭家楼,现存泰安岱庙。隶书,23行,每行36字。碑额有阳文隶书10字。此碑为汉隶鼎盛时期的作品,以方正朴茂,古拙厚实,沉郁凝重著称。用笔方圆得势,多含篆意,收而不发,力含字中,自然古拙,尤以丰腴浑厚、朴茂凝重取胜。不象别的汉碑,左右开张,八分取势,只求在字的内部寻找空间对比的效果,外紧内松, 雄浑敦厚,为汉碑中的上品。


东汉《衡方碑》(局部)

④奇险峭拔 雄放恣肆

汉碑风格多样,一碑一奇,确无虚言。在大量汉碑中个性张扬,独具风貌,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奇险峭拔,雄放恣肆一类的隶书名作,如《石门颂》、《大开通》、《杨淮表》、《西狭颂》及《莱子候刻石》等。这类汉碑除了年代较早的西汉新莽时的《莱子侯刻石》外,其余皆为东汉时期著名的摩崖刻石,而且都集中在陕西南部一带。从书风上来分析,包括《莱子侯刻石》都多用平直细劲之笔法,奇险雄健,烂漫姿肆,为汉隶中最自由放纵的一类刻石,与大量的汉代竹简木牍、帛书上的民间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石门颂》全称为《汉司隶校尉杨君石门颂》,又名《杨孟文碑》。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刻于陕西褒城褒斜道石壁,现存陕西汉中博物馆。此刻为摩崖刻石,隶书22行,满行31字。额题隶书“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10字。王升撰文。碑文多为四字一句,押韵可以通读。内容记载杨孟文修葺石门道之事。《石门颂》为摩崖刻石,故较少森严肃穆的庙堂气象,而多了些迭宕野逸的山林之趣。用笔沉稳,圆入圆出,遒劲细健,入石三分。笔势圆劲纵放,结体洒落自然,遒古婉蜒。介乎于碑、简之间,用笔圆劲,不事雕琢,天真质朴,如简牍帛书;但因其书于崖壁之上,碑高近丈,气势宏大,绝非简帛所比。写来自由率意,无拘无束,夸张随意。长短不拘,大小由之,巧夺天工,恣肆奇异,烂漫雄放。被誉为“隶中之草”,自由、奔放、朴拙、雄逸、清新,对后世隶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石门颂》(局部)

《开通褒斜道刻石》全称为《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简称《大开通》。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刻。是东汉隶书中较早的摩崖刻石。隶书,16行,每行5至11字不等。刻石原在陕西褒城县(今勉县)石门,今存陕西省汉中博物馆。此刻为汉隶中最具特色的方正平直、细劲遒健的摩崖刻石。用笔取篆法,结字取隶法,方广朴拙,简古苍劲。章法随意布置,烂漫多姿,行列不拘,错落穿插,宽窄、长短、大小不拘,天然妙绝。康有为评为“隶中之篆也”。杨守敬誉其为神品,评为“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摹拟”。

《西狭颂》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惠安西表》。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刻。为隶书摩崖刻石,20行,每行20字。现存甘肃省成县天井山。此刻篆意极浓,许多字用的完全是隶书的笔法,篆书的结字。其浑穆的气象,开张的体势,遒劲的笔力,集中体现了汉人博大的胸怀和汉隶高古雄厚、苍劲遒迈的风度。用笔方圆间杂,而以圆笔为主,结体方整,波磔敛而不放。以篆意入隶,和谐多趣,气势沉雄,宽博厚重。杨守敬评为“方整雄伟,首尾无缺失,犹可宝”。


东汉《西狭颂》(局部)

汉代善长隶书的书法家有王次仲、蔡邕、师宜官、钟繇、梁鹄,郭香察、仇靖、仇绋、朱登等,而大量精彩的汉碑却没有留下书写者的姓名,这大概与书碑者的地位低下有关。在中国书法史上还有金文书法时期和北碑书法时期,许多书艺高超的书法家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他们精湛的书艺和美妙的书法却有赖金石碑刻而得以流传久远。

东汉时期,树碑刻石成风,隶书大盛,流派纷呈,风格多样,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书法世界。汉代碑刻及摩崖主要分布在山东和陕西地区,大量汉隶名碑现今保存于山东泰安的岱庙、曲阜的孔庙和陕西汉中博物馆及西安碑林。迄今为止,出土发现的汉隶碑刻有400余种,现在仍有碑刻不断出土。汉碑留存数量之大、风格之多,可以和唐碑及魏碑墓志相比。而最奇者还在于汉碑一碑一奇,莫有同者,就是说汉隶碑刻书法多样,令人目不暇接。

(2) 蔡邕学隶

在东汉璀璨的书法家群星中,蔡邕是书名最大、声望最重的书苑大家之一,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社会上求他写字的人很多。蔡邕的书法,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笔法扎实,结构谨严,张驰有度,一派大家风范,很受当时人们的喜爱。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熹平石经》其中的一部分,据说就是蔡邕亲笔书写的。蔡邕书写的时候,很多人等着观看,甚至排成了长队。写成之后,前来观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蔡邕之所以能在书法上取得如此显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如此高的成就,首先是聪颖的天资。其次,则源于他平时的刻苦练习、勤奋用功。

相传还是蔡邕比较年轻的时候,为了在书艺上有所成就,他进嵩山学习书法。一天,很偶然地,他在一个石洞里发现了一本素书。素书虽很破旧,却字迹清楚,内容保存完好。书上的字运笔锋利,棱角分明,八面得势。他仔细一看,原来是有人用篆书写的李斯和史籀的用笔方法。蔡邕一看,惊喜异常,仿佛拣到一个天大的宝贝,高兴得不得了。那时他似乎忘掉了一切,在洞中大喊大叫,就像对一千个人讲话一样。得到这份珍宝后,蔡邕三天三夜不想吃饭,不想睡觉,一直对着它刻苦临摹,如痴如醉,忘掉了时间的流逝。后来,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蔡邕干脆就住在嵩山学习书法,三年如一日,甚至连山门都没有出过。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勤奋努力,蔡邕终于领悟到了书法的妙处,并找到了适合自己书写和用笔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书法技艺,成为东汉著名的书法家。

蔡邕之所以能够取得煊赫的声名,与其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也有莫大的关系。但他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则更为关键。蔡邕的女儿蔡文姬,继承了父亲的笔法,写得一笔好字,成为书苑中屈指可数的女中豪杰,这当然与她父亲的熏陶分不开。

在蔡邕的书法中,相传“八分书法”是他最擅长的书体。蔡邕写的八分书,结构严谨,点画俯仰,风流潇洒,变化自如,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人评论他写得八分书“骨气通达,爽爽有神”,让人观之难以释手。除了“八分书法”,蔡邕还创造了一种优美的新书体,名叫“飞白书”,这种新书体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广泛流传。

那是在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诏蔡邕上朝去撰写《圣后篇》,他自然不敢怠慢,简直是克勤恪守。有一天,蔡邕饭后在鸿都门外散步,看见有人用刷子蘸着白土刷墙,他被吸引住了,于是认真看起来,越看心里越难以平静。只见刷过白土后的墙上出现了奇特的飞白效果。看到这里,蔡邕特别高兴,甚至可以说是兴奋。他从这里受到了启发:如果能用毛笔刷出这样的字,也具有飞白效果,那不是十分美妙吗?受到启发的蔡邕立即跑回书房中,仿照着刚才的所见创造出了“飞白书”。由于这种新书体既具有篆书的韵味,又具有草书的用笔,所以又有人将其称之为叫“草篆”。

后来,这种“飞白书”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广为流传,因为它苍劲流动,内涵深重,具有一种立体感。汉末魏初人们在宫阙上题字,都喜欢用这种“飞白书”,这可作为其广泛流传的一个明证。唐代昭陵的《升仙太子碑》的墓盖上就是唐人书写的“飞白书”。


蔡邕书《熹平石经》(局部)

(3)知识点:汉隶——八分开张的风格变化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及秦篆是汉字书法的古文字阶段,隶书的出现开了今文字的先端。所以,隶书便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上承先秦,下启魏晋,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彻底改变了小篆以前古文字的面貌,使汉字进一步点画化和符号化。隶书的定型化被称为“隶变”,它是继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之后,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次大变革。把篆书的多圆转变为隶书的多方折,将纵长取势变为宽扁见长,有意识地运用夸张手法,或增或减,或收或放,以增华饰,这是隶书不同于篆书的特点所在。所以,隶书的完全成孰,被认为是书法自觉时期的到来。

汉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时代,也是书法发展的关键时代,其特点在于造成了一种书法文化的氛围,书家辈出,书体皆备。汉承秦制,在严肃郑重的场合仍沿用篆书,但占统治地位,被广泛使用,能代表汉代整体书法风貌的还是隶书。在隶书定形化的同时,草书、行书、楷书也在隶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东汉《封龙山颂》


东汉《郙阁颂》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