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药「黄芪」不传之秘

导 语

中药黄芪,补气之圣药,具有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补血活血等功效,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那么,黄芪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呢?临床应用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临床中药学专家郑虎占教授今天就来讲解你不知道的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

黄芪原名黄耆,耆者,长也,黄芪为补药之长,故名。本品重在补气,尤擅补益肺气,主治肺气虚而气短乏力、语声低怯、咳喘无力、脉象细弱等,常与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五味子等同用。亦治脾气虚弱证,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炙甘草等配伍。又治气不摄血证,常与党参、大枣、仙鹤草、藕节、当归、阿胶等并施。尚治气血两虚证,常与党参、当归、龙眼肉、大枣等共用。若治气阴两虚证,则配伍女贞子、太子参、人参、麦冬、五味子等。若治糖尿病之气津两亏证,则配伍山药、玄参、乌梅、山萸肉、黄连、地骨皮等。我于临床常用黄芪30g,取其补气之功,治疗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的缓解疲劳作用,可供参考。

曾治一疲劳综合征患者,男性,38岁,神疲乏力,不耐劳作,阳事欠佳,易于施泄,脉沉细,舌淡苔白。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0g、当归6g、川芎6g、五味子6g、石菖蒲6g、制远志6g、巴戟天10g、小茴香6g、黄柏3g、生麦芽15g、炒鸡内金10g。水煎服,7剂,疲劳症状显著减轻,性功能亦得改善。 

黄芪气味俱轻,升多降少,属于“陷者举之”之药,凡气虚下陷证之头目眩晕、脏器下垂、久泻久痢等宜此,可配党参、白术、炙甘草、柴胡、升麻等,如补中益气汤。因本品善升,阳亢于上,脉见两寸浮盛者,应当慎用。曾见下虚上实患者,服用本品后,头脑发胀,故用时务须把握适应证候。

卫者,卫外而为固也。黄芪益卫固表,可治自汗、盗汗以及气虚易于感冒者。治疗气虚自汗,常与党参、白术、防风、煅牡蛎等配伍,如玉屏风散、牡蛎散。治疗阴虚盗汗,常与生地、熟地、黄连、黄芩、黄柏、当归等同用,如当归六黄汤。我临床每以此方加浮小麦30g,桑叶10g(研冲),治盗汗往往收效。若系更年期综合征之烘热汗出,阵阵发作,则用本方配伍二仙汤(仙茅、仙灵脾、知母、黄柏、当归),多可取效。

另外,本品还可止手汗,我用生黄芪30g,生葛根30g,荆芥10g,防风10g,白矾10g,水煎,热熏而温洗,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连用3天,近效颇佳。

黄芪补气利水,主治气虚水肿,其证以下肢肿甚、下午肿剧为特点,可配防己、茯苓、桂枝、甘草、泽泻、附子、枳壳等,如防己茯苓汤。我常用已故名医刘邵武先生的半决渎汤(黄芪30g,郁金15g,金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白茅根60g)加味,治疗水肿尿少,有较好疗效。现代临床报道,黄芪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等,有消除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黄芪有良好的补气托疮生肌之效,用治气血不足之疮疡内陷,脓成不溃,常与当归、穿山甲、白芷、皂角刺等配伍,以托毒排脓,如透脓散。若治疮疡久溃不敛者,可配当归、熟地、白芍、人参、白术、炙甘草、肉桂等,以生肌敛疮,如十全大补丸。

《神农本草经》谓黄芪“主大风”,临床可治中风病气虚血瘀、络脉瘀阻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常与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水蛭、地龙等同用,如补阳还五汤。黄芪补气,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我据此,临床治疗银屑病患者皮损厚硬、脱屑、瘙痒等,以《医林改错》助阳止痒汤为基本方:生黄芪30g,桃仁6g,红花6g,赤芍6g,皂角刺6g,炮穿山甲3g(研冲),生甘草6g。随证加减,水煎服,对于气虚血瘀型者,往往奏效。

黄芪与人参均能补气,但人参重在大补元气与中气,而黄芪重在补益肺气。二药相须为用,可加强补气之功。

黄芪有两种常用炮制品,即生黄芪和炙黄芪。生黄芪长于利水、托疮,炙黄芪长于补气,升阳,固表。《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常用量为9~30g。《本草纲目·第十二卷》谓:“黄芪补元气,面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满。”临床对于气滞,脾胃胀满,湿热,实热等患者,均当慎用。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