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企业用人应该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说明原因并举出例子

  •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用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当企业在招聘人员之时,也往往把具有什么文化与技艺等放在重要位置。“人才就是财富”、“有才就有一切”似乎成了企事业单位用人和求职者不约而同的一种共识。

      关于人才的定义,《现代汉语辞典》的注释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

      由此可见,“人才”,最大的特征是“德才兼备”。有德无才算不上理想的人才,有才无德同样称不上是合格的人才。如果用人只重视所谓才能或技能,却忽视其做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一企业招聘王、刘两名业务员,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小王初露头角,以出色的才华给公司带来了不少利润,得到了同事的羡慕和老板的赏识。老板多次在会上表扬,并把她作为业务骨干予以培养。为了尽快实现个人的私欲,她一味地讨好老板,看老板的脸色行事,并精心揣摩老板的心理,曲意奉承,博取老板欢心,没过多久就坐上了业务部经理的位子。此时,她的本来面目渐渐露出水面,高傲自大,无事生非,使各部门之间产生严重隔阂,矛盾重重,把一个好端端的公司弄得乱七八糟,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但是,与小王相比,小刘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善待本职工作,敬岗敬业,为人诚实,从不争名利,乐于助人,尽管没有得到重用,但依然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最终不仅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和善于做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使自己的企业在客户与在业界都赢得了好评。

      在用人“德”和“才”的取舍上,一直存在着先后之争。有一种说法:治乱世时,需要“才先”;而在和平之时则需“德”先。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虽有一定道理,但总是让人感到有失偏颇。“德”是根本、是长远,并非应急时就能造就的。“德”好比方向盘,“才”犹如发动机。无德之才,犹如失去方向盘的汽车,会误入歧途,而发动机马力愈大,其危害愈烈。对此,孔老夫子的观点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首卷中也给宋神宗讲:才和德是不一样的,二者的关系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指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翻开历史,有“才”而无“德”的人,往往不是一事无成,就是身败名裂。如“才尽”之江郎,如遭万人唾弃之秦桧,等等。著名的三星集团,早在1957年就开始提出公开甄选人才的依据为人品、智能和健康。董事长李秉哲在用人时,首先看中的是人品,然后才是才。他们要求员工首先要学会做人。

      中国有句古话,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所以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用人都必须注重德才兼备,那种过分看重才能而忽视品德的做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事业的长远发展。

    |

  • 以德为先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请您谈谈企业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合于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
    韩庆祥:“欲识天下分鼎处,先生笑谈画图中”。这句话是后人赞颂刘备使用诸葛亮运筹帷幄的著名诗句。刘备当时在隆中既无立锥之地,又无精兵粮草,处处被动。但惟有诸葛,最终助其成就大业。
    其实人才是一个结构概念,看如何去组织和使用。衡量人才的标准最重要的不是看能力,而是忠诚率和责任率。能力再强,不把事情当事做,玩世不恭,那绝对是蠢才。衡量人才还要看其协作意识。我在很多企业讲课时告诉老板们,有两种人不能用,一是摇头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问他怎么办他也不知道;二是眼睛朝天的,干什么都以我为中心,目中无人,缺乏团结和协作精神。
    领导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要给人才定准位。意大利AC米兰足球俱乐部汇集了全世界众多著名球星,但教练管不住,捏不拢,球星们谁都不买他的账,结果球踢得一场比一场差。企业家要充分理解人才,珍惜人才,别人才会发挥其才,为企业充分卖力。美国一家公司为求一个高级管理人才,老板许诺给30%的股份,可他不要,说看总统年薪是多少,我比总统多拿一块钱就够了。老板满足了他,结果留住了人。

    |

  • 个人认为应该以德为先。
    因为我们都懂得一个道理。做事要先会做人。
    一个人只有懂得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才能开辟自己的一个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老师还不断地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

    |

  •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而企业的管理者们也面临着企业用人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承袭先贤之圣见,正视当今用人之利弊,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当以德为先。
    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才,即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而积累起来的。我放之所以认为应以德为先,原因有二。
    首先,用人以德为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人本管理思想。司马光告诉我们:取士之道,当以德为先,其次政事,其次艺能。孔夫子教导我们:先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最后才是游于艺。古代的先贤们用他们的经历和对历史的总结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有用,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技能,而在于他的道德修养。所以我们说,现代企业用人以德为先是符合中国传统管理和取士的精神的。
    其次,其用人以德为先是社会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在人类社会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企业及时人的集体活动的主体,又是人类社会的经济主体。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行为的动机具有两重性,自利的经济动机和公益的道德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不具备任何义务及责任感的道德动机,社会绝不可能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和良好协调的结构。而企业是否真的拥有良好的企业道德,关键就取决于员工的道德素养。各位试想,两家业务都很出众的公司,一家以社会利益至上,诚信经营,而另一家则为了牟利,不惜出卖伙伴,损害群众,这两家公司那家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那家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不言而喻。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企业用人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是放在一个社会中进行考量,究竟那种用人方式能够真正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诚如现代管理学奠基人杜拉克所说: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疑,只有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才能让企业赢得的口碑,才能赢得社会的赞誉,才能真正使企业在经营之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

  • 第一要看你的企业现在属于那种类型,企业发展类型可以分为创业型、发展型、高速发展型、授业型。。。。每个阶段用人的特点不一样。举例:
    如果你的企业如果是属于创业型阶段,这时企业面对的问题会非常多的,而德才兼备的人才的积累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时为了企业的生存那也只能以才为重了,不过这是个博弈,在使用的过程中抓紧改造并积极引进德才兼备胜任的人才。
    企业的经营其实除了战略外,更多的是人的使用,而中国不是一个职业人才环境极好的国家,所以,你如果能找到有才的已经是不错的了,但这种人的使用必须加强管理及培训教育。你能遇到德才兼备的人那是福气。
    有德无才的人你要培养他的技能
    有才无德的人你要培养他的德性
    无德无才的人你就直接开除他就可以了
    有德有才的人........
    中国的职业环境不好,其实我们管理者有时更多的充当的是老师的角色。

    |

  •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