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闽江大桥
闽江从武夷山脉涵养、生成,沿途收纳溪流泉河,奔流入海。
就在闽江口,闽江遇到琅山的挽留,一心向海的闽江,只好水分左右双流绕行,中间渐渐冲积成洲。被闽江分流拥抱的山和洲,就是闽江口最大的岛屿——琅岐。
一
清新的琅岐。
从天空俯瞰,琅岐如镶嵌在闽江口的一方碧玉,翡翠满绿。
琅岐岛的西部,称作“芦沙口”。遥想当年,这块闽江下游冲积沙洲,在村落未形成之前是原生态的河口湿地,芦苇茂密、河汊纵横、雁鸥翱翔……每当渔舟唱晚,洲头夜泊,无数渔火映着江水,浮光跃金。不妨读读出生闽江源头崇安的柳永创作的《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也许,他当年四处奔走,谋求前程时,到过这里,睹景伤情,填成此词。确实,芦沙口附近就是“雁行洲”。
闽江的触角伸进琅岐岛,以雁行江的名义, 蜿蜒向前,把淡水送到岛内的田园、村落。母亲河伟大啊,她滋润大地,哺育百姓,为琅岐的水稻瓜果和五禽六畜带来生命之水。
琅岐的清新,是上苍赐给的。岛屿的岸线有滩涂、沙滩,是鸟类的天堂,是游鱼的走廊,是蛏蛤螺蟹的天然家园。
琅岐向海这个地方,是个由风刮起来的沙丘,寸草不生。不知什么时候,有一大群迁徙的海鸟,歇脚在这里。鸟群飞走后,一地乱羽和鸟屎。春天,人们惊喜地发现,这里长起一片朴树苗。原来,是饱食朴树果实的鸟群,留下了种子。不知道鸟群是否有意选择这喜光耐阴、喜湿润耐干旱、不畏盐碱的朴树?或者是老天随意安排?反正绿开了。为保护这天然防沙林,乡规民约不许人畜进入,严禁砍伐破坏,同时配上当地风水和鬼神报应之说,效果颇佳,成就一个天人合一的绿色传奇。
清新的琅岐,是天然生态,也是人们用心护理的生态。置身琅岐,行走其间,好一派田园风光。长形方形的稻田,被田埂黏合。高高低低的田园,盛产瓜果蔬菜。条条河港和湖汊在田园中,如流动的旋律,欢快地奏响田园诗般的清新交响曲。
二
清甜的琅岐。
在琅岐,你会呼吸到非常清甜的空气。陶醉之余,你会突然感到奇怪:这不是在岛上吗?怎么没有那种海岛特有的咸湿气息?
原来,琅岐虽然是东临海洋的岛屿,但它却三面临江,它是被闽江母亲的温暖手臂抱在怀里。
闽江是琅岐的母亲河。作为母亲,她用生命之水哺育了琅岐的万物。作为母亲,她更用人文精神涵养了历代的琅岐人。闽江水带给琅岐的是绵绵不绝的中原文化,是浓郁而悠久的书香。
琅岐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但是儒风习习,书香盈岛。柳永是否到过琅岐,只是猜想。柳永的同村,约比他晚生百年的朱熹,据说来过琅岐。朱熹在琅岐办紫阳书院,讲学授课。据《清嘉庆十七年重建朱子祠碑记》载:“闽东南滨海所谓海滨邹鲁也,而琅岐一乡,大海之支,其人士尤敦崇古道,守朱子之学,旧有紫阳祠……”那是朱子走后,人们将书院改为紫阳祠,亦称朱子祠。再后来就作为罗峰书院,培养琅岐子弟。
要形象地看到中原文化在琅岐的传承,就去琅岐镇的那条老街走走吧。这里沿街排列着朱、董、江、陈四姓的宗祠。顺路先走进董氏宗祠。来自涿州范阳随王审知入闽的董纯永,是宋太祖钦赐朝奉大夫董宗本的九世孙,于南宋绍兴年间来到琅岐,衍传41 世。董氏一族功名丰硕、文声广播。明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黄道周为之撰楹联:“衣冠清节传三世,辞赋声名著两都。”
那朱氏宗祠,大门两侧就镌刻着《朱子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大厅壁镶嵌有朱熹手迹与“忠、义、节、孝”人物石雕,楹联曰:“汉室忠臣旌折槛,理学心源忆考亭。”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宋朝以来,琅岐出过进士20 多人、中举30 多人。到琅岐吴庄的林氏宗祠,可以听到“十八把白扇”的文人雅集韵事,而董氏祠堂的楹联“扬我宗风登斯堂能无愧否?绳吾祖武履此地可勿思乎”,颇让人感受到中原文化及其宗祠文化的正能量。
琅岐董氏祠堂
三
鲜美的琅岐。
琅岐是一个独特的江环海抱的河口岛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琅岐的自然物产和风土人情具有个性化的风味,有别于其他地方。
琅岐出产的大米、番薯、柑橘、西瓜、葡萄、枇杷、甜瓜、莲藕和无公害蔬菜,味道非常甜美;琅岐滩涂的缢蛏、文蛤、红蟳、芦虾、鲈鱼、鲻鱼、花跳鱼、淡水鱼等更是特别鲜美。例如青蟹,是琅岐的精灵,缘于生命繁衍的冲动, 青壳中积蓄满腹红膏,华丽转身成了红蟳。琅岐红蟳“好吃”,众所周知,就是源于这里的水土——咸淡活水百般缠绵处。
殊不知,一个特别的地域文化,因此风生水起。沿江而来的中原文化,在这里邂逅临海而生的海洋文化,产生独特的闽都文化。
滨海的琅岐近一半居民在海外,是著名的侨乡。乡愁刻骨铭心的华侨华人,尤其重视家乡的宗祠和祠堂。柳永那阙《归朝欢》正是乡愁柔肠百转的吟唱:“……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闽江和东海交汇、冲击,岛屿和大陆相连又间水,形成不同性格的杂交混合,不同思维方式的交锋和包容。
福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跃进。琅岐,犹如福州的一枚闲章,居然十分平静。清华、北大的学子,在砚池湖,用赛艇,犁开一道道和谐竞争的航线。
开发、投资的竞争,在琅岐之外,悄悄决定着琅岐的发展命运。
——跟香港面积一样大的琅岐,如果运气好一点,“琅岐特区”也许就会载入史册。
——高优农业示范区、现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和田园风光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区、集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城、旅游综合体、中非海洋渔业合作基地、综合性国际港务经济区、自由贸易岛……都如阳光、风和雨一样,接踵拜访琅岐岛。一个个高端设计,在多少人的心头,引起无数的期盼和遐想。
在时代匆匆的脚步声中,在城乡开发建设的滚滚热潮中,在几近全方位全时空的旅游时尚中,在这里,居然还能找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风光,拾到一份难得的宁静和淡定……
于是,又一个鲜美的梦想,悄悄裹住了琅岐。
(摘自《闽都文化》2016第五期)
综合编辑 | 小仙
图文来源 | 闽都文化研究会,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