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很多人都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就是医生是治病的,没有病就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了;人有病才去看病治疗,没病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思维显然己经落后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特别是我国政府提出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的“前移战略”,治未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治未病思想从何而来?为什么要治未病?怎么做到治未病?
一,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1)治未病思想朔源。早在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写道:“是故圣人不治疑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治未病”最早的出处。
(2)治未病思想的发展。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己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金元时代的医学家朱震享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末病而先治,明摄生之理,何患之有?”他认为,只要未病先治,掌握养生的规律,就可以不生病。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认为:“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己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己矣。”,他指出“谨于微”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清代名医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他认为温病属热证,热偏盛则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是既病防变,控制温病发展的积极措施。
(3)目前中国的治未病情况。早在2007年6月,当时的副总理吴仪在全国召开的医药工作会议上,就郑重提出“要把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概括为:一是提出治未病的领域应涵盖养生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等领域;二是提出治未病应以健康文化为基础,以健康管理为核心,以健康保险为保障;三是提出了体质辨识,针对不同的体质提供不同的调养方案。但是,现行体制尚未把治未病纳入医疗机构工作范围,因此,虽然社会对治未病很重视,但医疗机构却无所作为,结果是未病不治,己病过治,越治越糟。而在医疗保障体系严谨的德国 , 学习中医导引养生法是可以报销的,值得借鉴。
二, 中医治未病的社会价值。
(1)“治未病 ” 是人们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根本性转变。“治未病”理念的提出意义重大,蕴含着极大的智慧。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欲病”已成为普遍存在,“治未病”是找对了解决健康问题的着力点。实践证明,当前人类的疾病,并没有因为科技进步和医疗的发展而减少,相反,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严峻,单纯依靠治疗医学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常见病,养生预防显然比治疗措施更为有效,更为重要。“治未病”可以让我们从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康,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治未病”更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规律,因而更科学。治未病是以养为主,以治为辅;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其一切养生和诊治方法,都是为了调动自身内在的生命因素,增强人体正气,《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中医治未病,无论是用食物调理、运动疗法、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还是用中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都是通过改善人体内环境,使身体自我修复,培元固本,扶正祛邪,这完全符合生命的规律。同时,治未病也是主动地适应自然,人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分子,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保持健康。《黄帝内经》说“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治未病正是靠增强人体自身的内在功能去适应自然,达到健康与长寿的目的。这与西医使用抗生素,严重破坏人体自组织秩序的“对抗疗法”相比,更科学,更人性化。
(3)治未病是减轻医疗负担的有效途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然而,德国医疗保险公司的统计,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他们将慢性病分为两组,一组只用西药,另一组辅以中医养生之道,结果发现后一组用药量明显减少,花费也明显减少,这种现象显示了“治未病”的当代意义。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年消费抗生素约138克,而美国仅为13克。过度用药,过度医疗犹如一个“无底洞”,吞噬了医保政策给百姓带来的实惠,为社会和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过度医疗的界限模糊,很难被严格界定,因此不好解决。然而“治未病”的精神是“大医弃药”,提倡绿色疗法,重养,重调,能用食疗的尽量不用针灸,能用针灸的尽量不用药物,把副作用降到最低,相应也把费用减到最低。“治未病”的推行,老百姓不仅身体受益,经济上也会减轻不少负担。
三,“治未病”包涵的内容。
(1)“治未病”首先应包涵精神的调摄。世卫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是身体的指挥系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一个人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精神还好,就不会有危险。如果精神有问题,身体就不可能健康。因此情志健康是养生的精髓,养生要“形神共养”,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神的修炼。当前,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物质需求日益满足,精神需求日益突显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和人们体力活动的减少,精神方面的问题亦越来越多。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的“悲、忧”归为一类,“惊、恐”归为一类,称为五志。还发现了喜属火归心、怒属木归肝、悲忧属金归肺、思属土归脾、惊恐属水归肾的对应关系。并根据五行相胜(相克)原理,提出了“悲胜怒”(金克木)、“恐胜喜”(水克火)、“怒胜思”(木克土)、“喜胜忧”(火克金)、“思胜恐”(土克水)的“以情胜情”法,对精神的调摄和情志疾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治未病应包涵慢病调养。“既病防变”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所谓防变,就是防止疾病向纵深方向发展。《难经》指出“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意思是肝病易传脾,治肝病要先令脾气充实,防止疾病发展,不传而愈。当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癌症等很多慢性病,医院治愈不了,在家庭自养自愈又缺乏条件,需要正确的指导和综合调养,治未病在慢病康养领域将大有作为。
(3)治未病应包涵抗衰老。衰老是生命的正常规律,而过早、过快的衰老却是不正常的。《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说,上古时代养生的人就己经能健康地活过百岁,这与当代科研结论完全相符。现在世界公认,人的正常寿命在120岁以上。那么,为什么多数人活不到天年呢?原因是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和过早衰老。疾病会加快人的衰老,衰老又会带来更多的疾病,二者恶性循环。现在早衰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四十多岁就开始衰老了。早衰不仅有损外在形象,而且影响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生命质量下降。同时,也增加了患病的机率,比如腰腿疼痛、眼睛老花、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绝大多数的疾病,都与衰老有关。中医认为衰老的本质是脏腑虚亏,其中主要是肾虚,因此只要及时调养,防止肾气虚亏,就可以减缓衰老。而调理脏腑,补养肾气就是治未病的内容。
当然,治未病范围很宽,内容还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只要是能增强人的自我平衡、自我修复、自我再生、自我防御能力,使人保持健康的一切正确的养生方法;既早发现疾病苗头,把疾病消化在萌芽壮态的一切正确的干预方式;或者己经患病,但能及时采取防止疾病传变的一切正确措施,都属于治未病范畴。
下一篇
论三大卦的作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