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时,你是不是经常会喜欢上优秀的反派。为什么呢?
因为许多时候,反派会以毁灭式的打击,成就主角
没有《小丑》中的小丑,就无法成就蝙蝠侠。
没有《雷神》的洛基,就无法成就索尔。
没有《复仇者联盟》中的灭霸,就无法成就复仇者团队。
没有《古惑仔》中的靓坤,就无法成就陈浩南。
但是,我们却总是对生活中的“反派”嗤之以鼻、敬而远之。他们可能是团队里的刺头儿,生活中的对手,情感生活里的投机者,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事实上,这些被称作“反派”的人,很多时候,是以一种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方式在帮助我们,成就我们,敦促我们成就伟大的事业。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如何利用“反向思维”,让对手成为好帮手,帮助我们成就自我。
01、友谊是共同的憎恨,跟志同道合的人建立同盟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全金属外壳》中的魔鬼上校,虽然是海军陆战队新兵的教官,但是,整个新兵连都憎恨他,因为他用最肮脏的词汇羞辱他们,还给他们取了污秽不堪的外号。
对于行动迟缓“傻瓜帕尔”他极尽羞辱之能事,并由此牵连到整个新兵连。魔鬼上校给新兵连的每一个士兵头顶都施加了恐惧魔咒,让他们痛苦不堪,也因此种下祸根,在新兵连快要结束训练时,魔鬼上校被“傻瓜帕尔”开枪射杀。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魔鬼上校的死让整个新兵连的士兵,从普通战友变成了之后在越南战场上最团结、最勇敢的兄弟连。
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了有一种浓烈的情感,会奋不顾身的为彼此付出生命。
这就是反派的力量,很像达尔文《进化论》中提到的“灾变”,因为一个灾难,而导致的意想不到的,突飞猛进的物种进化。
在公司里,好的团队都会保留一些小对手,在可控范围内,任由他们胡作非为,他们对正常秩序的搅乱,会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发觉彼此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会达成一种默契,建立攻守同盟,成为一条线上的好同志。
这时,领导就会顺从民意,铲除这个小对手,并把其他人凝聚到自己周围,由此,一个健康、团结,方向感强的队伍就此建立。
这就是“反向思维”:用一个适当的反派人物,激发团队的动力,使他们发现志同道合者,并与之建立同盟。
巴尔扎克说过:“任何一笔巨大的财务背后,都有一桩巨大的罪恶” 02、反向思维与鲶鱼效应的区别相信大家一定听过“鲶鱼效应”:在一群死气沉沉的沙丁鱼中,投入一条鲶鱼,这个鱼群立刻会被激活。在管理中,鲶鱼型人才的投入,会淘汰掉无能的“沙丁鱼”,使整个团队恢复生机。
鲶鱼效应听起来似乎跟反向思维十分类似,但其内核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反向思维最核心的关键,是为团队提供了“选择压”。
没有难题就没有好答案,反向思维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任何一个难题都需要一个“选择压”。
以人体进化为例:任何一种器官都为人体解决一个问题,没有难题,器官就会失去进化的方向,这个为器官出的难题,就是“选择压”。
德国骨科医生沃尔夫认为人体的骨头是一种承载压力的器官,如果长时间的接受外部的压力,就会增大骨密度和坚硬程度,这个定律被称为“沃尔夫定律”。
试想,如果人类选择飞翔,而不是直立行走,我们的骨骼就会因为受到的压力减小,而变得像鸟儿一样轻盈。所以,人类的骨骼发育,是为了解决直立行走这个难题,而这个难题实际上为我们骨骼的进化指明了方向。
这就是沃尔夫定律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好的反派,会给我们提出好的难题,这个难题会指明一个方向,让我们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不断的计划、升级、迭代、发展。
03、怎么利用反向思维让对手成为自己的帮手世界观是你观察世界的方法、角度,或者说是一种认知系统。
想要将反派变成帮手,这里给你提供4种策略。
A. 伞兵策略
想要把对手变成帮手,首先要修正的是我们的认知系统。
美国101空降师的指挥官有一句名言:“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
这就是著名的伞兵策略的由来,有了这个认知系统的保护,大难临头的时候,伞兵们还能保持幽默,因为他们知道,不管自己跳到什么地方,被包围,是一种常态。
当你的身边出现对手或者搅局者时,你应该知道,这是一种常态,当你有这种意识时,会带来两个好处:
第一,你会有敏感的触觉,发现这个隐藏在你身边的对手。
第二,你会有意识的去寻找将对手变成帮手的办法,而不只是想要干掉这个对手。
B.灰度决策
小时候看电影,我们总喜欢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么问的原因并非是因为这个模式有多好,而是因为他足够省事。
生物学上有一个“最小能量原则”:所有生物都遵循成本最低、受益最大,能量最小的原则生存着。因为这种生物学理论的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很容易陷入这种非黑即白的模式当中。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撰写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有一个观点——人只能感受到他愿意感受的东西,人只能听见他愿意听到的话。所以,当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反派以及反派言论的时候,你最容易做出的选择,就是闭目塞听,充耳不闻,长此以往,你的思维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过滤机制,过滤掉那些你不想听到的话,从而让你错失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能够告别这种模式,认识到在黑与白之间,还有广袤的灰色地带,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你就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获得比别人更多的选项。
看在你丑的份上,就认可你的想法吧。
当我们妥协与某人某事的时候,内心总是愤愤不平的,其实,妥协恰恰是灰度策略的一种最好表现形式。
这种思维背后是一个成长模式:在你我言论之外,还有一个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的地方,那就是灰色地带,我们可以一起前往那里,去寻找真理所在。
任正非的管理智慧有目共睹,有一次,许多企业家跟任正非座谈,其中有一个人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坐到任正非身边侃侃而谈,不停地说话。任正非和大家都意识到这个人根本不是在提问,而是在表演,在展现自己。在座的其他人不想被他浪费时间,脸色很快就不对了。
但任正非却用了灰度策略,来处理这个局面。
他并没有对这个人的话题产生反感,反而是认真地聆听,当他听到这个人说自己曾在德国工作的时候,立刻表示“德国很好”,并由此开始阐述自己对德国工业的看法,以及德国电信业对于华为的意义。
对于正常人来说,这种局面下,肯定会表现出厌恶。但是,这种情绪一旦出现,你立刻就会寻找办法来阻止这个人的说话,这就进入了一种非黑即白的模式。但任正非没有,他发现这个行为后,并没有陷入情绪之中,而是在仔细聆听中找到一个可以供自己展开的话题,于是很自然地将话语权拿回到自己手里。
这就是灰度策略的妙处,它能让你保持一种中正的态度,在遇到“反派”时,依然智商在线、情绪到位,并与“反派”的过招中,找到突破的关隘,达成自己的目标。
C.口令策略
反派许多时候都“凶神恶煞”,自带一种邪恶的气场。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反派时,最容易出现的应对策略是:“战或逃”。这是动物在遇到危险时的本能反应,启动战斗模式或逃跑模式。这是下意识的,不受思维控制的模式,是几十万年进化中,被筛选出来的基因。
但是,你一旦陷入这种“战或逃”的思维模式,就会自乱阵脚,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标。比如你是一只进山吃草的武陵羊,突然遇到一只下山觅食的南山虎,你的本能让你跟它战斗,之后找机会逃跑,可是,你已经忘记了你要进山吃草这个原本的任务。
回到商业世界:一家公司被竞争对手恶意抹黑,出现了信誉危机,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人出面发言,解释说自己是被别人栽赃陷害,但这么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越解释,危机越大,最后因为一个小问题,引发一场大灾难。
这是因为在处理公关危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是解决问题,是以最快的方式平息事件,而不是解释。
这种时候,你就需要用“口令策略”来让自己进入高注意力的模式,摒弃所有杂念和闲言碎语,投入到你本来的目标当中。反派越在这个时候叫嚣,你越要让自己保持专注,因为,这正在考验你的定力。
“口令策略”事实上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种工具。
《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就是使用口令策略的高手,在他的一生中,遇到人生难题时,他总是会想到一句话“Forrest!Run!Forrest!”,这就是阿甘一生的口令。
口令一旦响起,你就进入了赛场,所有的精力都必须投入到你真正的目标上,赛场外的一切,都与你无关了。
D.蓝军策略
蓝军:原指在军事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通过模仿对手的作战特征与红军(代表正面部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反派”是充当蓝军最好的人选,他们会成为我们的假想敌,成为我们逆向思考最有利的抓手,是我们从不同角度审视我们自己最好的工具。
了解华为的人都知道,华为是最擅长“蓝军策略”的企业之一。
2008年,任正非建立华为蓝军,那一天,他告诉大家“蓝军要想尽办法打倒红军,千方百计的钻他的空子,挑他的毛病,想尽办法否定红军。”
最知名的一个例子,是被誉为华为“二号首长”的郑宝用曾经带领的蓝军部门成功扭转华为终端的命运。
2008年,华为和贝恩等私募基金接触,计划出售华为终端业务。郑宝用的蓝军部门经过大量研究分析和调查论证后,指出未来的电信行业将是端—管—云三位一体,终端将决定需求。任正非最后拍板保留了终端业务。
十年后,华为终端消费者业务的营收,约占华为总营收的一半,现在回过头想,要是没有蓝军部门,此时的华为不知道又作何打算?
让反派成为蓝军的作用,是要让我们建立一种自我审视的机制,拥有自我批评的能力,不至于陷入思维的窄巷、视野的狭径。
总结今天给大家介绍了反向思维这种具有自我审视精神的思维模型。
反向思维,就是让我们生活和工作用的“反派”人物,帮助我们发现思维里漏洞的一种方法。它与鲶鱼效应的差别在于反向思维具有明确的“选择压”,是有方向的改进方式。
另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伞兵策略”、“灰度策略”、“口令策略”和“蓝军策略”这4中思维模型,帮助大家让反派成为我们的有力帮手,帮助我们成就自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