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武则天下诏催花

武则天下诏催花

朱福生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这是武则天写的《腊日宣诏幸上苑》,见于《全唐诗》卷五。看来这首诗说的像个神话,但这首诗是真的(是不是武则天自己的手笔,尚不得知,有人认为是学士代笔)。《全唐诗》对此诗还有个题解,云:“天授二年(691)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这个题解是照抄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所云:“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曰:‘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大凡后之诗文,皆元万顷、崔融辈为之。”

这首诗后来又和洛阳牡丹联系起来了。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十云:“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到了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更是敷演出一篇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云:“这牡丹乃花中之王,惟洛阳为天下第一,有姚黄、魏紫名色,一本价值五千。你道因何独盛于洛阳,只为昔日唐朝有个武则天皇后,淫乱无道,宠幸两个官儿,名唤张易之、张昌宗,于冬月之间要游后苑,写出四句诏来,道:‘来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百花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不想武则天原是应运之主,百花不敢违旨,一夜发蕊开花。次日驾幸后苑,只见千红万紫,芳菲满目。单有牡丹花有些志气,不肯奉承女主、幸臣,要一根叶儿也没有,则天大怒,遂贬于洛阳。故此洛阳牡丹冠于天下。”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也大写特写了这个故事。

郭绍林《关于洛阳牡丹来历的两则错误说法》认为:“天授二年(691)腊,武则天本来就住在洛阳,‘上苑’应是洛阳西苑,因为曾有过‘上林苑’的称谓。腊即阴历十二月,根本不是牡丹开放的季节,所说‘花发’并未交待就是牡丹。一年零三个月以前,武则天已革唐命建周朝,当上了女皇帝,何须再‘托术以移唐祚’?冯梦龙利用这则资料编造小说情节,把武则天的行踪说成在长安,已属杜撰;把学士代作的诗说成武则天自己写的‘诏’,且不说这时为避武则天的名讳,已改诏书为制书,当时诏敕文体是骈体文,哪有以诗作诏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是万岁通天二年(697)在洛阳被推荐给武则天后彼此才认识的,晚于天授二年共计六个年头,怎么能有冯梦龙小说所述的经历?武则天改洛阳为神都,是大周政权的政治中心,她不肯回长安,长安已被冷落、抛弃。若说牡丹由长安移至洛阳,只能看作是承恩提拔,怎么能是失宠贬黜?”(见《洛阳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