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toutiao.com/is/8rKa64c/?=20岁博士成芯片
不到7岁就进入小学三年级学习,好像天生就比其他人聪明,这个女孩8岁参加中考,13岁参加高考,在所有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考上985高校。
东南大学少年班的4年学习,让宋文清找到人生方向,她被众人称为“00芯”,19岁去到名校读博,她是新一代社会接班人的榜样。
天才的求学经历是否充满传奇?在宋文清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吗?听子牙童趣学生观察详细道来。
引导式的家庭教育重要吗?千禧年出生的宋文清在山东泰安长大。要说其父母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采取的态度,那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不注重学习,只注重人格养成。
宋文清的父母同属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待人处事相对理性。他们喜欢带动女儿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兴趣与对外界的探索中学会生活技能,增长新知。
可能也是因为父母的工作都与机械有关,小时候的宋文清很喜欢和各种各样的家电打交道。
小到母亲床头的闹钟,大到家里的立式风扇,在父母的陪同下,她能将其拆散一地,再组装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宋家父母也乐得为孩子讲述相关零件的具体作用,相关原理。寓教于乐的方式,打开了宋文清的理科大门。
因为对邻居家姐姐所做的习题感兴趣,宋文清便央求着父母买回小学课本,自己开始在家人的教导下自学知识。
快7岁时,小姑娘被父母送进了当地小学。分班考试时一定要做三年级的试卷,没想到做完后她也坐进了三年级的教室。
一开始大家担心如此年纪的孩子会不会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没成想有些男孩子的性格,让宋文清极快地加入到了同学们课间的游戏中去。
有时候大家扎堆讨论对某件事的看法,她也会正襟危坐,积极参与进讨论群体。
直到这时候,宋文清依旧对于万事万物充满好奇。数学老师为什么会怀宝宝?父亲为什么说天上的星星有的比月亮还要大?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又为什么不能解渴?有时候突然而起的疑问能让小小的女孩用好几天的时间查找资料,自我求解。
宋家父母对于孩子在学业上的要求,就是上课好好听讲,将知识学到位,在家除了做家庭作业,就不再允许翻开课本。
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是在课堂上学的,生活上的知识,就需要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去解答。
相比于课本上的“硬知识”,宋家父母更加愿意让孩子增长感兴趣的,甚至在他人看来“没有用”的软知识。
也正是父母对于孩子较为特殊的培养与要求,宋文清很早便于点滴间默默懂得了许多看似与学习无关的,稀奇古怪的知识。
宋文清不仅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对于学习也同样如此。老师讲解一个章节能用好几节课的时间,等不及要学习新知的孩子便自己翻书自学。
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了后三年课本上的知识,宋文清在当地初中的专门测试后,成功跳级成为初中生。
13岁进入大学,却出现迟滞在泰安的博文中学里,宋文清顶着“不可思议小女孩”的名头,成了众多学子学习的榜样。
有人说年纪太小的孩子没有成熟的思维体系,跨年级学习就好比揠苗助长,时间长了就会有问题显现。
可宋文清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初触物理知识,小姑娘兴奋地发现,老师讲得不少原理都是自己以前就了解了的,就连一些简单的实验,也是自己曾经和父母在家做过的。
以前那些看似无用的自学知识,成了现在老师课堂上要进行讲解的内容,宋文清开开心心地再学一遍,基础打得比其他同学更牢。
初中三年里,宋文清依旧遵守“家规”,在学校好好学习,在家花时间为自己的兴趣寻找答案。厚积薄发的女孩不仅一直保持着极为优异的成绩,也更加充实着自己。
不出意料,不满11岁的女孩在中考过后如愿进入泰安二中。可令人惊讶的是,刚上完高一的课程,小姑娘便不顾家人的反对,第一次参加了高考。
其实此时的宋文清并没有自学完高中的所有知识,可她想要感受一下高考的氛围,以及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
2011年的下半年,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参加了南科大的自主考试,宋文清的成绩只过了二本线。好在小女孩没有露出什么失意的状态,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投注于学习中去。
一边制定学习计划,一边针对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不足进行针对性训练,宋文清还花时间锻炼自己临场发挥的心态。
超常的自律与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带领着宋文清一马当先。经过又一个两年的学习,小姑娘于2013年的夏天再次走进高考考场。13岁的女孩成了这一年山东省的头号话题人物。
超过2013年山东理科重本线55分,宋文清以609分的成绩,被985高校东南大学少年班吴健雄学院录取。13岁上大学,风光无两的她是父母亲友眼里,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孩子。
可进入大学之后,年少跳级的“后遗症”似乎开始出现。
可能是之前所学的知识还不够融会贯通,也可能是年级太小而不能跟上大学开放性、跳跃性的学习模式。宋文清的学业出现了短暂的迟滞。
自我发现并改正的孩子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小姑娘没有自我怀疑或是盲目进行调整。她主动找上学校的心理老师,也与自己的指导员进行了沟通。在综合多方的建议与自身的现实情况后,开始一点点调整状态与学习方法。
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操相结合,宋文清积极参加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大二时将成绩追上来,大三逐渐领先。在一众同学佩服的目光中,她于大四时构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篇SCI论文雏形。
之后就是研究生生涯。当她研二时将自己的论文整理后发表,得到知名教授与业内人士的肯定,宋文清同样激动非常。
2019年,只有19岁的女孩成为了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一员。加入李丽教授带领的人工智能的可重构芯片团队,这位常驻实验室的姑娘想为中国芯片的研发献出一份力量。
不知不觉中,00后的新生力军们也逐渐进入了社会,成为了新时代的接棒者。他们有个性,有追求,更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也有着独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魅力。
宋文清是00年出生的孩子,而在她的成长历程里,兴趣与好奇心是其自我成就的法宝。
中国的父母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能从胎教开始,直到孩子进入大学,一路上用尽各种方法将孩子向前赶,为了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为了一句“现在不学,长大后悔”,父母让孩子劳累非常,也让自己精疲力尽。
可在此成长历程中,父母是否注意到了孩子的兴趣与对外界的好奇呢?可能有人会说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宋文清,有的孩子笨,不逼不成器。
可逼着孩子学他就一定成器吗?如果可以关注一下孩子的意愿,用正确的引导方式,满足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好奇心,将兴趣发展为特长,也许孩子的成就会比一味死学更喜人呢?
你是否这样认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下一篇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