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写作、拆书、复盘 如何用好三大学习工具,打造你的一技之长

先说一个数据:

如今,5年过去了,我们各自都有收获,但是收获各不相同:

我累计做了120+线下拆书分享,研发了5门个人课程,拆书方面小有所成;

我的老乡,齐帆齐老师,已经出版了3本书,成为年入百万的写作大咖;(推荐齐齐老师的新书《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指南》)

那位坚持复盘的朋友,成为了个人品牌教练,带着人们通过做复盘而打造一技之长。

今天,我用自己的经历,跟大家聊一聊,①写作、②拆书、③复盘三大工具之间,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01拆书

拆书帮的RIA拆书法,是一种把知识拆为己用的方法,有“三张便签”。

第一张便签:I便签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知识点

很多初学者在重述原文的时候,会说的颠三倒四,或啰嗦混乱。I便签则要求通过3W1H的方式来重述原文,力求语言精练、逻辑严密,生动活泼。

第二张便签:A1便签 指的是回忆过去的相关经验。

很多初学者联想能力较差,难以联系过去的经验,或流于泛泛而谈。A1便签则要求深度回忆、运用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具体描述一个你过去的相关经历。

第三张便签:A2便签 指的是规划下一步行动。

很多初学者在规划下一步行动时,习惯于表决心,喊口号,“我一定要坚持,要努力”。

A2便签则要求运用SMART原则,给自己制定一个可观测、可衡量、可操作、有具体步骤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如此一来,使用三个便签,就能够把书中的知识点关联经验,拆为己用,规划下一步行动。此外,拆书家还可以做现场拆书分享,引导学习者把书中知识运用实践,现场拆书活动的气氛通常都很热烈、欢乐。

正是因为现场良好的“及时反馈”,以及“拆为己用”的效果,弥补了一个人读书时的孤独,还能提高逻辑表达能力。所以,在过去的5年,我自己就读了300多本书,做了将近120场的拆书分享。

然而,做的分享多了,我也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拆了好多书,学了好多知识,却没有真正把一个知识技能运用好。

要知道,任何一个知识和技能,都是需要大量专注的练习,才能成为你的一技之长的。

以拆解齐帆齐的《人人都能掌握的写作变现指南》为例。

你用拆书法拆了这本书,甚至还做了一场拆书分享,难道就真的意味着你学会了“写作变现”吗?

不,光拆还不够。

你还需要大量的专注和重复练习书中的写作技能,如果你是零基础写作者,至少要坚持写作2-3年以上,才可能真的实现写作变现,成为写作达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几百本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并没有真的在某个领域,培养出自己的一技之长。

你读300本书,就好比你向300个大咖学习,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什么都懂一点,却什么都不精通。

如果你专注在一个领域,把学到的知识点不断运用实践、复盘、精进,5年差不多3000个小时,你已经是个小专家了。

那么,如何专注坚持把一个技能练好呢?复盘,是最好的打磨一技之长的工具。

02复盘

如果说拆书是把书本知识技能内化运用的工具,那么复盘,就是把一个已经学会的知识技能,反复迭代打磨成为一技之长的工具。

常见的复盘有四个步骤:

1)目标检视(对照我设定的目标,我完成了多少)

2)我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

3)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哪些

4)我要如何改进

举例,我想提高写作能力,希望明年能够出书。于是,我用“复盘日记”的方式,来打磨自己的写作技能。

本周目标:

写3篇文章的开头,并分别练习写“吸睛开头”的3个方法。

本周目标完成情况:

100%

我做的好的地方:

“金句开头”选择了林清玄的金句,非常优美,点击率高……

“故事开头”要选择了近期的热点话题,比较吸睛……

我做的不好的地方:

“悬念式开头”选的案例是一个007电影情节,和我要讲的内容关系不大,有点为了悬念而悬念,生搬硬套……

下一步如何改进:

下周继续练习“悬念式开头”,拆解3个悬念式开头的文章,仿写一篇……

上面,就是一个小示范,还有深度复盘的内容因为篇幅原因就没有放上来。但这个示范,能清晰看出,我学习写“吸睛开头”的整个练习过程。

深度的复盘,既能够能够帮助自己每天专注在打磨核心技能上,又能够提醒自己刻意练习,而不是低效重复的练习。

03写作

最后,我们来说写作吧。

一个人最开始写作的时候,面临着两大难关:

第一、不知道写什么、写得自己都看不下去。

第二、无人问津,没有阅读量,没有反馈。

写作最初来源于一股想要表达的欲望,但是一周之后呢,一个月之后呢?你储备的知识已经写完,你的表达欲望已经“倒空”,你面临着没有素材、不知道写什么、文字缺乏逻辑、缺乏美感等等困扰。

更痛苦的是,你辛辛苦苦码了2小时+的字,可能到最后的阅读量只有几十,甚至个位数。

尤其是你特别想把一篇文章写好,花时间花精力去写了,但最后没有什么阅读量,这种打击更大。

既然写作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写作呢?

因为,写作是梳理思维的最好方式。

我们很多人觉得自己懂得很多,说什么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真的让你写出来,却写得一团糟。

为什么?

因为口头表达是线性的、一维的,而写作则是二维的。

语言你说过就丢过了,听的人并不一定能够觉察到你的逻辑漏洞,你可以用表情、动作、神态、语气等信息来补充。

但是写作就不同了,白纸黑字写了出来,你所有思考不清晰、不深入、逻辑混乱的地方,都逃不出大家的眼睛。

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思考清晰,才能写得清楚。”

为了要写得清楚,你必须对一个观点反复思考、深度梳理、找到核心、剔除废话、排篇布局,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到电脑里。写完后,可能还要反复修改几遍。

经过这个过程,会让你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到“知道自己知道”。

你自己的思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楚,对问题的理解得到加深。脑子里的杂乱思绪也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实实在在成果。

而且,从打造个人影响力的角度来看,写作也比做演讲、做线下分享更有传播力。

04最后的话

回到开头我和两个老乡的例子。其实,我在2017年和2018年,断断续续也坚持了大半年的写作,后来因为没有熬住寂寞,我最后选择了去做拆书分享。毕竟拆书时的“即时反馈”和“现场交流”,确实比一个人孤独的写作,要好受多了。

但是现在回想,真的非常可惜。

人的一生有那么多的孤独,我们都走过来了。怎么在写作这里,我就轻易放弃了呢?

要不是因为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在单位写材料,加上单位领导这几年一直提携我,给我“加”压,“逼”我写文章,现在我根本没办法这么轻松的重拾起写作。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三大工具的各自适用范围:

拆书法,可以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拆书的核心是拆为己用,所以一定要专注聚焦一个技能领域。

复盘法,可以聚焦已经拆为己用的技能,反复迭代,打造出自己的一技之长。

复盘的核心是打造一技之长,也一定要明确具体的复盘目标。

写作输出,让自己的思考、实践、经验变成文字,打造自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写作的核心就是写出我心、写出我思、写出我想,要能够扛得住寂寞。

好的文章,自己会走路。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

我是@寒羽 你的私人咨询顾问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