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产后身痛案——桂枝加附子汤
张某,女,35岁,市民。2011年4月4日就诊。
产后40多天,半月前出现浑身酸痛,着凉则疼痛加重,已到清明节,还着毛衣棉袄。现症见:全身手指关节、足踝关节、两肩及足跟骨疼痛,睡觉之时,感觉两肩冒凉气,背部肌肉感觉紧痛,形寒怕冷,倦息乏力,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象浮缓、虚大无力。证属阳虚感寒。治宜扶阳散寒。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药用:
制附子30g,干姜24g,炙甘草24g,黑豆30g,黄芪60g,桂枝24g,当归24g,细辛10g,川芎15g,白芍24g,党参24g,炒白术24g,鹿角片10g,肾四味各24g,麻黄10g,木瓜24g,桑寄生15g,生姜15g,大枣5枚。3剂。
用法:上药前4味先煎1小时,再下余药,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4月8日):服药后,浑身怕冷减轻,背部紧急感缓解,手指肿胀疼痛减轻。仍气短乏力。原方黄芪加至120g。3剂。
三诊(4月11日):服药之后,症状仍在减轻。同上3剂。
四诊(4月14日):服药后,浑身关节肌肉酸痛均有明显好转,怕冷症状继续减轻,已脱下了棉袄,但吃饭时虚汗多。足跟部疼痛,感觉痛处发凉。病重药轻,调整处方,药用:
制附子30g,制川乌头30g,炙甘草30g,黑豆30g,蜂蜜50g,黄芪120g,桂枝30g,当归24g,细辛12g,川芎15g,白芍30g,党参30g,炒白术30g,鹿角片12g,山萸肉30g,肾四味各24g,木瓜24g,桑寄生15g,山萸肉30g,生姜15g,大枣15g。3剂。
用法:上药前5味外包先煎2小时,再下余药,水煎服,每天1剂。
五诊(4月17日):全身疼痛逐渐好转,足后跟疼痛、怕冷发凉均基本控制。因劳累并受风寒着凉,感觉身上肌肉诸关节痛处加重,经休息及服药后,疼痛又减轻,足足跟疼痛未能完全缓解。上方加葱根60g。3剂。
六诊(4月20日):疼痛已被控制,稍活动及吃饭时出汗,背部筋紧痛痊愈。原方去葱根,加生龙牡各30g、五味子20g、炒白术24g。3剂。
七诊(4月25日):服药后,汗止痛消。健康如常人,最后服培原固本散以善其后。
【按语】产后多虚又多瘀,容易受凉感寒,加之百脉空虚,寒邪易于入内,寒则收引,筋脉挛急,因而导致全身性骨与关节疼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产后虚弱之体以气血阴阳俱虚为多,但以阳虚最为主要,因火神派扶阳理论认为“阳为主,阴为从,阳主阴从”。因此,立扶阳为大法,重用扶阳之品姜桂附等,具有扶阳气、散寒邪、通经络、止疼痛之良效,临床效果显著,特别是合用补气益肾之品,对于本病的调治与取效非常重要。(陈守义老师亲赠医案)
(五)右膝关节肿痛案——阳和汤加附子
李某,男,55岁,农民。2011年4月7日就诊。
患者右膝关节肿痛伴积液,反复发作有5年之久,曾予穿刺抽液、封闭等措施,只能取一时之效。现症见:右膝轻度肿胀,关节上下肌肉轻度萎缩,较左侧细,右膝不能弯曲,早起僵直不能走路,慢慢活动后才能活动,活动后呈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疼痛能缓解。摸之右膝皮肤发凉,气短懒言,畏寒怕冷,气温下降则疼痛加重。舌质淡红苔白,脉象沉细迟。证属久病阳气虚衰,运化失职,湿留关节。治宜温阳化湿,通络蠲痹。方用阳和汤加味,药用:
制附子30g,制川乌30g,炙甘草60g,干姜30g,黑豆30g,蜂蜜50g,麻黄15g,黄芪120g,细辛20g,白芥子15g,熟地30g,防风30g,桂枝45g,白芍45g,当归30g,木瓜24g,川牛膝24g,鹿角胶10g,生姜50g,大枣20枚。5剂。
用法:上药前6味先煎2小时,再下余药,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服,4小时1次。
二诊(4月12日):服上方药后,症状明显好转,右膝肿见消,疼痛减轻,并药后有一股暖流直通足底处,膝关节处痛约持续40分钟,痛后症状随即减轻,膝关节可以弯曲,可以随意活动,但摸着仍凉,原方加淫羊藿24g。5剂,服法同上。
三诊(4月17日):可骑车来就诊,右膝肿消七成之多,感觉浑身有力,几年酸痛苦楚基本痊愈。嘱其间日服药1剂,巩固疗效。
【按语】膝关节肿痛一病,历来难治之病。自从学习并接受火神派扶阳理念以来,选用外科常用治疗阴疽名方——阳和汤为主,加上扶阳益肾之品,特别是扶阳药物重用附子与乌头,助阳通经、散寒祛风、化湿止痛,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本病久病绵绵,气虚血亏、阴阳损耗,同时辅以补气益肾养阴之品,真正达到了“阳主阴从”之目的,如此才能达到持久疗效之作用。(陈守义老师亲赠医案)
(六)腰腿痛案——阳和汤加乌附
陈某,女,46岁,农民。2011年4月12日就诊。
患者腰酸痛、腿痛病史年余,坐车颠簸时如电击样猛痛两下,头昏痛以右侧明显,全身关节与肌肉几乎均感疼痛,痛苦异常。现症见:腰部及双膝关节肿痛,左膝关节更为严重,伸缩受限,形寒怕冷,在阳光下晒着舒适。虽天已过清明节,但他还用电热毯。遇天气温度下降时症状加重。饮食及二便正常,舌质淡红体胖、苔薄白滑润,脉象沉缓。证属阳虚寒凝,湿浊不化。治宜温阳化湿。方用阳和汤加味,药用:
制附子30g,制川乌30g,干姜30g,炙甘草60g,黑豆30g,生黄芪60g,熟地30g,麻黄10g,白芥子15g,鹿角霜30g,肉桂10g,桂枝15g,白术30g,茯苓30g,泽泻10g,猪苓10g,生苡仁60g,苍术15g,川牛膝30g,三七10g,生姜30g,大枣10枚。3剂。
用法:上药前5味外包先煎2小时,再下余药,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4月15日):患者服药后,感觉到有一股温流从胸中向腰部及四肢放射,顿感躯体四肢松散舒适,只颈部时有僵直感。原方加葛根60g。3剂。
三诊(4月19日):腰腿及腘窝周围肿胀明显消减,手腕关节肿基本消失。怕冷症状明显减轻,但发困总想睡眠较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较前诊有力。上方黄芪加重至120g,鹿角霜减至15g。5剂。
四诊(4月24日):服药之后,症状继续减轻。方药有效,继服5剂。
五诊(4月29日):左膝关节稍肿,身困乏力,食欲不振。上方加焦三仙各15g、威灵仙30g。5剂。
六诊(5月9日):服药之后,饮食增加,欲睡消失,但仍觉两腿软,舌脉如前。同前方药,5剂。
七诊(5月29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消失。尤其右膝关节症状明显继续减轻。可以操持家务,原方5剂,嘱其间日服药1剂。巩固疗效。
随访:后来又带其他病人就诊,说已能参加农活。健康如正常人。
【按语】腰腿痛病人临床上比较常见,陈氏在学习火神派学术思想以前,大多是以自组方为主,虽然也是扶阳通经,但效与不效得失参半。自从系统学习火神派扶阳学术理念以后,看到火神派医家比较推崇阳和汤为主方治疗痹证,后把此方与经验方药进行有机结合,其临床疗效不仅快而且远期疗效也比较满意。此例患者是比较典型的腰伴腿痛,治法采用扶阳大法,结合阳和汤解表开凝、益肾固本,加之大剂量乌头与附子重用,循序渐进,随症加减化裁,因而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陈守义老师亲赠医案)
附:第六期傅文录扶阳医学传承班(中级班)开班通知
中原火神傅文录扶阳医学传承班历经两年的时间,五期的集中培训,都已经圆满结束。我们的线下培训是学习的主线,《扶阳医学传真录》是我们的基础教材。我们的传承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目的是培养纯正的扶阳医学接班人。现在很多的中医学者,都是盯着“病”,而不是盯着“人”。而我们的培训以及日常的诊治完全是盯着“人”的(主要是针对人的吃喝拉撒睡做文章)。这在很大一部分医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疗效显著,口碑甚好。傅文录老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除了看病的“勤思考”之外,还日日不忘积累素材、给大家留下宝贵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会在我们将来的培训中一一展示,供大家研究学习。
郑卢扶阳医学给傅老师最大的几点启发就是:一、治疗任何病,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治疗次第,一方一法不现实。扶阳医学治疗次第,用傅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有邪去邪、无邪建中理中、最后益肾填精。所以,我们的处方是“套方”,也就是一整套的处方,完全按照治疗次第来开具,并非一方一法来治病。二、扶阳医学把治病提升到“法”的层次上面了。如:切脉表证阳虚桂枝法、切脉里证阳虚附子法、表里皆虚应用附桂法、其他情况非附桂法。还有近期临证过程中经常应用的“黄连阿胶汤法”、“镇八方之法”、“藿香化湿法”、“川乌法”、“乌梅综合填精法”、“四逆填精法”等等,都有其不同的舌脉证运用指征,效果显著。三、在脉法药一体论的基础上,又糅合了舌诊,也就是所谓的“舌脉症药相应学”,这在临证中对于临床疗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我们中医四诊中的“望诊”颇为重要,其重中之重就是“望舌”。舌象的全息理论能够反映几乎人体所有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变化,对于指导临床辨证、立法、遣药、处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在傅老师近期的临床过程中非常多见,且病人信赖程度大大提升,医患皆满意。根据一个外地朋友所做的统计:在傅文录老师这里开具的“套方”,经过病人二至三个月的服用,随访50个病人家属,反馈信息说八成以上疗效显著、达到预期目标;少数病人的处方略做调整以后,九成以上的病人都非常满意。在这些病人里面,好多都是久病多年、八方寻访名医治疗,疗效一般的患者。所以说:在我们这里,只要您有信心,大夫就有信心!!
希望有兴趣跟诊学习的广大中医人,将来都能够从中受益,造福众生。
1.开班时间:
2019年10月4-6号,3号报到。
2.开班地点: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家天下君悦商务酒店(暂定),距离浚县新汽车站约300米。
3.人员安排:
本期中级班计划30人左右,以初级班学员为主,以汇款先后顺序排座次。
4.课程安排: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