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这位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自筹建西湖大学之始,就踏上了一条艰苦跋涉却矢志不渝的办学之路,也成为这所高校最重要的标签和宣讲人。2019年12月27日,河南日报独家受邀走进西湖大学云栖校区,见到了这位河南老乡。
本报记者 刘洋/文 聂冬晗/图
从世界名校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辞职,到杭州西湖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35岁的赵世钰做出这个决定,源于对西湖大学的期待,以及对施一公团队办学理念的认同。
来到西湖大学的人几乎都是这样的理由。
施一公,这位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自筹建西湖大学之始,就踏上了一条艰苦跋涉却矢志不渝的办学之路,也成为这所高校最重要的标签和宣讲人。
12月27日,河南日报独家受邀走进西湖大学云栖校区,见到了这位河南老乡。
大学之大,在大师之大
杭州西南,凤凰山下,云栖小镇内,西湖大学隐映在山水之间。
校园不大,只有66亩,约等于6个足球场;建筑不高,教学楼大部分都是7层;学生不多,3年来只招收了334名学生,但这些学生拥有一个共同身份——博士研究生。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是我们的办学定位。我们创造了中国高校先培养博士生、再培养本科生的先例,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施一公说。
这个理念,源于2011年欧美同学会上一次谈话。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启德教授向施一公等人发问:你们深谙中国文化,知道中国教育的长处和短板;都在海外著名大学做过教授,知道国外教育的优势和缺点,为什么不取其所长、用我所长,在中国创办一所有特色的小型顶尖大学?
施一公至今都记得心跳到快要爆炸的感觉,他说那是一种“被点破了梦想心事”的兴奋。“我前40年成家立业,又用10年帮助母校清华大学发展生命学科,现在,我要做这辈子最大的事情——为国家、为民族创办一所顶尖大学。”施一公激动地说。
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与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等7人正式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并获得批示支持。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西湖大学。当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
在这里,职业的行政服务使教师免于事务性工作的繁文缛节,高效的科研平台保障了尖端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发表论文数量和引用率不再是学术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科学家研究方向是否剑指相关领域最前沿、是否取得国际公认的实质性进展则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已有111位教授受聘西湖大学,围绕生命与健康、自然科学、前沿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
“我希望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西湖大学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谈到梦想,施一公很虔诚。
西湖大学是鱼,社会各界是水
西湖大学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一性质决定了施一公上任后首当其冲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我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能接受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但要钱,是真不容易。”施一公幽默地说,自己一度满脑子都是钱,天天想着怎么为大学创建“化缘”。但现实中,施一公又不好意思开口要钱。有一次,他与一位企业家谈办学理念谈了一个半小时,只字未提捐赠,最后还是对方忍不住说:“一公教授,我理解办学要花钱,您希望我捐赠多少?”
通过筹款,几十年没离开校园的施一公重新了解着社会现实,体会着企业家的艰辛。在日复一日筹集善款过程中,他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感动。
施一公经常提到郑州邓营、侯屈平夫妇。听说施一公及一批同道开始筹建西湖大学,邓营很认同他们的办学理念,很快同意捐1000万元,同时希望有机会和施一公一起晚餐。转折出现在这次晚餐上,当侯屈平认真听完施一公的讲述,立刻拍板要做创始捐赠人,协议捐赠一个亿。夫妻二人回到郑州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正在上高中的孩子,说“爸妈对不起你,把家里的钱都捐给西湖大学了”。没想到,孩子一句“你们把钱捐给教育就对了”让夫妻俩热泪盈眶。
“这样的感人故事很多。”施一公说起这些事来就忍不住有点激动: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温州籍华侨周学兵,辗转33个小时向西湖大学递上了当地33位华侨华人的心意;一位河南的90后姑娘,把婚礼礼金捐给了学校;山东济微中学12岁的张子昊,捐出了3000元压岁钱;今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仪式一周年时,后台冒出好多个“1020”的捐款……点点滴滴,都在他心里。
过去三年多来,共有44位创始捐赠人和超过1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为西湖大学捐赠。这些未曾谋面的捐赠人,给予施一公及其同道者坚持走下去的强大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湖大学是属于全中国每一个人的。”施一公说。
把“小我”融入“大我”,实现人生价值
在西湖大学工作人员眼里,52岁的施一公是一位“很拼的河南人”:讲课、讲座、开会、募捐……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办公室写论文。
他还有个习惯,逢人就拍着胸脯说“我是河南人”。
“我父亲出生在杭州,但我是地道的河南人。”施一公说,“我在河南出生、河南长大,在河南生活了18年,厚重的中原文化滋养了我。”
怀着对老家的深情厚谊,施一公积极为河南发展建言,为老家形象改变点赞,为河南学子呐喊。他建议河南应该建一到两所有特色、国际化的研究院所,调动潜在生产力。还希望河南学生在辛苦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保留对未知世界的兴趣,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培育崇尚科学的精神,追求“大写”的人生。
淳朴的河南老乡也给予施一公很大支持。在西湖大学的创始捐赠人中,包括秦英林、薛景霞、朱新红、姚忠良、张磊等在内的19%来自河南。他们经常会问施一公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来河南办大学?”
施一公笑着讲起了汴梁迁临安的历史故事。他说,豫浙两省、汴杭二市,深受宋文化影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西湖大学落址浙江还是河南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高度,齐心协力把它办成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为世界作出贡献。“我们当然欢迎河南的学子来西湖大学深造!”
这与西湖大学“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任务一脉相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小我”融入中华民族的“大我”,一直是施一公对自己的要求,正如他名字的含义:一心为公。
偶尔,他会回忆起2008年。那年,他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身份,回到中国。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只有一个念头:“这里,才有我想要的未来”。
大家都在看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ID:hnrbxmtb)”。
责编:张远 惠晓晗
觉得不错就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