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贵州省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贵州省内原始社会早期遗址分布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角,上接四川,右倚湖南,下邻云南广西。在禹贡的九州图中,其腹地大部分属于梁州,少部分领地(贵州东部)属于荆州。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夜郎国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战国时期,楚襄王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 “且兰既克,夜郎又降”。由此,身处中原地区西南方位的夜郎国才为人所知。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战国时期西南片区

秦代,秦始皇将原楚国巫郡和黔中郡合并为新的 “黔中郡”,郡治黔城(今湖南怀化市沅陵县城西的黔城,治今贵州东北地区以及湘西一带),而除贵州东北地区的其余地区仍属于夜郎国的领地。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黔中郡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秦代贵州片区

汉朝武帝时期,得益于强盛的国力,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在今贵州省内开置牂牁郡(zāng kē)。牂牁郡辖且兰、鄨、平夷、毋敛、谈指、出丹、夜郎、同并、谈焒、漏江、毋单、宛温、镡封、漏卧、句町、进乘、西随等 17 县,郡治且兰。并且在西汉时期将黔中郡改称为武陵郡。此外,今贵州六盘水地区属于犍为郡的管辖范围。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西汉益州刺史部(贵州附近区域)

因此在西汉时期,今贵州辖地分别属于三个郡的管辖范围内:犍为郡、牂牁郡(同属益州)以及武陵郡(属荆州)。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武陵郡

东汉时期,贵州省内大体上延续了西汉的郡县建制,未出现大的变动。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东汉益州刺史部北部(含贵州省北部地区)

三国时期,贵州省主体区域仍归属牂牁郡管辖,但是总体来看大致由八个郡的部分领土组成:牂牁郡(今贵州省中心区域)、朱堤郡(西北角六盘水市区域)、建宁郡(西南角)、兴古郡(西南角)、江阳郡(北部遵义市附近)、巴郡(重庆以南遵义以北片区)、涪陵郡(贵州东北角)与武陵郡(属荆州,贵州东部,在今铜仁市附近)。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三国时期云贵地区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三国时期贵州北部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西晋、东晋、宋齐梁陈等政权的先后管辖,不同郡分管的区域出现了较大的变动,且出现州下辖郡的情况,故在此仅列出西晋时期的行政区域划分:彼时西晋设置梁州管辖涪陵、巴郡二郡,江阳、朱堤、牂牁三郡属益州管辖,兴古、建宁二郡属宁州管辖,在此之前的蜀汉时期,以上七个郡均属益州管辖;而铜仁地区的武陵郡则仍处于荆州。

到了隋朝,据《隋书》记载,上述除武陵郡外的七郡均属梁州,但因《隋书》是唐代人编写,且隋朝事实实行的是郡县二级制,未出现州制(而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因此读者勿将此划分作为实际隋朝的行政区划即可,仅可作为大致的参考。

唐朝时期,以道州县三级制进行管理,其中贵州省大体处于黔中道的管理之下,黔中郡下辖十三州:黔、辰、锦、施、叙、奖、夷、播、思、费、南、溪、溱,其中有部分州辖地不属于今贵州省,如黔州、施州、溪州等;此外,在剑南道下辖的戎州(六盘水、兴义地区)与泸州(遵义市西北赤水地区)也有部分辖地属于今贵州省。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唐黔中道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唐黔中道与剑南道交界处

宋朝时期,黔中道管辖的贵州片区大体转移到了夔州路的领地下。夔州路下辖夔、黔、施、忠、万、达、涪、渝、开、恭、珍、播、思、黔州所领诸羁縻州等州;云安、梁山、南平、遵义军;大宁监。其中夔州路南部地区属州大致在今贵州省所辖地区。虽然主要属夔州路,但除了夔州路,其他路如荆湖北路、梓州路、广南西路等也或多或少管辖了今贵州省的部分地区。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北宋夔州路(贵州片区)

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 “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南宋时期贵州的大致区划与北宋相差无几,因此在此便不予置析。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南宋夔州路(贵州片区)

元代时期,今贵州省领域大体上分属于湖广行省与云南行省,贵州东部地区属于湖广行省的其中一部分,而云南行省则下辖贵州西部的另一部分。此外,元朝还在贵州地区设置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元代湖广行省(贵州片区)

明代是今贵州省正式形成的时期——割湖广、云南、四川行省各一部分而置为贵州布政使司(省)。彼时,贵州省下辖十属府:贵阳、安顺、都匀、平越、黎平、思南、思州、镇远、铜仁、石阡。(今贵州四周部分领地在当时属周边省份,但所辖面积甚小)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明朝贵州省行政区图

此外,明朝还有都司、卫、所的建制,开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军事,后来由于地方问题频发,卫所也开始掌握行政管理的权力。而在贵州布政使司下辖区域设置了贵州都司,治贵阳府,领(管辖)实际土地的有九个,所一个:龙里卫、新添卫、安南卫、威清卫、平坝卫、毕节卫、赤水卫、敷勇卫、镇西卫;普市守御千卫所。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明朝贵州省行政区划建制

清承明制,清朝仅在明朝原有的行政建制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修改:例如将布政使司的称呼重新改为了行省。

因此,贵州省的行政区划建制与明代大体相同,但实际有一定扩充,改动范围如下: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清朝贵州省行政区图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清朝贵州省行政区划建制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

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并在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政权。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即红二军团)进入黔东,建立黔东特区,7月成立了特区委员会,在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县建立了县、区、乡革命委员会。但在此之后(1935年)及抗战期间,贵州基本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之下。

1949年11月,解放军解放贵阳,同年12月底贵州省政府正式成立。

建国后至今,贵州省内一直在进行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并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行政区划建制的模样。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贵州省今行政区划图

时至今日,贵州省面积在全国省份中排在16位,为17万平方公里,其领域下置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市一级)。

6个地级市:贵阳市(省会)、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

3个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附民国年间(1912-1949年)改动地名统计:

贵州省千年历史地图变迁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