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
▲ 郭小伟整理
好久都没有写文章了,抱歉。一来没有什么好写的,心里没有墨水,二来是最近客户都是小问题,都是用小方法一两招就搞定,没有什么可分享的。没啥好写的时候就多看看书,多在群里跟恩师互动,最近学的东西挺多的,不过后学脑子比较笨,记不住太多,也不懂的融会贯通,确实挺懊恼的。不过也没关系,那就多梳理梳理,都跟高人分享分享,这样子也会得到高手的指点,听好的。
最近在学习舌诊。一个人呀最怕的是满足,一旦满足基本都废了,对中医而言,其他依然。我们都在学习,都在成长,越是遇到瓶颈越要想方设法突破。
今天整理一下舌诊的知识点吧,也没有那么完美,如有错误,请多多指点: 我们用舌诊来去辨别身体的问题,探查疾病的虚实,这个叫“望诊”。不过这个技巧你需要分别哪一个是舌,哪一个是苔。“舌”就是我们整个舌体,包括肌肉和筋脉。而“苔”讲的就是我们舌面上浮现出来的东西就叫苔垢。这两者都需要辨别。舌体的长短细小胖大扁,还是舌体不正;看舌苔白厚还是黄后。探知患者的寒热虚实,通过舌苔可以表现出五脏六腑脊柱整体的一些表现。一般在看诊的时候医生会让我们把舌头轻轻的伸出来,舌尖略向下,而不能太用力,嘴又不能张的太大,舌尖不能翘起来。一般都会看个2.3次这样会更准确,从舌尖看到舌根,从舌面看到舌低。舌头伸久了,舌苔会变化,如果太短又辨不出来,一般都是10秒钟差不多。像我初学者都是要看2.3次才能把整一个舌看清楚的。小时候也去看过病,医生用这个舌诊工具压着舌,或者用棉签刮苔,就是看这个舌根和这个苔有多厚,来辩证疾病的轻重。
前几天有一个63岁的大叔,湖南人,中风有3个月有余,高血压,血糖高,轻微脑梗,舌苔红,舌偏歪,有口臭,他一张口口气就很重,脖子和上嘴唇上有长疱疹,他的双手双脚很冷,我一拿他的手不到一分钟感觉都有刺骨的冷,我干净叫她泡泡82年的纯艾草药汤,给他加了3次的95度的药液才背部发热,这个时候手才开始暖和起来。在看一下舌苔润了许多。其实口臭就是通过舌觉来辨别的,通俗来讲就是闻。临床上若患者诉说口苦,则多见于热证,特别是多见于肝胆实热的病变;口甜而腻,则多属于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为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常是食积内停;口淡乏味,往往为脾虚不运。因而有'热盛则苦,寒盛则咸,宿食则酸,烦躁则涩,虚则淡,瘤则甘'之说。
以前有遇到中风的客户,说不出话的,这个就是肝经气绝之后导致舌体变硬,舌硬呆板就不能说话,加强气虚更不能伸缩舌,会流口水的。像祖国中医认为“心神在舌”,会导致不能正常说话,我喜欢。
望舌质,可以察人体脏腑的虚实。如心血充足,则舌色红润;血分有热,舌必由红而绛;心血衰少,则舌色淡白;气血瘀滞,则舌色青紫等。这是观察舌质颜色变化,以察知机体脏腑情况。另外,观察舌体形态的变化,也有助于判断脏腑的虚实状况。如足厥阴肝经气绝时,会呈现出唇青舌卷;足太阴脾经气绝时,则舌体萎缩,伸缩无力;手少阴心经火炽,火热上壅,则会发生木舌、重舌、舌烂等症状。
舌苔是禀胃气而生,而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故脏腑病变,都能影响胃气,而反应于舌苔上。苔的白、黄、灰、黑,可分辨脏腑病变的寒热;苔的厚薄润燥,可辨邪之浅深和津液的盈亏。如寒湿困脾,则苔白而滑;脾蕴湿热,则苔黄而腻;胃家实热,则苔黄而干;阳虚寒盛,则苔灰而滑润,津枯火炽,则苔黑而干燥。一般来说,疾病初起,邪在肺卫,病情较轻者,舌苔多薄;而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脾胃有食饮痰湿积滞者,则舌苔多厚。正常人或津液未伤,则舌苔润泽;邪热灼津,胃阴不足,则舌干少津。
舌尖——上焦心肺
舌中——中焦脾胃
舌根——下焦肾膀胱
舌边——肝胆
心热,则出现舌尖红而起刺;胃阴亏损,则舌中苔剥;胃中积滞,则舌中部垢腻;肾虚寒证,则舌根部滑而白;肾阴枯涸,则舌根苔剥;肝胆郁热,则舌边红赤;肝胆湿热,则舌边黄腻。此外,临床上,尚有按三焦部位、胃脘部位划分法。如舌尖为上焦,舌中为中焦,舌根为下焦,视其色以决其寒热虚实也。舌尖是上脱所管,中心是中院所管,舌根是下脱所管。此舌上一定部位也。上述这两种舌的部位划分法,验之于临床,也有一定意义。所以,在临床上,常将几种舌的部位划分方法,结合参看。
不同性质的病邪,在舌象上能反应出不同的变化。诸如舌淡红苔白而薄,多为外感风寒之邪;舌红苔干,多系燥热为病;舌滑腻,常为内有湿邪;苔粘腻,多为痰浊凝聚;舌色紫暗少苔,舌板滞而湿润,多为瘀血停滞;舌质坚敛,舌中部苔色黄厚而燥,多为伤食胃实之候。凡此风、寒、热。湿、燥、瘀血、痰食诸种之因,于舌质,舌苔的变化上,都明显地有征可验。这对临床辨识致病原因有一定的意义。
这人有什么问题?有此舌象的病人,非常多!!!
用柴芍六君子汤合养精种玉汤。肝郁脾虚兼肾阴精不足。舌两边翘起来为肝郁。舌中如山谷为脾胃虚,舌根不平为精亏。胃气虚怎么治?用大半夏汤,其中人参补气,半夏降胃,妙!柴芍六君子汤中即含大半夏汤之意。之前,我总提右降的锋利之剑——柴芩温胆汤,很少讲升右的锋利之剑——柴芍六君子汤,我以为都善用呢!无论是柴芍六君子汤,还是柴芩六君子汤,都是遵“升降相因”原理而执左升与右降两端用中,故药平淡无奇而效果宏大,在于用“执两用中”之道!柴芍六君子汤是一位岭南派伤寒名家创立,人家是伤寒家,创立时方,说明经方治病有局限性,不能应对所见。我一看此方,太好了,收为己用,纳入升降大法体系。
1、舌中与舌根同时凸起:舌体犹如袋子,里面装东西多就鼓胀。舌中和舌根内物质多余,即邪气有余,使舌中与舌根凸起。由于舌中主人体中焦,舌根主人体下焦,所以舌中与舌根凸起,说明人体中焦和下焦邪气有余,是什么邪气有余呢?舌质红主热,舌苔腻主湿,邪气应该是湿热,此湿应该脾虚生的湿,此热应该是肝肾阴虚生的相火,故用二妙丸,其中苍术健脾燥湿,黄柏泻相火。
2、舌中与舌根同时凹陷:舌体犹如袋子,里面装东西少就凹陷。舌中和舌根凹陷是缺乏物质,即正气不足,使舌中和舌根凹陷。由于舌中主人体中焦,舌根主人体下焦,所以舌中与舌根凹陷,说明人体中焦和下焦正气不足。是谁正气不足?由于人体以五脏为主,其中脾主中焦,肾主下焦,所以应该是脾肾气虚,常用四君子汤健脾,巴戟补肾。
三个舌都是水滑舌,但是不是同一个证。
1,第一个水滑舌是寒湿困脾证,即寒湿内侵证,为过食生冷,将寒湿带入体内,导致脾阳受困,产生寒湿困脾。注意!寒湿困脾与脾虚生湿不是一回事,寒湿困脾之寒湿是从外而入,脾虚生湿之寒湿是从内而生。此舌不但水滑,而且舌两边塌陷,舌两边塌陷为阴维舌,主肝血亏,故是寒湿困脾兼肝血亏证。一般用连珠饮。
2,第二水滑舌是肝郁脾虚,脾虚生湿,导致舌水滑。此舌两边翘起如高山,主肝郁;舌中凹陷如山谷,主脾胃虚,故是肝郁脾虚兼胃降不及证。一般用柴芍六君子汤。
3,第三个水滑舌是肾阳虚水泛证,特点是舌质胖嫩,并且水滑有齿痕。一般用真武汤。
人体所有疾病的原因都和舌尖的异常,有一定直接关系。所以看舌尖的高低是治疗疾病的第一步,治疗疾病先治疗引起舌尖异的疾病是关键!
请看上图,舌头自然伸出来时,舌尖向上翘起,为上翘舌。根据脏腑在舌上的分布理论,心脑分布在舌尖部位。舌尖主心脑,舌尖上翘,反映心脑部位气机不畅通,心脑气郁。治法遵“以顺气为先,调中为要”之旨,清肺平肝,清心化瘀。心脑气郁证,舌质红,可是苔白不黄,有湿热病特点。治疗心脑气郁证,可以用治疗脑髓气郁证的方剂加减,其组成是:川芎,当归,姜黄,桃仁,益母草,藿香,白豆蒄,砂仁,石菖蒲,半夏,薄荷,菊花,山楂。湿热病与内伤病混合之病!温病之湿热,外入之湿热。舌质红,苔不黄而反白,症状矛盾是湿热病之特点。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两者正相反,互相矛盾,故湿热之邪,表现出来的症状矛盾。湿热,由口鼻入,直趋中道,无表证。那就是内伤杂病了。
依然是湿热病,舌质红的这么厉害,可是苔不黄,症状矛盾是湿热病的特点。湿热病血分证兼痰浊中阻,以化痰为主,导痰汤加石菖蒲,郁金,天竺黄等。
痰属于湿,治湿热病侧重祛湿,湿去则热孤,热易退也。
湿热病,特点:第一是乏津液,说明热伤津液。第二舌质绛,这就是绛色,主热入血分。第三有块黄色苔,一般书上称“上罩片状粘腻苔”
湿热并重,王氏连朴饮。我看用半夏,黄连,黄芩,枳实,生姜就行。不就是辛开苦降嘛,兵不在多而在精。目的是升脾降胃,枢轴不转,邪是出不去的。辛则能开散湿郁,温则能升脾。苦则能降胃,寒则能泻热。抓住这四点就赢了!
但在服药三五剂后,湿热邪气逐渐解除,舌苔逐渐变薄,味觉逐渐恢复,此时患者多诉“同样的药为什么越来越苦,越来越难喝?”这种情况往往是药证相符、疾病逐渐好转的表现。此时,患者当减量服用或停服,或改用他药以善后。
上一篇
孝歌书《十二月行孝》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