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听说要想思考问题,演讲表达更有逻辑,《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是必备的,很多年前也跟风和同事一块买了一本,但是买过来之后就没去看过,当时自认为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还可以,再加上有看过的同事说内容有点难,很枯燥,于是这本书就被我尘封了起来。
最近一直在研究思维和逻辑,就把这本书重新翻出来好好地看了看,发现的确很经典,而且很多公司都会把这本书拆解成课程,用于内部员工培训,市面上很多关于思维类、写作类、表达类的付费课程也会参照这本书的观点和逻辑,网上也有很多文章来分析梳理这本书。但即使有别人帮忙整理的思维导图和梳理文章,还是感觉有点难,更不用说实践应用了。
金字塔原理
那这本书到底怎么看,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呢?是梳理一张张思维导图还是一章一章按顺序仔细去看然后好好去做笔记?我觉得都不是。
这本书首先讲表达,但是表达的前提就是你能想清楚,想清楚的前提就是你要知道你想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这本书要想看明白,首先得把第一篇关于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下,然后按照第三篇、第二篇、第一篇、第四篇这样的顺序看。因为我们看书梳理思路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而这本书的内容排序是一种表达的过程,按照金字塔原理第一章讲的原则: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我们要想理清楚这本书的底层逻辑顺序,就应该倒过来看。因此先来梳理下第三篇:解决问题的逻辑。
解决问题的逻辑
一、问题是什么
我们分析任何一个现象或问题,一定要参照这个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至少可以首先把握住分析问题的基本方向。第三篇的内容从这个逻辑出发的话给我们介绍了三个“工具”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界定问题就是要搞清楚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我们不清楚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问题的七个层次,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第三层和第四层,导致在分析问题环节找不到真正的关键原因,或者陷入巨量的信息当中搞不清方向;
七个层次的疑问
还有就是不知道“现状”和“目标”,导致找不到真正的问题(差距)。因此分析任何一个问题,只要先从背景、现状、结果、目标、差距、疑问这六个方面去界定问题,那就成功一大半了。
举个例子:一家4S店做促销活动,一个汽车销售邀约了一个潜在客户,最终客户在促销日上门了,但是没有签单。这个例子中“背景”我们清楚了,“结果”也清楚了,那“现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差距”是什么呢?
“现状”不是“没有签单”,不要把“结果”当成了“现状”,而是销售邀约及和客户面谈的过程;“目标”不仅仅是“当时签单”,而是要搞清楚这次邀约上门是提升意向度还是解决客户疑虑,亦或是已经到了可以关单的程度,“目标”和“现状”搞不清楚,也就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差距(问题)”在哪里。
如果你是一个销售小白,在没有签下来的情况下,很容易去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下次该怎么办?而不是去复盘整个邀约和面谈的过程,以及对每一次接触客户的目标进行定位。这也体现出《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里讲的工具和技术想要真正理解和应用,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二、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当真正的问题找到了,我们就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步如果没有在该领域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即使知道了工具和方法也没有用。经验只能通过工作和实践去积累,但是知识却是可以自己去学习,如果参照“诊断框架”这个工具,还是可以很快的去搞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即使这个领域自己比较陌生。
举个例子:公司要上马新项目或者诊断一个项目的问题,你可以先去研究这个项目所属领域的产业链结构及业务模型和流程,然后去研究一些案例,梳理这个项目的运营思路,包括财务模型、任务、活动、行动措施,其实就是通常意义的经营计划表。讲得简单点,就是你要找出一个标杆模型,然后跟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在比对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项目运营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情况,确定哪些是有意义的关键原因,哪些是非关键原因,也就是确定是与否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复盘”和“案例拆解”的能力。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碰到很多问题,基本上也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思路,但缺乏的就是“自我复盘”和“案例拆解”。
“诊断框架”工具
三、寻找解决方案
书中给出的“逻辑树”工具,表面上是讲运用这个工具要有逻辑能力,需要穷尽推理,其实需要的是问题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当把关键原因找到后,就需要根据现有资源和能力推理分析每个改进策略的落地实施的可能性及结果,最终选择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那一个。
因此对于问题领域工作经验不足的人来说,一开始一定要更多关注“界定问题”这一部分,而对于工作经验充足的人来说,使用这三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更全面更清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