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英国“盗徒”砸碎中国上百万件文物,逼出一位“人间国宝”!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英国最猖獗的探险者,

曾砸碎了上百万件中国文物。

如此卑劣行径,

是中国考古史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直到他的出现和呼吁,

中国文物被砸碎的痛才得以终结,

他一生都在救国宝,

自己也是“国宝”,

他,就是耿宝昌。

一切要从南海说起,

中国古代有陆上丝绸之路,

也有海上丝绸之路。

这3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海域,

见证了,

曾经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辉煌。

据中国近现代考古学家考证,

有2000多艘沉船在中国这片海域,

船上无数奇珍异宝,

在海底静静躺了几百年......

这些海底宝藏中,

最多的就是精美的瓷器,

黄金有价,瓷器无价,

宝物让人疯狂,

世界各地无数贪婪的目光,

齐齐聚在了中国南海。

其中最猖獗的,

就是英国探险者迈克·哈彻。

迈克·哈彻是职业盗宝人,

有专门的水下打捞团队,

先后打捞出二战军舰和沉船超过80艘,

他一度被称为“水下考古事业的克星”。

1984年,

迈克·哈彻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馆,

发现了航海日志里一段历史记载: 1752年, 一艘名为歌德马尔森号(南京号)的商船, 从中国南京驶向荷兰阿姆斯特丹, 结果在中国南海触礁沉没, 船上的瓷器和黄金沉入海底。

迈克·哈彻当即带着船队,

悄悄闯入我国南海海域,

他发现海底一座小山似的废墟,

从废墟里,

真的打捞起了这艘清代古船,

船上载着无数精美瓷器和金锭。

南海沉船知多少,万里寻宝实为盗,

迈克·哈彻知道这是中国海域,

如果公开打捞一定会麻烦不断,

于是他把瓷器运到公海藏了一年多,

再谎称这批宝物是公海打捞出的。

而“物以稀为贵”,

为了抬高瓷器价格,

迈克·哈彻不能一次性让这么多瓷器面世,

但是也没有地方可以藏的下它们,

于是他只留下几万件拍卖,

将剩余的数十万件瓷器全部砸碎。

这些被毁坏的瓷器中,

不乏极其具备考古价值的中华国宝,

就这样被泯灭。

1986年,

迈克·哈彻联系到荷兰佳士得拍卖公司,

要对这批瓷器进行公开拍卖。


中国国家文物局知道这个消息,

焦急万分要阻止这次拍卖,

但当时,

国家还没有关于海洋文物保护的法律,

几经交涉无果,无奈之下,

只能委派两名陶瓷专家去往拍卖会,

希望能够,

“在不超过实际价值三倍的情况下,

尽可能买下几件瓷器。”

其中一位业内顶尖专家,叫做耿宝昌。

耿宝昌人生起点不高,出身农村,

即便学习成绩优秀,

还是因为家贫不得不辍学,

走上北漂这条路。

工作换来换去,

最后来到古玩店“敦华斋”当学徒,

这个店一般人进不了,圈内名气高,

掌柜是收藏大家、

著名瓷器专家孙瀛洲,

可为什么耿宝昌能留下?

“敦华斋”有个严格的规定,

前三年只管学徒吃住,没有工资,

岁月最是熬磨年轻人的性子,

再加上整日做些洒扫的枯燥活儿,

“逼退”了很多小伙子。

耿宝昌呢,从农村来,

吃住条件算满意,

更有着几分毅力和志气,

发誓要:

苦学三年成人,奋斗十年立业。

奔着这个目标,

耿宝昌每天五点起床,不管春夏秋冬,

扫地、倒尿壶、烧炉子……

各种杂活都干得妥妥帖帖。

哪怕是端茶倒水、点烟伺候的细活,

也一样不马虎。

当时掌柜孙瀛洲,是个严苛的人,

要求茶具、烟具都得洗得干干净净,

桌子腿都得抹干净了。

冬天,

耿宝昌每天洗洗刷刷手脚都冻裂了,

手上大口子的裂痕,

只要稍微伸一下就淌血,

细碎的伤口疼的夜里都睡不着。

这种日子是最难熬的,

再加上杂活太多,

什么时候才能学到东西?

看不到希望才是最折磨人,

没有多少个人能熬下去的。

那好不容易留下的耿宝昌,

怎么学艺呢?

全凭自己用心。

掌柜和客人交谈,讲古玩,赏瓷器,

这个时候,

耿宝昌的耳朵是完全竖起来的,

一边手脚麻利地端茶送水,

一边集中精神去听。

有一次听得太入神,

给客人点烟把自己手指头都烧焦了,

也没顾得上扔掉火柴。

十年艰难学习生涯,

耿宝昌练成了一双“火眼金睛”,

经他过眼的瓷器,

年代、品相断的分毫不差。

年仅24岁,

耿宝昌就开起了自己的文物店,

别看他年纪轻,在圈内却名气大,

只给人鉴定最美、最珍贵的东西。

新中国成立后,

故宫博物院院长到处“挖人”,

孙瀛洲当即就推荐了得意门生耿宝昌,

自此,他成为博物院的一员,

30多万件瓷器,都要细细过目,

一一为这些宝贝“评定身份”。

到了80年代,

耿宝昌已经成为瓷器古玩鉴定领域,

非常有名气的大家,

欧洲、美洲的各种鉴定交流会,

都是他作为中国代表去的。

1973年,

耿宝昌只身护送500件国宝出国展出,

那次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文物外交”,

他一直记忆犹新。

按照计划,他押载500多件珍贵文物,

只身一人飞往展览的第一站:法国巴黎。

飞机上的参展文物件件价值连城,

耿宝昌一路上忐忑不安,

几个小时后,

当飞机在阿联酋迪拜机场中转加油时,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阿联酋机场发生世界上第一起劫机事件!

随行的一个英国文化参赞说,

赶紧下飞机避避,

万一被歹徒堵在飞机里,命就没了!

耿宝昌看着身后的“国宝”,

想起临行前,

国家文物局局长说:“人在物在。”

他坚决不肯下飞机,一定要人在物在!

幸而一个小时后飞机终于起飞,

一场虚惊过去,文物安全抵达巴黎,

耿宝昌圆满完成了国家交代的任务。

这一生的精力,

他都只为鉴定瓷器这一件事。

而令他最为苦涩的经历,

便是1986年,

被国家文物局派去参加,

英国盗宝者迈克.哈彻的瓷器拍卖会。

当他和另一个专家冯先铭出现在拍卖会上,

两张中国面孔,

很快引起了主办方的重视。

主办方当然知道中国对这批文物的重视,

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不光把位置摆在最前排,

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1号拍卖牌”,

主办方深信,这两位中国人的口袋里,

一定放着巨额资金,

说不定会把这些瓷器都“买个尽兴”。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

国弱家穷,这两位“大主顾”的身上,

其实只揣了东拼西凑的3万美金。

在这场富豪们的角逐游戏中,

现实开了巨大的玩笑。

耿宝昌、冯先铭,

根本就不是那些人的对手,

几乎每一件展品的起拍价,

都让耿宝昌感到囊中羞涩。

号码牌被攥得紧紧的,

可喉咙里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那些文物,

被拍到了他们根本无法承受的价格。

整整十天,

耿宝昌手中的号码牌甚至从未举起过一次。

眼睁睁看着中国的瓷器,

这样一件件“背井离乡”,

他的心里在滴血。

这场声势浩大的拍卖会,

迈克·哈彻从中牟利数千万美元。

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利益,

迈克·哈彻连沉船打捞地点都不肯公布,

“南京号”,

从此成为中国考古界“缺失的一页”。

迈克·哈彻砸碎的那些瓷器,

这场盗窃中国文物却和中国无关的拍卖会,

成为耿宝昌心里,

乃至全考古界,乃至全中国,

一处永难愈合的耻辱伤痛。


更让人悲愤万分的是,
迈克·哈彻通过收集讯息, 探听到中国清代沉船“泰兴号”, 这艘巨轮在西沙航行时不幸触礁沉没, 被称为“东方的泰坦尼克号”。
船上数以百万计的宝贝,
让迈克·哈彻再一次疯狂, 不顾一切地冲向中国海域。 经过3个月的探寻定位,
迈克·哈彻打找到了这艘沉睡的巨轮,

捞出将近100万件康雍乾时期的瓷器,

同样为了瓷器保值,

哈彻又将其中的65万件瓷器,

打碎扔回了海里。

剩下的36万件精美瓷器,

被哈彻带回德国,

继续堂而皇之举办拍卖会,

足足赚了4亿多人民币。

遥望一百二十年前,

英法联军火烧了北京圆明园,

无数奇珍异宝流落海外;

八十年前,

外国探险家“洗劫”敦煌莫高窟,

千年古迹就此毁坏……

而这样的故事,

如今依然在上演着:

英国盗宝者砸碎中国近百万文物!

不只是迈克·哈彻,

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探险者,

也闻讯蜂拥而至,

恨不得将中国海域翻个底朝天。

海下盗宝行动猖獗,

是扎在中国考古界的一根刺, 如果再任由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因而在参加完拍卖会回国以后,

被猖獗的盗宝者逼得心意难平的耿宝昌,

经过数天奋笔疾书,

他和冯先铭一起,

郑重的向国家递交了一份报告,

《中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

这份报告中痛心疾首的泣血呼吁,

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第二年,

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机构:

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耿宝昌完全没有想到, 一份报告所引起的蝴蝶效应,
最后成了打捞到世纪沉船的飓风效应!


1987年,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艰难起步,
因能力薄弱, 最初的打捞沉船都是和英国合作,
在一次打捞中,
中国团队发现了一搜巨大古沉船的桅杆,
船上的陶瓷碎片被送往国内, 耿宝昌等专家鉴定之后, 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

这些瓷器来自于南宋!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这也意味着,

这条船将是距今为止,

中国南海内发现最具价值的古沉船!

而且,

这也是国内发现的第一艘古沉船,

其价值已经难以估量,

它被正式命名为“南海一号”。

为了完整的将整艘船打捞出海,
耗费了足足20年, “南海一号”终于重见天日, 这艘史上最贵重沉船, 满载了宋代最著名官窑的陶瓷精品,
还有很多带有异域风情的瓷器, 此外船上大量的金银铜器,
绝大多数都是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据估计,
总体价值高达 上千亿美元!
若是没有当年耿宝昌冯先铭两人的呼吁,
就没有中国第一支水下考古队,
这艘价值最高的古代沉船, 很可能就会被当时围绕在南海寻宝的哈彻、 美国人格雷科、 比利时人海曼斯等人发现, 最终流落到异国他乡!

好在, 从那份建议报告到“南海一号”的发掘, 耿宝昌的心愿终于圆满完成。 中国水下考古觉醒, 文物被砸碎的痛正在慢慢终结: 尤其是“南海一号”的出现,
为全世界还原了一幅, 中华民族壮丽的出海图景!


而耿宝昌的护宝之路还远远没有停下, 他已是古稀之年, 满目风霜满头银发,
还埋头奋笔疾书, 写下巨著《明清陶瓷鉴定》, 希望越来越多人可以知道中国瓷器的珍贵, 这本书至今被业内誉为“圣经”。

1994年,香港拍卖会上,

出现一只通高31厘米的成化罐,

历史上,

明代成化宪宗皇帝非常喜欢小器物,

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官窑瓷器,

都是碗、盘等小件,

故有成化无大器之说,

所以竞拍的人非常少。

耿宝昌慧眼识宝,

以110万元买下了这只成化罐,

现存故宫博物院。

后来据考证,

这样的成化罐全世界仅有四个,

而故宫的这个是唯一一个,

带盖的最完整的成化罐,

现在它的身价已经涨至2000万人民币。

从业70年,阅宝无数,

耿宝昌却无一件私人藏品,

早在1986年,

他就将自己的瓷器、铜器等文物22件,

捐献故宫博物院。

他也从来不私搞鉴定,70年鉴宝生涯,

都奉献给了故宫,奉献给了国家。

96岁高龄,老爷子仍耳聪目明,

每天坚持到故宫南三所办公室处理案头工作,

在文博界他被称作是“人间国宝”,

也被视为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

还有的赞誉他是“瓷圣”,

他自己风趣地说,

说他是人间国宝那是吹牛,

反正吹牛不要钱!

翻阅百年近代史,

弱国何止无外交,

迈克·哈彻,这样的文物破坏者,

是中国考古界的克星,

是中国考古的耻辱历史!

却也是他,

逼出了独步全球的中国“南海一号”,

逼出了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

从落后西方五十年的水下考古,

到呼吁成立中国第一支水下考古队,

从别人砸碎中国文物的无可奈何,

到如今看到南海海底文物一方平安,

在这条守护国宝的道路上,

耿宝昌走了一个甲子。

2022年,这位老人整整100岁了,

也许一辈子,

他都赚不到迈克·哈彻一天的打捞收入,

可他为中国考古事业做出的贡献,

他为中华民族奉献的一切,

终将永载史册,被万人敬仰!

而迈克·哈彻之类盗徒,

只会被永远钉在人类文明的耻辱柱上!

高山景行,只因罕见中华英魂;

叹为观止,此间尽阅人中龙凤。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