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领导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3点建议让你成为领导喜欢的人才

在职场中拼的不是综合能力,而是你的特长。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成为职场典型最大的好处就是领导不得不推举你,因为你无可替代。

导读:你认为领导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

职场就是一个江湖,我们能在这个江湖上走多远、跳多高,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实力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

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就必须用心寻找这种同路人,才有机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虽说职场千变万化,领导上司各有各的喜好,但是每个领导对优秀员工的要求几乎是一样的。

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让领导喜欢的员工,我们应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拥有高屋建瓴的大局观的同时也不放弃处理细节的能力。

有高屋建瓴的大局观

清代学者陈澹然在《寤言·迁都建藩议》中写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其中的“谋全局”就是大局观,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在现代职场中,具有大局观的人站位一般比较高,因为他们拥有开阔的视野,能够从高处俯瞰事物的全部,因而在思考时几乎不会遗漏,减少决策的错误。

反观那些缺乏大局观的人,他们往往抓住眼前或局部一点猛攻,但常常顾此失彼,难以理解公司领导的战略意图,要么是简单地执行,要么就曲解打折扣执行。

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对一头大象没有概念,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把象腿当成柱子,把耳朵当成蒲扇。

如果一个员工不知道整个单位的任务和各部门的职责以及需求,那么倘若遇到一个具体的事情,就很难知道如何分配资源、划分任务,更谈不上从全局的角度统筹协调。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员工执行力很强,被公司寄予厚望,但当他晋升至中层岗位之后,业绩反而会往下走,尽管苦苦支撑也有可能被撤换。

私心、小九九和自我主义是制约一个人大局观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大局观,就要把自己的小我和私心放下,把个人的利益放到一边。

只有拥有大局观的员工,才会在工作中以公司利益为先,个人利益为后,才会认真对待工作并力求把事情做到最好,为公司的长久发展产生更多效益,因此领导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他们。

有庖丁解牛的细节解决能力

细节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涵养,甚至可能蕴含着成功的机会。

正如汪中求先生所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以及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但却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许多大的成绩都是从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这不仅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样也是职场中的道理。

每个人都是从青春生涩的职场新人开始,很多人都想成就大事业,却不愿意或不屑做小事,实际上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才是成大事的基础。

知名的企业家卫哲当年就是从秘书做起,尽管是一份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简报工作,他也会努力做到极致,为上司推送他可能会喜欢阅读的信息,甚至能够从上司说话的密度来判断倒水的频次,最后得到了赏识和提拔,这才有了后续的一路发展。

职场中的千里马遍地皆是,但伯乐的精力却十分有限,领导不可能充分了解到每个人的优势,更多时候会通过碎片化的信息去评判一个人。

即便我们平时做了九成的努力,也可能会败在那剩下的一成细节上。

有些人因为小细节而让领导记忆深刻,在关键时刻想起了他并给予重用;有些人也许自身能力很强,但却因为没有注意到一些上司在意的细节而留下糟糕印象。

前段时间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有一位实习助理,几乎每次上交的文件,领导都能找到好几个错别字之类的低级错误,耐心提醒了好多遍没有任何改变,后来实在忍无可忍便把他辞退了。

遇到问题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上学时有种说法叫“填鸭式”教学,指老师不管不顾强行给学生灌输知识,唯恐词不达意地遗漏重点,于是我们不愁问不清,更不愁没地儿问,因为只要有想要学习的上进心,总会有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导。

然而踏进社会就会发现,别人教你不是天经地义,自力更生才是基本的职场法则。

领导的工作不是培养新人,而是高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他希望你能够百度到的问题不要来问,希望你不是丢出一大堆问题等他们来解决,而是尝试着自己独立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有些人本能地抗拒问题、害怕麻烦,而当我们开始专注问题本身,问题也就不再成为问题,从能力的角度来看,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

诚然,许多人觉得员工的工作能力应该摆在第一位,只有能力强了才能拥有话语权,但事实上态度比能力更为重要,能力只需要通过一定的摸索和实践就能获得,而态度却需要用时间来修行。

因为职场是一个高度依靠团队协作的地方,如果说“能力”是让个人在公司站稳脚跟的硬实力,那么“态度”就是让自己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扩散乃至升级的软实力。人在职场,做人做事的态度将决定你是否能得到领导的青睐,也间接决定了你未来能走多远。

文/老夏分析师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