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此为主题,向大家介绍瓷器所有釉彩。
釉上彩:其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素三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其品种有青釉褐绿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种有粉青、梅子青、天青等。
白釉:主要品种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种有兔毫釉、油滴等。
红釉:又分铜红釉和铁红釉两类。铜红釉的主要品种有鲜红、朗窑红、宝石红、釉里红等;铁红釉的主要品种有矾红、珊瑚红等。
黄釉:主要品种有娇黄、姜黄、蜜蜡黄、蛋黄等。
低温釉:主要品种有胭脂红、孔雀绿等。
结晶釉:主要品种有鳝鱼黄、茶叶末等。
釉上彩
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锦窑中烘烤而成。由于烤烧温度不高,经受得起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为丰富。但由于画面在釉上,经使用摩擦和同酸碱接触之后,便易于褪损变色。
釉上彩首创于宋磁州窑,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宋红绿彩”。到了明代,釉上单种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清以后,釉上彩更多创新,有五彩、珐琅彩、粉彩等。
五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硬彩”。
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故名。
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均有烧制,约在明宣德年间出现,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
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以民窑多见。
纹饰画笔生动,色彩缤纷。
粉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
亦称“软彩”。
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粉料晕染作画,
再经低温烘烤而成,色调淡雅柔和,有粉匀之感,故名。
清康熙晚期景德镇窑创烧,雍正时盛行,产品精致。
珐琅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系仿铜胎珐琅效果。
珐琅彩料主要成份是以铅、硼、硅系统的组成为基料,
加入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绘画在烧好的白瓷上,经低温烘烤而成。
清康熙景德镇窑创烧,雍正、乾隆时期愈加精巧。
今天以此为主题,向大家介绍瓷器所有釉彩。
釉上彩:其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素云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其品种有青釉褐绿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种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种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种有兔毫釉、油滴等。
红釉:又分铜红釉和铁红釉两类。铜红釉的主要品种有鲜红、朗窑红、宝石红、釉里红等;铁红釉的主要品种有矾红、珊瑚红等。
黄釉:主要品种有娇黄、姜黄、蜜蜡黄、蛋黄等。
低温釉:主要品种有胭脂红、孔雀绿等。
结晶釉:主要品种有鳝鱼黄、茶叶末等。
釉上彩
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锦窑中烘烤而成。由于烤烧温度不高,经受得起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为丰富。但由于画面在釉上,经使用摩擦和同酸碱接触之后,便易于褪损变色。
釉上彩首创于宋磁州窑,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宋红绿彩”。到了明代,釉上单种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清以后,釉上彩更多创新,有五彩、珐琅彩、粉彩等。
五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硬彩”。
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故名。
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均有烧制,约在明宣德年间出现,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
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以民窑多见。
纹饰画笔生动,色彩缤纷。
粉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
亦称“软彩”。
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粉料晕染作画,
再经低温烘烤而成,色调淡雅柔和,有粉匀之感,故名。
清康熙晚期景德镇窑创烧,雍正时盛行,产品精致。
珐琅彩
釉上彩的一种品种。系仿铜胎珐琅效果。
珐琅彩料主要成份是以铅、硼、硅系统的组成为基料,
加入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绘画在烧好的白瓷上,经低温烘烤而成。
清康熙景德镇窑创烧,雍正、乾隆时期愈加精巧。
珐琅彩瓷是宫廷垄断的高级艺术品,画面立体感强,色彩瑰丽,精美异常。
釉下彩
所谓“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亦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以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与瓷器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于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但由于釉下彩的色料要经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调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那么丰富。
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它开始是釉下褐彩,纹饰也 比较简单;然后发展为褐、绿两彩。宋元以后,便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釉下彩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色彩绘瓷器,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瓷,使釉下彩工艺更臻完美。
青花
釉下彩的一种品种。
以氧化钴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
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窑臻于成熟,明清两代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
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镇窑,明清时产品更为绚丽。
青花釉里红
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
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
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龙、凤、缠枝花卉等,十分绮丽。
釉下彩加釉上彩
斗彩
在瓷胎上以青花钩绘花纹轮廓线,施釉,
经高温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蓝、紫等多种色彩,
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斗媲美,故名。
画彩技法不仅有填彩,还有染彩、点彩、加彩等多种。
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烧,成化时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胎薄体轻,色彩艳丽,为绝代精品。
颜色釉
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温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青釉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1%~2.5%范围的铁量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青色,故名。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创期,汉代趋于成熟,宋代达于高峰,出现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品种。
粉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
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故名。
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制,清代雍正景德镇窑的粉青釉产品十分成功。
梅子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
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故名。
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
白釉
釉料中的含铁量降低到0.75%以下,施于洁白的瓷胎上,入窑经高温烧制,就会产生白釉。
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白釉,是东汉墓葬出土的白瓷。
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明代永乐甜白釉、明清德化窑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种。
邢窑白瓷釉质莹润。
邢窑白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
传世定窑瓷碗刻“易定”二字的有两件,碗形状相同,大小相若,胎体厚薄也基本一致,早年出于同一墓中。铭文似出自一人之手,字体瘦劲,笔画有力,时代属于五代后期。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在生产青白釉瓷基础上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经科学测试,卵白釉中氧化钙的含量较青白釉低,约为5%,而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温粘度增大,烧成温度范围变宽。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铁是导致釉色白中闪青颇似鹅蛋色泽的主要原因。
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乐时期甜白釉器物是宫中主要用瓷,据1989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显示,在永乐前期地层中98%以上的出土物为甜白釉瓷器。
清代德化窑白瓷与明代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它的白釉不像明代那样在釉中微微闪红而呈“猪油白”色,清代德化白瓷色泽是釉层微微闪青,因此与明代相比,缺少了温润的感觉,这是胎、釉中含氧化铁增加的结果。
黑釉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5%以上的铁量在高温中焙烧,便呈现黑色,故名。东汉时早期越窑已烧制出黑釉,但黑釉不纯。东晋到南朝初的浙江德清窑,烧制的黑釉瓷釉面光泽,色黑如漆。唐宋时期由于饮茶的盛行,黑釉茶盏风靡一时,把黑釉瓷的制作推向新水平。
兔毫釉
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在黑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毫,故名。
其成因是由于高温下釉料中金属的饱和溶液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的晶体而形在宋代福建建窑烧制的毫盏最为著名。
油滴釉
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
在黑釉器上布满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如油滴,故名。
其成因是由于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富集某处,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饱和状态,
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析出晶体而成。
红釉
釉料以铜为主要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红色,故名。宋代钧窑、元明清景德镇窑釉里红、鲜红、郎窑红、豇豆红等,都是铜红釉的名贵品种。
鲜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而成,由于这种红具有鲜艳的红色,故名。
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的鲜红产品,红艳匀润,极为珍贵。
郎窑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清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在景德镇仿照明永乐、宣德红烧制的新品种,以其姓氏命名。
釉色红艳夺目,釉面除大片裂纹外,还有不规则的牛毛纹。
器物口部呈淡白色,器物底边由于釉汁的流垂凝聚,
但又不流至底足,故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
豇豆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在浅红色釉中有深红色晕点和绿色苔点,釉色似红豇豆,故名。
清康熙时景德镇窑创烧,器物多是小件文房用具,如柳叶瓶、大白尊、水丞、印盒等。
矾红
铁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
虽没有铜红釉艳丽,但呈色稳定,烧造工艺较简单。
同时它也作为红色彩料广泛应用,如明清景德镇窑多用矾红与多种色彩相配描绘龙凤、人物、花卉等各种纹饰,画工精细,色彩鲜艳。
珊瑚红
铁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经低温烘烤而成,因釉公可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
清代景德镇窑烧制,康熙、雍正两朝,多以珊瑚红作地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
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其来装饰器耳。
胭脂红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在烧成白瓷上,吹上一层以金为着色剂的釉料,再经800℃低温烘烤而成,釉汁匀净,色如胭脂,故名。始于清康熙景德镇窑,精于雍正、乾隆之间,器物造型小巧秀美,如小碗、小盘和小瓶等。
青白釉
又称影青。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镇窑始烧,胎质洁白细腻,刻、印暗花。
孔雀绿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翠绿羽毛,故名。元代已有烧造,成化时有绿釉下画青花鱼藻纹饰,十分名贵。清代亦有烧制,器物以盘、碗、瓶等为主。
洒蓝
又称“雪花蓝”。以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烧成后,浅蓝色地的釉面上呈现深蓝色斑点,犹如洒下的雪花,故名。明宣德景德镇窑创烧,清康熙时最精,洒蓝描金装饰较多见。
茄皮紫
以叫珠料(含锰量较高的钴土矿)为着色元素的釉料,经低温烧成后呈现如茄皮一般的紫色,故名。清康熙景德镇窑最为流行,器物以瓶居多。
鳝鱼黄
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镁和硅酸,经高温氧化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黄褐色斑点,犹如黄鳝皮色,故名。清雍正景德镇窑为著名。
茶叶末
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和锰,经高温还成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呈失透的黄绿色,
在黄绿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如细末的黄褐色细点,故名。宋代耀州窑已有烧制
釉下彩
所谓“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亦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以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与瓷器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于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但由于釉下彩的色料要经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调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那么丰富。
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它开始是釉下褐彩,纹饰也 比较简单;然后发展为褐、绿两彩。宋元以后,便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釉下彩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色彩绘瓷器,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瓷,使釉下彩工艺更臻完美。
青花
釉下彩的一种品种。
以氧化钴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
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窑臻于成熟,明清两代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
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镇窑,明清时产品更为绚丽。
青花釉里红
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
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
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龙、凤、缠枝花卉等,十分绮丽。
釉下彩加釉上彩
斗彩
在瓷胎上以青花钩绘花纹轮廓线,施釉,
经高温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蓝、紫等多种色彩,
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斗媲美,故名。
画彩技法不仅有填彩,还有染彩、点彩、加彩等多种。
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烧,成化时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胎薄体轻,色彩艳丽,为绝代精品。
颜色釉
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温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青釉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1%~2.5%范围的铁量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青色,故名。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创期,汉代趋于成熟,宋代达于高峰,出现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品种。
粉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
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故名。
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制,清代雍正景德镇窑的粉青釉产品十分成功。
梅子青
青釉的品种之一。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
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故名。
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
白釉
釉料中的含铁量降低到0.75%以下,施于洁白的瓷胎上,入窑经高温烧制,就会产生白釉。
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白釉,是东汉墓葬出土的白瓷。
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明代永乐甜白釉、明清德化窑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种。
邢窑白瓷釉质莹润。
邢窑白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
传世定窑瓷碗刻“易定”二字的有两件,碗形状相同,大小相若,胎体厚薄也基本一致,早年出于同一墓中。铭文似出自一人之手,字体瘦劲,笔画有力,时代属于五代后期。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在生产青白釉瓷基础上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经科学测试,卵白釉中氧化钙的含量较青白釉低,约为5%,而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温粘度增大,烧成温度范围变宽。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铁是导致釉色白中闪青颇似鹅蛋色泽的主要原因。
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乐时期甜白釉器物是宫中主要用瓷,据1989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显示,在永乐前期地层中98%以上的出土物为甜白釉瓷器。
清代德化窑白瓷与明代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它的白釉不像明代那样在釉中微微闪红而呈“猪油白”色,清代德化白瓷色泽是釉层微微闪青,因此与明代相比,缺少了温润的感觉,这是胎、釉中含氧化铁增加的结果。
黑釉
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5%以上的铁量在高温中焙烧,便呈现黑色,故名。东汉时早期越窑已烧制出黑釉,但黑釉不纯。东晋到南朝初的浙江德清窑,烧制的黑釉瓷釉面光泽,色黑如漆。唐宋时期由于饮茶的盛行,黑釉茶盏风靡一时,把黑釉瓷的制作推向新水平。
兔毫釉
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在黑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毫,故名。
其成因是由于高温下釉料中金属的饱和溶液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的晶体而形在宋代福建建窑烧制的毫盏最为著名。
油滴釉
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
在黑釉器上布满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如油滴,故名。
其成因是由于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富集某处,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饱和状态,
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析出晶体而成。
红釉
釉料以铜为主要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红色,故名。宋代钧窑、元明清景德镇窑釉里红、鲜红、郎窑红、豇豆红等,都是铜红釉的名贵品种。
鲜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而成,由于这种红具有鲜艳的红色,故名。
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的鲜红产品,红艳匀润,极为珍贵。
郎窑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清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在景德镇仿照明永乐、宣德红烧制的新品种,以其姓氏命名。
釉色红艳夺目,釉面除大片裂纹外,还有不规则的牛毛纹。
器物口部呈淡白色,器物底边由于釉汁的流垂凝聚,
但又不流至底足,故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
豇豆红
铜红釉品种之一。
在浅红色釉中有深红色晕点和绿色苔点,釉色似红豇豆,故名。
清康熙时景德镇窑创烧,器物多是小件文房用具,如柳叶瓶、大白尊、水丞、印盒等。
矾红
铁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
虽没有铜红釉艳丽,但呈色稳定,烧造工艺较简单。
同时它也作为红色彩料广泛应用,如明清景德镇窑多用矾红与多种色彩相配描绘龙凤、人物、花卉等各种纹饰,画工精细,色彩鲜艳。
珊瑚红
铁红釉品种之一。
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经低温烘烤而成,因釉公可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
清代景德镇窑烧制,康熙、雍正两朝,多以珊瑚红作地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
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其来装饰器耳。
胭脂红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
在烧成白瓷上,吹上一层以金为着色剂的釉料,再经800℃低温烘烤而成,釉汁匀净,色如胭脂,故名。始于清康熙景德镇窑,精于雍正、乾隆之间,器物造型小巧秀美,如小碗、小盘和小瓶等。
青白釉
又称影青。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镇窑始烧,胎质洁白细腻,刻、印暗花。
孔雀绿
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翠绿羽毛,故名。元代已有烧造,成化时有绿釉下画青花鱼藻纹饰,十分名贵。清代亦有烧制,器物以盘、碗、瓶等为主。
洒蓝
又称“雪花蓝”。以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烧成后,浅蓝色地的釉面上呈现深蓝色斑点,犹如洒下的雪花,故名。明宣德景德镇窑创烧,清康熙时最精,洒蓝描金装饰较多见。
茄皮紫
以叫珠料(含锰量较高的钴土矿)为着色元素的釉料,经低温烧成后呈现如茄皮一般的紫色,故名。清康熙景德镇窑最为流行,器物以瓶居多。
鳝鱼黄
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镁和硅酸,经高温氧化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黄褐色斑点,犹如黄鳝皮色,故名。清雍正景德镇窑为著名。
茶叶末
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和锰,经高温还成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呈失透的黄绿色,
在黄绿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如细末的黄褐色细点,故名。宋代耀州窑已有烧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