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类:苦苦、变苦和行苦。不折不扣的痛苦叫做苦苦;快乐其本质为痛苦,由快乐变成痛苦,叫做变苦;陷于轮回中的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被种种烦恼束缚,叫做行苦。
人间的痛苦共有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承认痛苦的普遍,看似悲观,实则不然。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焦虑和恐惧。
承认痛苦是正常的,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
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万事万物都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这就是无我和无常。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克服这种恐惧有两种方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你才会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衰老、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
熟悉无常令我们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我们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义。
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广阔的海洋上,漂浮着一根木轭,上有小孔,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龟浮出海面把头刚好撞进小孔中的几率,比我们获得人身的几率还大。
作为人,我们免于地狱恶鬼畜生的痛苦愚痴,也不会像长寿天的天人那样,误认为没有善念恶念的禅定就是解脱而失去修法的机会。若善用此人身,即身即可解脱。
放下执着就会安乐。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如果人们能够像观察自己的皱纹一样去熟悉心念的活动,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
如果不把快乐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
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耗费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很不快乐。
注意观察自己的各种情绪,能够帮你安住在负面情绪中,而不是压制它,这能帮我们培养菩提心。
把快乐寄托在向外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不忍心看到另一个生命痛苦,就是恻隐之心。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就是慈悲心。虽然我们有时候表现的自私冷酷,但这种能力始终存在。
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须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所谓的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
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中。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没有自律,无论对自己还是大家,都没有好处。
自律不是压抑情感,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人们逃避无常是因为以为无常只是人生的一种遭遇,只要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就可以规避。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
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否则,我们不会那么精进修行,去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时,你就能够坦然地接受所有的辛苦、磨难。
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假设,为什么他们不假设有来世?这并不比假设有明天或明年更荒谬。
对轮回半信半疑的人们,不妨采取科学的态度,承认自己不知道轮回是否存在,同时不排斥了解更多关于轮回的知识。
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皈依佛法需要胆识,因为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就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为什么修行不能持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就在于我们把生活抓得太紧。我们把全副精力投入生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中握着的沙,抓的越紧流失的越快。所以,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心头一紧,必须立即判断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趋利避害是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从抓取到舍弃,仿佛是一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自以为是不仅隔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自以为是有时还表现为自卑。坚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个观点,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们慈悲。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做到这点很重要。因为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能。
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就是慈心。希望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就是悲心。对自己感恩,对他人随喜,这就是喜乐。对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就是舍心。这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我们通过布施来破除自己的贪爱和执着,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也就没有必要居高临下沾沾自喜,或为布施的结果牵肠挂肚。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就是最后的布施。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戒律指适当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适应,任何可能性都能接受。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
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就一辈子欢欢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禅定是舍弃散乱。没有定力而企图在喧闹之中不散乱,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安住,能不离清醒的觉知,则一切行为都可以是禅定。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比较接近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祈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
修行对你来说,是次第而行,是平凡而具体,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饭、睡觉那样。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