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家眼中心流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积极的生命体验,从而给我们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提升生活质量,那究竟什么是心流,怎么样创造心流这种状态呢?
什么是心流心流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他认为心流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人们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时候,那种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英文为Mental flow)。在心流状态下,个体会有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一些艺术家、作家、运动员会经常体验到心流,当然你肯定也体验过,比如画画、下棋、打游戏的时候,当你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上洗手间,你就已经处在心流中了。
米哈里认为只有掌握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达到幸福的境界,但是意识总是趋向于混乱,而心流恰恰能抵抗意识带来的混乱,带来一种积极的生命体验,让我们回归到幸福。
怎么样创造心流体验创造心流体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1、明确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创造心流体验的前提,当一个人无所事事,漫无目的时候体验往往是最差的,同时他也会体验到孤独、无聊、没有成就感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因为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若干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物质资源上极大匮乏,因此在我们的基因里,被设置了我们不能无所事事,漫无目的,一旦有这样的行为,我们就会在心理上体验到大量的负面情绪。
所以要想体验到心流,获得愉悦,就要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2、及时的反馈
为什么玩游戏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游戏做到了及时反馈,右上角的跑分给你瞬间回应,倘若游戏没有及时反馈,就一个小人在那里跑,估计你也会觉得没意思。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及时反馈不仅能起到肯定和勉励作用,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动力定性,即形成习惯,放在不好的行为上,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上瘾”。当然如果可以利用得当,比如将及时反馈运用在工作或其他创作中,像玩游戏一样,让人上瘾,就会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3、挑战和能力匹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挑战难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时候,最容易有心流体验。比如让一位高一学生去做小学一年级的加减法,他就会感到无聊,但是你让这个高一学生去做高考题,他又会感觉到很焦虑。无论是无聊还是焦虑都会使一个人难以坚持完成一项任务,但是在无聊和焦虑之间,有一个特殊的通道,那就是心流,即当挑战难度略高于技能的时候,人们就会更容易体验到心流。
知道了心流状态的三个条件,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达成这三个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体验到心流。
1、把工作当游戏
生而为人,工作时间差不多会占据我们人生的三分之一,所以若想过得幸福,学会在工作中体验心流就很有必要。所以不妨用“玩”的心态把活干了,把工作完成,具体的做法就是用心流的三个条件来设计自己的工作。
比如你是一位销售员,老板按照公司的要求为你安排了销售任务。接下来你就可以自主选择属于自己的目标,例如你可以定下比要求的销售额高出一点点的目标,以这个为自己最终的目标,这样会让你的工作更有积极性。其次你可以将销售计划按照天数分布在一个月里,比如一个星期要完成多少,每完成一个计划,就奖励一下自己,做到及时反馈。这样就是你自主定义了你的目标,完成它,工作就变成了游戏。
2、多一些主动式休闲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在休闲的时候,做一些创造性活动时,更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打球、画画、练习书法等,但是当看一些肥皂剧或者躺着床上玩手机之后会体验到莫名的空虚。前者包含的休闲被称之为主动式的休闲,因为需要主体参与,甚至创造,这符合心流产生的条件,而后者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休闲,这种休闲方式如果养成习惯,会对人们改善生活品质,体验生活乐趣产生一定的生负面影响。
3、创设关系中的心流
心理学家认为人最大的痛苦和快乐往往是身边人引起的,一个人的情绪是随着关系(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好坏而波动的,所以在关系中我们要善于创造心流,而心流出现的一个条件就是及时反馈,所以在关系中,要和对方多沟通,相互多表达。此外双方还应该为关系注入“新鲜血液”,增加一些复杂性事物,增加一些挑战,比如双方一起从事一项新的活动,这样就会在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心流,与此同时,双方又可以相互影响,帮助彼此成长。
以上就是创造心流的条件,以及怎么样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创造心流的分享,我想对于我们探索自己,获得幸福体验会很有帮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