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白芥子:生得象黄豆,却是妇科要药

白芥子:生得象黄豆,却是妇科要药

认识白芥子还是从一个汤开始的,这个汤叫阳和汤,在中医里很有名,有人说是明代陈实功发明的,有人说是清代王洪绪发明的。但据本人考证,其实是陈实功发明的,在他的《外科正宗》这本书(无删减版)早就记载。

阳和汤的组方由熟地、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黄、鹿角胶七种药物组成。白芥子就是其一。

这个药长得像棵野菜,特别是开花的时候,如果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种植,远看还以为是一片油菜地。

白芥子:生得象黄豆,却是妇科要药

说白芥子白,其实它并不怎么白,叶子是绿的,花是黄的,籽是淡黄的居多,也有黄白色的。有点名不符实。

白芥子:生得象黄豆,却是妇科要药

明朝陈实功说,阳和汤可以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鹤膝风相当于现在的结核性关节炎,贴骨疽指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阴疽是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的一种硬东西。照这说法,这汤好像很牛。网传有一些名医擅用此方医治乳癌,如黄衍强、李忠等。

能与鹿角胶这么名贵的药物一起来折腾疑难杂症,可见白芥子自有一番武功。

那么白芥子到底有什么用呢,这个药在神农本草经找不到,南朝的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最早记载有: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又白芥子,主射工及疰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醋和涂之,随手验也。

但其实,后世的药书讲得最多的是,白芥子专去痰,去哪里的痰?《本经逢原》里讲”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能达“,后世的医家大多数认为白芥子专去胁下及皮里膜外之痰。乳腺靠近胁下,又是皮里膜处的位置,陈实功选用白芥子,估计是有这一方面的考虑。

不过这个白芥子去痰的过程是上气发汗还是下气宽中呢,各大名医似乎吵得很欢,南朝陶弘景没说,唐朝的陈藏器说是上气发汗,宋朝的刘翰、马志同意唐朝陈藏器的,然后李时珍说是下气宽中,然后之后的明清各家多认为它是”利气“,这个说法够折中的了。不过还有一个更绝的,清朝写了本《本草新编》的陈士译(就是梦见了一个神仙教他医术,以梦中所学写下一本《外经微言》的人),他说白芥子味辛,气温,无毒。入肝、脾、肺、胃、心与胞络之经。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近人不知用白芥以化痰,而频用半夏、南星以耗气,所不解也。

综观各家,唯一承认的就是白芥子味辛,温,利气化痰。从药的气味来看,温则补,辛则散,还是以”升“、以”上“为主性,本人还是认同于”上气发汗"这一特性。现代药理学也证实,白芥子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利用这个特性甚至还能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还真不知道李时珍的下气宽中之说理从何来。

不管怎么说,按陈士译所讲,这么好的化痰药不用,还真是浪费了,还真不明白老是盯着半夏、南星来折腾?所以他就“不解”了,看来他是对仲师的用药打了个大问号。其实术有专攻,药有所走,性有所行,药性的作用并不是单方面的,是经过无数的组方验证才能掌握其真性,汉方在这一方面不可否疑。

也许,正因为现代药学研究所讲的这种刺激作用(如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才会有白芥子的化痰功效。其实回过头来看阳和汤,都是很补阳气的药,人家是用来治阴疽的,并不是叫你没事来尝尝,一物降一物才是真理。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事,白芥子与调味品中的芥末不一样,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而芥末是芥菜的种子。当然,白芥子不但能入药,也一样能当调味品供人们食用,很是适合体寒起痰的人哦。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