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析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 第一节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第五课 分析褒、贬义词的反义特殊义
带有赞扬、喜爱、尊敬、礼貌等肯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褒义词,如庄严、聪明、伟大、敬仰等;带有贬斥、憎恨、轻蔑、粗暴等否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贬义词,如卑劣、愚蠢、虚伪、丑陋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收到讽刺或赞扬效果或达到幽默的效果,可以采用“说反话”的方法,褒义词可表示贬义,贬义词可表示褒义。这就是褒、贬义词的反义特殊义。
例如《不该发生的一件事》一文,写了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把小孩子推倒在地,有一个人便冲这个大孩子说:“你真棒!能推倒一个比你矮一头的小孩子,你可真棒!”“棒”字是“好”的意思,是褒义词,可用在这里,“棒”字就是贬义词了,明显是对这个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的批评与讽刺。
请看范文
人 和 大 自 然
①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就是乞丐。人们需要吃的,就向大自然伸出手去,于是,人们便有了水果、蔬菜、粮食和鲜肉。需要穿的、住的、行的,统统向大自然伸出手去,于是人们便有了衣服、房子、汽车、飞机……尽管这些是人们靠劳动得来的,但这种劳动也是人们向大自然讨取的一种方式。无人敢在大自然面前自命不凡,无人敢笑傲大自然,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②我们不能否认,人类有一定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谁给的?奇山怪石给人以刚毅,绿水溪流给人以智慧,花草树木给人以信念。于是,人类的翅膀硬了,成了地球上的强者。成了强者便骄傲,骄傲便目空一切,胆大妄为起来,竟然敢恩将仇报,在大自然面前舞枪弄棒——乱砍乱伐,捕杀野生动物,掠夺自然资源……大自然不会熟视无睹(dǔ),略略一发威,让水灾频发,让沙尘暴肆虐,让大气污染……人类便惊慌失措,自讨了苦果。
③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不能不是乞丐。可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又如何做一个聪明的乞丐?
④乞讨者必须学会讨好施舍者,这才是最聪明的乞丐。我们人类要向大自然讨取更多的东西,何不多植树,何不保护野生动物,何不拆除黑烟工厂……我们不应该骄傲于人类是地球上的强者。大自然是人类最伟大的施舍者,这才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
⑤因此,我们必须关爱大自然。
[本课解题]第④自然段有两个“骄傲”一词,哪个是褒义,哪个是贬义?答:前一个是贬义,后一个是褒义。
[精辟讲解]“骄傲”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是:①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②自豪;③值得自豪的人或事。前一个“骄傲”与本文第②自然段的两个“骄傲”相照应,明显是批评人类。因此,第④自然段前一个“骄傲”是贬义词。后一个“骄傲”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能有大自然这个最伟大的施舍者而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后一个“骄傲”应是褒义词。
本课思考题
1.第④自然段“讨好”一词在本文中,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其含义是什么?
答: 。
引点:本文主要是让人们别在大自然面前自以为是,人们要关爱保护大自然。
2.第③自然段是 段,起 作用。
引点:注意“可是”这个转折词。
3.第①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引点:这是一篇议论文。第①自然段中心句也是这一自然段的分论点。
4.概括第②自然段中作者的观点。
答: 。
引点:捕捉关键词语,略带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5.如何理解文中“乞讨者必须学会讨好施舍者,这才是最聪明的乞丐”?
答: 。
引点:联系作者写作意图,注意结合这句话的上下文来发挥联想。
6.本文是 文体,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引点:本文是在说理,阐明作者的观点。本文把人类比作大自然的乞丐。
7.本文的中心句是 。
引点:这个中心句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参 考 答 案
第五课
1. 是褒义,其含义是关爱、保护。 2. 过渡 承上启下 3.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就是乞丐。 4. 人类不应以为自己是地球上的强者便目空一切地破坏大自然,否则,大自然就会惩罚人类,让人类自讨苦果。 5. 乞丐向施舍者讨要决不能装作强者,否则得不到怜悯,便什么也讨不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就是乞丐,要做聪明的乞丐,要关爱大自然,要“讨好”大自然,人们才会在大自然中得到很多,才能更好地生存。 6. 议论文 比喻 7. 我们必须关爱大自然。
指导老师张士连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