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任何事情,都要用平静的态度来对待。”
世间的事情,错综复杂,遇到事情,还不如冷静沉着,从容应对。
静下心、沉住气、稳住局,这才是最好的处理事情的方法。
唐高宗时期,一次狂风吹倒了运送粮食的船只,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吏部考功员外郎卢承庆,在这次考核工作时,对运送粮食的官员给出了一个中下的成绩。
换做是别的官吏,见到这样的成绩,多半会有些忐忑和气愤。
但这名官员很淡定,没有任何怨言,径自离开。
卢承庆一看这家伙的表现,顿时一挥手,将自己的分数调到了中等。
然而,当官员知道这件事后,却是无动于衷,连一声道谢都没有。
卢承庆对他的印象更好了,能如此淡定的人,已经很少见了。
清代大学者张廷玉曾经说过:“千言万语,胜过一声沉默。”人这一生,不能静心而安稳,便因浮躁而摔跤。
静下心来,不只是要有教养,要有心胸,要有智慧。
唐敬宗时期,裴度是中书省的宰相。
一天,属下惊慌失措地跑来禀告:“大人,大事不妙,中书大印被人盗走了。”
一听,众大臣都是一脸惊恐,而裴度则是镇定自若,示意众人不要紧张。
其他人都是一头雾水,便没有再追问下去。
午夜时分,仆人兴冲冲地进来禀告:“大人,大印已归。”
群臣对裴度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询问他是否知道大印会回来,裴度这才说了一句。
他认为,偷大印不同于偷钱,盗窃者目的肯定是伪造文书。
偷印本就是大罪,若是让人四处搜寻,说不定还会被逼着毁掉大印和证据。
如此一来,大印被毁,所有人都会受到牵连,而那些真正的盗贼,更是难以追查,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倒不如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现,盗贼也会将大印还给他,免得节外生枝。
后来,裴度不但夺回了大印,还将那名盗贼擒住,这让所有人都为他的镇定而钦佩。
明末文人申涵光曾说:“无事如有事时警惕,有事如无事时镇定。”
人生瞬息万变,越是惊慌,就越难以控制。
遇事沉住气,处变不惊,才能见招拆招、游刃有余。
北宋时期的文彦博,在益州任职期间,曾经在一次下雪的日子里,设宴款待客人。
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随行的士兵受不了严寒,一气之下,将井亭拆了下来,烧掉取暖。
宾客们都以为这是要造反了,吓得大气不敢喘。
文彦博倒是举杯,一饮而尽:“这天气,的确有些凉,让他们生火取暖,倒也没什么。”
那名士兵见主人没有责怪自己,也不好意思再闹了。
直到第二天,文彦博终于将挑头的人杖责,并打发出府。
古人说:“泰山塌在面前,也面不改色”。
越是这种情况下,越要冷静,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不管有多大的波澜,也要稳住局,做一个沉稳的舵手,才能乘风破浪。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