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对脾胃的认识看,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身体的“枢纽”和“中转站”,也是强健“后天”的首要关卡。
如果腐熟水谷功能亢进,人就经常处于易饥饿状态,表现为吃得多;然而,由于脾主运化水谷无力,那么胃中水谷不能及时转化为精微物质,故而出现脘腹胀满,这也就是中医里面常讲的“胃强脾弱”。
所以,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还能吃,实际上,脾胃消化功能已经虚弱了。尤其到了夏天的后半程,高温加阴雨,湿邪为主导。脾怕湿,易虚弱,再加上饮食不当(冷饮、厚味等),很容易又胖又虚。因脾运化无力,有的人还可能清阳不升,会出现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等。
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健脾和胃。然而,中医讲究辨证,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个体差异,做到因人而异,该补脾胃的补,该祛湿的祛湿,该行气的行气,该活血的活血,该消导的消导。
四君子汤是中医补脾益胃的一个基础方,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后世很多方都是在这个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可谓不离其宗。所谓四君子,就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一共四味。此方是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脱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不热不燥,适度施力,秉承“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四君子汤中人参为君,人参归经入五脏,又以补脾肺之气为长,故而不仅补先天,更能益后天元气。白术苦温,为臣,它能帮助脾胃运化,益气健脾的同时,还可以燥湿;茯苓是渗湿补脾的要药,历来就被医家青睐,使用频率很高,和白术相配,相得益彰;甘草一方面助人参益气,另一方面充当“和事佬”,调和益胃。
四君子+陈皮=异功散。
异功散最早收录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补中益气,理气健脾。四君子汤加一味行气的陈皮,可使补而不呆,能够加强行气补气的作用,帮助脾胃功能恢复的作用更强。
四君子+二陈=六君子汤。
二陈汤中的“二陈”就是陈皮与半夏,两者是越陈越好。关于陈皮,中医素有“陈者,良”的说法。且陈皮陈得越久香气越浓,其行气祛痰的功效越好。
陈皮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可以用陈皮代茶饮,来助消化。一般用6克陈皮泡水就够了。
如果吃多了,引起食积。还可以试试国医大师路志正推荐的药食小方:炒山楂15克,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新会陈皮6克,苏叶8克,水煎服。(小儿用量酌情减半)
言归正传,六君子汤比四君子汤多出来的两味,主要来帮助缓解痰多。脾为生痰之源,除了四君子益气健脾外,还要用陈皮、半夏祛痰化痰,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加上陈皮、半夏的六君子了。
除了异功散、六君子,后世还有很多补脾益气方剂也多从四君子汤衍化而来。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八君子汤等。
本草中有四君子。其实,人体当中也有很多强健脾胃的穴位,其功效作用类同于本草四君子。
太白穴:
太白穴在脚的内侧面,大脚趾骨节后下方凹陷处,脚背脚底交界处。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脾属土,所以脾经又称土经,作为脾经上的穴位太白也属土。
按揉或者艾灸太白穴可以补脾,对脾虚症例如全身乏力、食欲不佳、腹胀、大便稀等脏腑病有很好的作用,亦可以补后天之本,增强体质。
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脾经、肾经、肝经三条经络相交之处。由于刺激这里又可以调理妇科问题,所以又名“女三里”。
有什么方法能同时调补肝,脾,肾三脏呢?刺激三阴交穴再简单不过了。它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能止血,能滋阴又能利湿。
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需要依靠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补充和濡养;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的功能,又要依赖肾中元气的激发和推动,
所以,三阴交脾肾同补,有点类似于本草中的山药、人参等归经较多的补药。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号称人体保健第一大穴。
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民间才有“肚腹三里留”这种说法。艾灸、敲打均可。
天枢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募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集中在胸腹部的穴位。
从解剖位置上讲,天枢的位置刚好对应肠道,所以点揉天枢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调理便秘、消化不良、恶心、腹痛等。
比如说拉肚子,我们都知道“好汉架不住三泡稀”,频繁拉肚子不仅难受,更重要的是伤气、伤神,内耗精力。这时,我们指压按揉天枢穴就很好,力量稍微大一点,按在穴位上并轻轻地旋转。
当然,有条件的,还可以选择艾灸天枢穴,不仅缓解腹部的疼痛紧张,还能帮助化湿。天枢附近的穴位,也大多是调理脾胃功能的穴位,比如神阙穴、中脘穴、大横穴等。我们可以在艾灸的时候,把这些穴位一并艾灸到。或者隔着姜片来灸也很好,十分适合素体阳虚,腹痛绵绵,疼痛按之缓解的脾胃虚寒证人群。
上一篇
颈椎病名医验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