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中药释义》系列之——药性总论(三)
——中药取象比类的思维和运用
江上清风游音乐:慕云清阳-古风纯音乐
导读:今天这一篇文章,我们来说一说中药取象比类的思维和运用。这是我们专题系列中“药性总论”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后面就是具体药物的讲解。“取象比类”是中医象数思维的一个具体运用,它能让中医认识疾病直指本源,让中医临床治疗更加精简而用效,这也是蝌学教徒最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内容。一、中医取象比类思维概述
在前面文章《人类从“真人”退化成现在的“弱鸡”,何以百病缠身?》已经讲到,中医是道生万物在人体生命中的体现和运用,所以从她诞生时就直达世界本源,就是从推动世界第一因的核心机制而来,并且从一开始就达到了人类智慧的最高峰。所以在其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无不体现道生万物这背后玄而又玄的原理。
因此,我们会发现中医药的象数思维,处处体现了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宇宙运行的核心机理。而且,《黄帝内经》里面也是无处不在的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讲解人体运行的生理和病理等等。比如,《素问·示从容论》指出:“夫经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圣。”同时,《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也提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等等。另外,孔子在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易经·系辞》下传中有如下记叙:“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羲氏就是伏羲,他就是利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观天之象,察地之理,把天地运行模型高度抽象概括,最后浓缩在易经八卦里面。所以,从古至今,“取象比类”一直是中医体系中,被广泛运用的核心思维方法,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那么,取象比类的这个“象”是什么意思呢?道之所显即为象,但这所显之象并不是都能被人类所看见、所感知、所认识。甚至,不为人类所知的象占据绝大部分,这才是常态。人类对宇宙万物,知之甚少,但又相当自负,动则扬言要改造自然,真是无知无畏……而且,我们发现,“取象比类”是我们祖先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假物象形”等。
古圣先贤们知道万事万物背后都有共性,这个共性就是《道德经》里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核心原理,也即是万事万物都可以按照天地创建万物的底层编码来分类,比如“阴阳五行”,世上的事物都可以按照“阴阳五行”来进行归类。而中医药的“取象比类”就是在这些原理的指导下进行运用的。我们举个例子,《内经》里面运用类比方法辨别病象,探求其发生原因,病变部位与性质。如肝为风木之脏,其病多化风,而风气属阳性动,故肢体动摇、头目眩晕之病象类风而病机多属肝。又如火邪属阳,其性炎上、急迫,有灼物耗液等特点,故其为病多致高热,伤神而神昏、狂乱、伤筋而拘挛抽筋,伤血而生痈肿,病象多向上冲逆急暴等等。上边中医这种分析人体疾病的方法,是蝌学教徒理解不了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肉眼可以见,肉身可感受的事物不可信,他们只相信切片、相信机器做的化验数值,一个活生生的真人在他们面前都不可信,得通过机器的转化才能看得懂。那么,从这个角度看,那些人其实已经严重智商退化了,已经退化到只能识别机器语言和机器符号了,还特么自我感觉良好!而我们中医看病,更多是神的传达,至少也是看象的外现,用肉眼、倾听、嗅觉、触摸,都是超越微观数据的直接传达和感知,这背后的理论支撑就是象数思维,也即是“取象比类”的多维度运用。所以厉害的中医往往从病人进入诊室到交谈的时候,就基本上把病断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切个脉敲定一下。
二、中药“取象比类”思维的运用
就像前边说的,整个中医体系处处体现着“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应用,我们说回中药的取象比类。药象,至少包括药物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比如药物的外形、质地、颜色、气味、习性、生长环境等等自然特性。同样的,药象从古至今都是中药应用的重要内容,药象思维才是正统的本草思维。你比如,中药的阴阳五行、中药的升降浮沉等等,也都是处处体现“取象比类”的运用。不同中草药的根、茎、枝、枝藤、皮、花、叶子、仁等同一药用部位,由于其相似的秉性气质,往往也具有类似的药用功效。就基于符合这一现象的药物而论,花叶轻浮升散;枝能横行四肢;藤能通络利关节;梗能宽胸利气;皮能利水消肿;仁能润肠通便;子实质重而下降……另外,中医体系中还有“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的原理。所以有'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而且,中草药辨认秘诀云: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拔毒功。我们知道,一棵植物它的不同部位,在其整个生命活动中,有着不同的作用。那么这些不同作用的能量态势,我们称之为“气”,而我们吃药就是吃这药物不同部位的气,让这些不同作用的气,共同参与人体生命的运行,来纠偏身体的邪气。那么不同药物之间,相似的部位,有没有相类似的气呢?金代大医家张元素在《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对植物药的植株部位的功效,有过这样的总结:“凡根之在上者,中半以上,气脉上行,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下行,以入土者为梢。
当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经日:“根升梢降”。上边这段话是说,把植物的根茎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与地上的生长部分相连接的所谓“生苗者”,也就是所说的“根”,这部分可以引导人体气血向上运行;另外一个是完全处在土壤之中向下生长的,也即是“梢”,这部分可以引导人体气血向下运行。另外,我们看清代医家汪昂在《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中的总结更为细致,他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气薄者降而收,气厚者浮而长,味厚者沉而藏,味平者化而成。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具薄者可升可降。……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这就是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正因为药物的这些作用,所以它们能抵达身体上下左右不同部分,并对不同部分的疾病进行纠偏治疗。这种根据药物在植株上不同部分的功能,来判断并作用于人体的方法,就是“取象比类”。比如,我们治疗头面部位的疾病,所有的药物大多需要用质轻且薄,而且是生长在植物顶部的部位,比如各种花类药物(薄荷、桑叶、菊花、浮萍……);而治疗腿部疾病的时候,更多是用到质重药物,而且是生长在植物根部的药物,比如(牛膝、续断、狗脊……)。
下面我们来重点说一味药:麻黄,来体现取象比类思维的运用。麻黄,色青,去节取枝干,中空而质轻。色青者,属东方,是四个极值点的一极,在中药里面有“青龙”的称号,所以有以麻黄作君药的“大小青龙汤”。东方主升散、生发,而其质轻,气味也都非常轻薄,加强了麻黄升散的功能。另外取中空枝干,有畅通疏通之象,所以麻黄有通阳开玄府(毛孔)的功能,毛孔一开,内外交通,因寒邪而造成的表实之症得到解决,肺气得以舒张,邪气因排汗而得以驱除。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麻黄的节则是止汗的药物。
所以,植物不同的部位,有着相应的升降浮沉的功能。不过呢,我们说完普遍性以后,还要看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苍耳子却升”,“菊花亦可平肝潜阳”等等。另外,我们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叫“吃啥补啥”,也就是以形补形,这是取象比类的最表层认知。而其里面的核心原理,还是这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即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或者药物的某个部位,在其整个生命运行中的作用,跟人体生病部位的功能是相类似的,至少某些方面的功能是相似的。下面,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比如,各种藤类药物都能走经络,而我们的经络跟藤的作用是相似的,而且形也相似。所以如果病在经络,比如关节病、颈椎病、身痛之类,需要通经活血时,用这些藤类药物就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又比如,我们说吃豆能补肾,而这背后的取象比类的思维又当如何?其实,不单是豆类,一切生物的种子都能补肾,因为人体的肾就有主生殖的功能,肾藏五脏之精华,人的元阳也收藏在其中,而且人在胚胎里面最先形成的脏器就是肾,这种种的意象跟豆类,以及其他生物种子的功能之象,是相近的。
另外,中医治疗糖尿病,有时候会把猪的胰脏加入药物中一起煎煮,就是借用其里面的一些物质,帮助人体重新修复消化功能,如此人体堆积和多余的糖就能得到有效的消化分解。所以呢,中医里面讲到的以形补形,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看到背后的原理,更加需要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种种,都是中医里面取象比类思维的运用体现,我们最后做个小结:1、药根入药,其性多升,如升麻其味辛甘,具上升的气味,故有升发上行的功效;2、果实种子类为药,其性多降,如杏仁其味又苦,可降肺气;3、花类入药,其质地兼轻,多升散上行,如菊花味辛,具升散的特点,可散头目之风邪;4、枝类入药,因其在干旁,常具宣发功效,可通达四肢,如桑枝可用于治疗四肢风湿痹痛;5、以皮入药者,可达皮肤,如大腹皮可治疗皮水水肿;6、以藤入药者,其似人身之经络,可用于通络,如大血藤可活血祛风止痛。7、亦有依据药物的形态推测药物相应的功效,因连翘心似心,可用来清心。橘核、荔枝核、吴茱萸其形似男性睾丸,取“以核治核”,可用来治疗疝气。人参其形像人,可用于补益人身五脏六腑形体百骸……我们有一句老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人和物,都有他们本身的特质,因为人和万物,秉受天地之气的养育,不同的地方秉受的环境气候差异不同,比如:各自在天地间获得的“寒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的影响都差异很大。因此,动植物在一定的生长环境里面,为顺应环境而生长,会拥有某些方面的特长和性质。关于药性和药物生长环境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古人早就有研究。比如,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有说:“地产南北相殊,药理大小悬隔。”又称:“凡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地胜药灵,视斯益信。”天地间环境变化,影响着药物的生长化收藏,禀受不同的天地之气,从而形成药性的差异,为此,中药药性的形成,禀受了不同地域环境的相关因素。又如,清代名医徐大椿《药性变迁论》云:“古方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凿凿者,今依方施用,竟有应有不应,其故何哉?盖有数端焉:一则地气之殊也。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其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传种他方,则地气移而力薄矣。”另外呢,动植物的偏性都是由自然界形成的,比如说在沙漠地带,干燥强烈、昼夜温差也大,而在沙漠里生长的植物,比如说芦荟、仙人掌,它们体内则反而多汁,同时具有清热的作用。
因此,在这个环境下生存的植物,则能够有抵抗这种沙漠干旱缺水的能力,所以它一定是具备清热、滋润、多汁的作用。又如,黄芪产自于西北,西北地区的特点风大,而气候干旱。黄芪能在这种环境生存,就能够抵抗那种干旱和多风的这种环境,为此黄芪具有帮助人体固表的明显作用。另外,雪莲花产在西藏,西藏属于高原,地势寒冷,人容易得关节病,而雪莲能够抗寒,能治疗关节肿胀、疼痛、风湿的功用。最后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四川地区属于盆地,寒湿比较重,人在这种寒湿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得骨关节病,容易伤肾阳。而当地在阴寒潮湿的地区,却能产出一种药物叫做附子。附子能温经通络,通行十二经脉,帮助人体恢复阳气,去除身体的寒气。
凡此种种,无不体现道地药材的核心原理,最后我们用《汤液本草·用药法象》的一段话来做结尾: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
此次文章的内容,就写到这里,下一篇我们开始讲解具体的药物。
医药总义药性总论 | 中药的阴阳属性,和阴阳妙用药性总论 | 中药五行属性,五味补泻原理
—THEEND一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