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弱了”、“我不够强大”、“我不够优秀”、“我不如别人”、“我有点儿差”、“我是个超货(傻子或蠢)”、“我是个失败者”、“我不好”、“我没用”、“我无能”、“我不配”、“我坏”、“我不招人喜欢”、“我是个多余的人”等等自我否定的话是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听到的。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也会听到和看到放声痛哭涕泪横流,或者压抑的呜咽,或者眼圈红红,或者泪水从眼眶里溢出来,或者半天低头不语,很是让人心酸难受,哪怕是经常经历此情此景的我。
一个人走到如此地步,这样看待自己,虽然在理智上也很不情愿,却已在内心深处扎了根。每每回溯其历史,总能发现父母或养育者对他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这样看待自己不是凭空就形成的,往往跟其童年经历有关,跟其父母或其他养育者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有关。
比如,父母总是觉得自己在外面被人欺负,在大家庭里也从未被公平对待过,自己人善被人欺,于是不时告诫孩子要多长个心眼提防他人,不要太傻,否则日后会吃大亏的。可以想到的是,在这样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心里会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呢?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人互动?
再比如,父母一遇到事情就先往最坏的方面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充足准备少受伤害。那孩子会不会有样学样,遇事就先是灾难化思维,变得容易紧张焦虑?或者说看低自己的能力呢?
比如,父母跟孩子谈论自己背负的家庭责任,跟孩子谈论孩子需要背负的家庭和家族责任,督促孩子早些成长,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在孩子童年时代就要让孩子背负那些本不该他这个年龄承受的责任,以此为理由剥夺孩子快乐玩耍的机会,教导孩子要各方面努力。父母这样做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过度控制孩子、不相信孩子有能力成长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家族乃至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非常努力也会有不如愿或想偷懒的时候,那孩子会怎样想自己?
再比如,父母督促孩子锻炼身体,本是好事,因为锻炼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每次督促前总声称:“你太弱了,你需要锻炼,不然未来你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这会让相对敏感的孩子如何想他自己这个人呢?会觉得自己很强大,还是会觉得自己太脆弱了?孩子会如何想这个社会呢?
又比如,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强调孩子需要顺着家长的意思做事或说话,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让干什么就不干什么,不然就会出错或吃亏。如果孩子稍有逾越或者出现差错,就会对孩子非打即骂,或者指责孩子是超货(傻瓜),或者说“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或者面沉似水、怒火外泄。这样真的是帮孩子,还是在阻碍孩子的探索、约束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学会了自我否定?
比如,父母在孩子略大一些后告诉孩子:“我们本来不想要你,我们想要一个男孩,计划把你打掉,只是后来你姥姥死活不同意才把你留下来了。我们就不应该生你,早知道你是现在这样的话”。这样的气话在孩子惹麻烦后不时会说出来,会不会让孩子联想到之前的诸多不如意,从而觉得自己本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自己多余、惹人厌呢?
再比如,母亲回家后总是阴沉着脸,孩子开心地迎过去,遇到的要不是妈妈的斥责与黑脸,要不就是厉声询问是否给其他人添了麻烦,要不就是一进门看不惯家里的脏乱,看不惯丈夫的作为,指责这个指责那个。这种情况经历多了,孩子会怎么想自己和他人?
又比如,男孩子年龄小,遇到不开心或委屈的事情,自然也会哭。此时家长不是询问了解情况、着手于如何帮助孩子,而是一味地强调男孩子不应该这样,男孩子就不应该哭,哭是柔弱的体现,是女孩子的行为,这绝不是男孩子该有的作为,甚至动手打骂他。这样说教会增加孩子的自我认同,还是增加了孩子的自我否定?
比如,孩子有一个好朋友,好朋友显得鬼机灵,自己的孩子跟人相比显得有些憨厚。家长就不停地跟孩子说:“你不要跟他在一起了,你也不要什么都跟他讲,迟早有一天你会吃亏的,到时就晚了。” 孩子跟任何人打交道,唯恐自己的孩子上当受骗或被欺负,家长就总是劝诫孩子,让孩子远离他的某个或某几个伙伴,却不教他人际交往的方法,这样教育下来孩子会怎么想自己和别人呢?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否能够在如此教育下建立起来?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果询问家长的话,几乎每一个家长都会说,自己的目的是保护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却未曾料到日常的言行会背离初衷。面对孩子目前罹患精神障碍,家长满是委屈与后悔;也会有家长满是不甘与抱怨:难道孩子这样就全是我们做家长的错?其实重要的不是追究谁的责任,因为大多数父母并不是成心给孩子制造痛苦,而是在真心为孩子好的前提下不知不觉中给孩子施加了更多痛苦体验。
每一个幼小的孩子都是从家长那里开始学着长大,学着认识他自己和这个世界。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的都是对他的否定,他要建立起对自我的肯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对一些孩子来说就会很不容易甚至几乎不可能。那么作为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是否需要学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留意和审视自己呢?从孩子的反馈或痛苦表现中反思自己的言行、态度、神情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从而提醒自己做出转变?
答案当时是需要这样,因为这样符合父母的初衷。父母或养育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对一个人影响深远。我们每个人出生后都是在跟养育者一点一滴的互动中不断学着去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再用习得的方式跟外界互动,最终形成我们各自特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思维行为模式。作为孩子生物学上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与完善自我,给孩子创造有利于他健康成长的氛围,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合格的父母。
有话要说...